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海外华人写作,要写一些社会风俗,写一写人文变化,写一写历史故事等等。他们究竟以什么身份在写作?写出来的作品会不会发生变形?
![]()
有的华人并没有入了外国籍,只是暂时住在外国,算是华侨,而不算是真正的外国人。他们写作还算比较自由,尤其要写中国的一些事,不像在中国写作受到太多的限制。即便他们搞了一些创新性的写作,有诗歌的创新,有散文和小说的创新,有剧本的创新,也仍然可以获得很多读者。尤其是海外华人读者,很喜欢读他们的作品。他们的身份似乎不算是纯粹的中国人,但事实上是中国人,只是写作的时候获得了更大的自由度而已。有的会写中国社会的负面现象,写一写人性的恶劣,当然可以在海外发表,甚至被海外一些媒体吹捧,给中国形象造成不良的影响,或者说给外国人造成误解误读的现象,让外国人以为中国就是那个样子,破败不堪,尤其是道德滑坡,人心不古。甚至有的外国人以为中国仍然处在晚清的时代,中国人仍然留着大辫子,仍然比较落后,过不上好日子。当然也有一些华侨以中国身份自豪,要写一写中国的经济发展,写一写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让外国人知道中国正在走向现代化,而不是以前那样落后。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写作,要对中国的文化、历史、文学传统等有意识地借用,在不同层次上展开评价。同时又会对自己生活的外国社会进行对比,最终得出似是而非的结论,或者说自己认为得出的结论是正确的,起码让国人或者外国人都能看到另一种可能。
在对比中就可以看到事情真相,可以让人们了解更多的事情。当然,很多华侨写作并不仅仅在于得出结论,而是要列出大量的事实,就像外国人写学术论文一样,让读者自己去判断,或者说引导读者去判断,而不会仓促得出结论。当然,很多写作的华侨自以为是个中国通,因为自己曾经生活在中国,或者父母亲曾经生活在中国,或者自己读了很多关于中国的书,就认为对于中国十分了解,写一写关于中国的事情,但很多写作的事情都如隔靴搔痒,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得出来的结论也不是那么回事,只是华侨的个人臆测而已。有的华侨只是嘴上爱国,但实际行动却没有爱国。当然爱国感情不能作为评价华侨好坏的标志,只能作为他们一种精神的引导,或者说精神的依归。有人直接入了外国籍,成了外国人,但实际上在中国生活过,就要写一写在中国生活的经历。当然他们会带着有色眼镜去看中国,写出来的很多事情和中国现实不符合。或者说他们在中国生活的时代是过去的时代,而现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却没有看到,只是写过去落后的中国,甚至根据中国文学史来写中国的文学现状,怎么说都是不得要领的。
![]()
有在外国定居的中国人,把中国文学史传到了外国,但文学史只是写到了建国初期,却没有写到现在的文学发展。他们以为现在的文学发展乏善可陈,没有好的作品出现,唯一知道的就是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其他的作家大多知之甚少。即便有的作家写的作品翻译到外国,他们也不一定能看到。文学就是这样,作品永远没有第一,只能适应不同的读者需要,但文学作品传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尤其会受到国别和语言的影响。以前苏联的社会主义作家的作品很难传到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作家的作品也很难传到社会主义国家。现在全球文化包容性大大提升,即便社会性质不同,作家也可以互相交流,作品也可以互相翻译。倘若有的国家仍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仍然在文化上排斥外来的文化,那么文学发展就仍然是封闭的,是裹足不前的。海外作家的写作很容易放开笔触,因为外国的书报审查制度没有那么严格,甚至很多资本主义国家怂恿作家写社会主义国家的毛病,写社会主义国家人们生活悲惨的状况,尤其要写社会主义国家人们思想受到禁锢的情况。倘若海外华侨或入了外国籍的中国人顺应了这种意识形态要求,专门写中国和中国人的毛病,就会走向偏颇的道路。
海外华人有的用英语写作,有的用日语写作,有的仍然坚持用中文写作。用外国语写作和中文写作是不同的,很容易被外国语言同化,而翻译成中文之后,就有可能出现疑似走样的现象。但他们要生存和发展,就要用外国语写作,投到外国人办的报刊上,或者写成书籍出版,赚取稿费和版税。倘若他们用中文写作,就只能投到国内的报刊上,或者在国内出版发行,当然这些并不是太难的事,就看他们是否捍卫母语的纯正性了。曾经有一位八十年代的诗人,曾经几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但就是不能获奖。为了减少诗歌翻译的歧义,他直接跑到瑞典去,用瑞典文写诗,又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却仍然没有获奖,一气之下跑到了美国,用中文写散文,写得不错。一些比较纯粹的文学刊物喜欢登载海外作家的作品,起码具有很宽广的视野,让人们看到海外文学的发展情况,也可以让人们对比当下的现实生活。而一些不太纯粹的文学刊物并不喜欢海外作家的作品,总是认为他们写的太过于随意,太过于松散,甚至有的暴露社会阴暗面,当然不喜欢登载。其实不太纯粹的文学刊物总是受到权力系统的限制,受到资本的鼓动,甚至本身就是资本在运作,当然不会登载海外作家的作品,甚至视他们的作品如洪水猛兽,当然也就没什么意思了。
![]()
海外华人作家也会写畅销书,会写名人传记,会写一些迎合海外主流意识形态的作品,却不一定能够流传久远。国内引进的他们的作品大多是一些文艺论著,是一些诗歌、散文或随笔,而对于具有创造性的小说和剧本却没有太多的引入。或许随着以后开放度的提升,会大量引入海外华人的作品,亦或许引入越来越少,谁知道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