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洗澡心里总是悬着,现在有了这个沐浴椅和防滑垫,手里有扶的,脚下也稳了,孩子工作在外也放心多了。”家住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胜利街道和园社区的王大爷今年76岁,自从家里卫生间安装了安全扶手和沐浴椅后,他感慨生活踏实了不少。这样的变化,得益于和园社区今年7月起推行的“心安居安”家居安全防护改造项目。
在日常走访中,社区工作人员发现,像王大爷这样的高龄、残疾、独居老人家庭,普遍存在浴室湿滑、如厕起身困难等安全隐患。一次不经意的滑倒,对年轻人可能只是皮肉伤,但对身体机能退化的老人而言,却可能造成骨折甚至更严重的后果。为此,和园社区依托社区慈善基金,启动“心安居安”项目,聚焦弱势群体的居家安全,通过“微改造”传递“大温暖”。
![]()
项目将辖区内持证残疾人、7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特别是独居、孤寡、失能半失能及经济困难家庭作为优先服务对象。截至目前,项目已完成10户家庭的评估与改造,分别安装了沐浴椅、防滑垫、马桶扶手家居安全防护。不少老人反馈,“起身省力了,洗澡敢一个人了”。家属们也表示,有了这些安全设施,心理负担减轻不少,“终于能睡个安稳觉”。
![]()
除了看得见的硬件改造,项目更注重长效服务机制的建立。社区培育了一支由低龄健康老人、党员和热心居民组成的“安居志愿者”服务队,定期上门探访,及时发现新需求,并进行简单维护。同时,社区建立资产登记与循环使用机制,对可拆卸、可消毒的设备进行登记管理,在首批服务对象不再需要时,经家属同意回收消毒,转给新的申请者使用,实现物资循环利用。
![]()
此外,项目在资金筹措上实现了多元化,成功整合社区慈善基金、企业定向捐赠、公益创投资金等多方资源,形成稳定“资金池”。
“心安居安”项目实实在在解决了弱势群体“摔不起”“照护难”的现实困境,不仅降低了居家意外风险,更通过持续的关注与服务,让特殊群体感受到社区的温暖与尊重,增强了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展现了社区慈善在基层治理中的细腻温度与持久力量。(大众新闻记者 张婧婧)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