极目新闻记者 周萍英
通讯员 焦缘 张晨曦 宿雨荟
“现在我们村有将近3600人、1170户,户均年收入能达到12万元左右。旅游旺季时村里的民宿基本满房,到了淡季村民还能就近打些零工,再也不是过去只能‘靠天吃饭’的日子了。”随县长岗镇珍珠泉村党支部书记彭永安介绍。
9月27日,“金秋随州·炎帝文化之旅全国媒体达人行”采访团走进随县珍珠泉村乡村博物馆和常安店村冬青泉畔·自在小院,实地探访当地通过农文旅深度融合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
珍珠泉村乡村博物馆的前身是一处闲置多年的养猪场。2023年,借助市、县两级共同推动的大洪山休闲度假区与美丽乡村建设契机,该村以闲置资产入股,将旧猪场改造为集阅读、咖啡、艺术、研学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共文化空间。
目前馆内收藏有随县地方文献和自然科普类书籍4000多册,游客可在此参与手作体验、自然疗愈、观鸟研学、文化沙龙等活动,感受乡土人文魅力。空间还配套设有咖啡区与音乐茶座,成为乡村中一处别具格调的休闲驿站。
从养猪场变身乡村文化客厅,是长岗镇盘活存量资源、打造文旅新场景的一次成功尝试。
“我们正在对村里闲置的校舍、老石头房进行改造,计划建设精品民宿和‘康养小院’。”彭永安表示,未来将依托长岗镇乡村旅游发展势头,串联山上山下文旅节点,带动周边民宿、农家乐和农产品销售,构建以记忆馆为核心的文化消费动线。
位于三里岗镇常安店村的“冬青泉畔·自在小院”,则以传统夯土外墙与现代田园风室内设计相结合的风格,成为不少游客拍照打卡的热门地。
![]()
“冬青泉畔”和美中心占地400多平方米,由村集体于2024年从村民手中回收并投入130余万元改造提升。作为其配套住宿项目,“随遇而安·自在小院”采用“平台公司+村集体+合作方”三方共建模式,整合利用村内闲置房屋资源,发展特色院落经济,形成融咖啡、住宿、餐饮与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复合型空间。
目前村里已有5套“自在小院”精品民宿投入运营,每套面积约180平方米,设有3间客房和1处公共活动区。
据介绍,“自在小院”项目一方面鼓励村民以闲置房屋出租和现金入股方式参与建设,实现资源变资产、村民变股东,获得长期收益;另一方面支持村民依托闲置资源开展电商、餐饮、手工艺等新业态,通过“租金+工资+分红”多元增收机制,带动本地农户与村集体共同发展。
如今,越来越多返乡青年加入民宿运营、电商直播和文创开发,普通村民也转型成为农家乐主理人、特产推介员,乡村内生动力得到全面释放。
(来源:极目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