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爆发大规模骚乱!从马尼拉繁华街道到地方城镇,超过20个城市同时爆发抗议活动,首都5万民众更是与防暴警察发生了激烈对峙。
最触目惊心的冲突发生在总统府前的阿拉亚桥。愤怒的人群用燃烧的轮胎筑起路障,燃烧瓶在空中划出愤怒的弧线,被点燃的拖车冒出滚滚浓烟。警方盾牌方阵在石块和棍棒的袭击下艰难维持阵线,最终造成70多名执法人员受伤。
![]()
【菲律宾多个城市爆发大规模骚乱】
这场骚乱的直接导火索,是被称为"世纪腐败案"的防洪工程丑闻。台风"海燕"今年7月席卷菲律宾时,耗资巨大的防洪工程在自然灾害面前不堪一击,民众这才惊觉,那些本该保护家园的工程,有的根本只存在于政府文件里,有的则是偷工减料的豆腐渣工程。
菲律宾审计委员会8月发布的报告揭开了惊人黑幕:1.2万亿比索(约156亿美元)的工程预算中,至少有30%资金不翼而飞。15家承包商被曝光伪造工程进度、虚报成本,有些项目甚至只存在于纸面上。这种系统性的腐败,点燃了民众长期积压的怒火。
值得一提的是,防洪工程腐败引发的民众抗议只是表象,马科斯政府执政路线的偏差才是根本原因。
自上台以来,马科斯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地缘政治博弈上,俨然成为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棋子",但却忽视了国内民生这个执政根基。
![]()
【马科斯一味跟随美国,却对国内问题视若无睹】
更讽刺的是,就在防洪工程丑闻爆发前夕,马科斯政府还在大肆宣扬其"基建黄金时代"的宏伟蓝图。
局势发展到如今的地步,与马科斯政府的不作为有着莫大的关系。
8月抗议浪潮就爆发了,但政府采取敷衍塞责的态度,直到事态扩大才仓促成立所谓的"独立调查委员会"。但细究委员会成员构成,多是政府内部人士,这种"自己查自己"的安排,彻底暴露了其缺乏诚意的本质。也正是这些举动进一步加剧了民众对政府的不信任。
马科斯作为国家权力的掌舵人,却无法有效控制局势。那种无力感和茫然失措在这动荡时期显得如此刺眼。而他的迟疑不决和消极应对,不仅没有帮助形势好转,反而让事情进一步滑向失控的深渊。
![]()
【防洪工程在自然灾害面前不堪一击】
最可笑的是,在这种危机关头,马科斯“消失”了。据美媒报道,马科斯目前下落不明。当初老马科斯就是在众叛亲离中,仓惶乘坐美军直升机流亡夏威夷。历史是否会重演?这个问题正在马尼拉的街头巷尾发酵。
如今,菲律宾民众的抗议正在为国家政治制度埋下暗雷,即便硝烟能够散去,但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却无法重建。而马科斯政府的回避态度,预示着未来执政危机的到来。如果马科斯无法妥善解决此次危机,接下来的局面恐怕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
【杜特尔特家族或加快接手政权的脚步】
美媒对马科斯动向的关注,恰恰体现了美国对菲律宾政局稳定性的深切忧虑。当特朗普政府的官员们看着马尼拉街头的浓烟时,他们担忧的不仅是盟友的政治命运,更是美国印太战略可能出现的裂痕。马科斯政府作为美国在南海问题上最积极的合作伙伴,其潜在的政治危机直接牵动着美国的地缘政治棋局。
潜在的政治接替者——杜特尔特家族,恰恰持有与美国战略相左的政治立场。杜特尔特任期内展现出的独立外交政策,特别是与中国保持务实合作的态度,让华盛顿的战略家们寝食难安。如果马科斯政权倒台,美国花费数年时间构建的"南海包围网"可能出现致命缺口,而这恰恰是特朗普最担心的事情。
![]()
【美国的印太策略或受到冲击】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这场危机揭示了美国盟友体系的结构性风险。当美国过度依赖某个政治人物或家族来实现其战略目标时,该国国内政治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演变成美国战略的"阿喀琉斯之踵"。菲律宾的案例正在向其他美国盟友发出警示:过度依附美国的地缘政治游戏可能加剧国内政治失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