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送娃返校,略微有点不愉快。原因是他话里话外都在挑剔,一会说我把他的洗手池弄脏,一会说烦我关注他学习,一会又嫌我磨蹭之类。
洗手池是因为我帮他拖了下地,学习是因为他说要写作业结果书包都没打开,我提醒可以早点到学校写,而嫌我磨蹭是因为我帮他充闹钟,临出门想去要拔掉插头。
不爽之后觉察:
还是操心太多,想帮孩子做的事太多。拖地他可以自己干,学习可以只字不提,闹钟充电他可以自己去干。
当想帮孩子做得多时,孩子不仅看不到家长的苦心,反而觉得打破了他的习惯,干扰了他的生活节奏。
真真是出力不讨好。原本孩子也没请我帮忙做,是我觉得孩子上一天的课太辛苦,所以就顺手帮孩子做完了事。
不过呢,好心有时是换不来好报。既然家长着急不请自帮,那被孩子嫌弃,也是自找没趣。
很多时候,家长对孩子的爱与操心,都是不自觉的。
![]()
忍不住想助力,忍不住想伸手,忍不住想要替孩子操心,忍不住想自己多做一点,孩子就能更舒适一点。
但大部分时候,真的没必要去帮孩子做很多事情。
练习放手,不越界孩子的生活,我已经践行了两年。从之前事无巨细的包办与全程参与,我已经练习放手了很多。
像学习问题的放手,不去关注孩子的作业以及课程进度,也不去关注孩子的错题与各科情况,更不关注孩子学什么以及怎么学。
最多去app看一下孩子的小测,但也是一阅不回的状态,不会主动跟孩子提起。算是默默关心,闭嘴不问。
从一个包办型极度操心型妈妈,蜕变为啥都不管的妈妈,乐得清闲,也难得糊涂。
不像之前那么较真和负责,搞得我比孩子还清楚他的学习进度以及他每科的优势劣势,我连他哪个易错题型都门清。
妈妈对孩子的学习复盘能力看似很强,但一点用没用,还会被孩子嫌弃。你说得都对,但我就是不想听。
也是经历了很多次的冲突,我很辛苦做的试卷分析与错题分析,孩子看都不看一眼,很生气,觉得孩子不知好歹,不懂感恩。
后来才想明白,对自己灵魂三拷问:
孩子请你帮忙分析试卷和错题了吗?
孩子请你给建议和梳理思路了吗?
孩子愿意听你讲那些大道理了吗?孩子承认你这个心灵导师了吗?
扪心自问一下,发现还真是自我感动和过度操心。除了苦劳,没啥功劳。
![]()
想通了这些之后,我就不再那个满分妈妈了,也不再关注孩子学习,也不再出力不讨好拼命想帮孩子了。
克制自己想伸手的欲望,克制自己想说教的心,也克制自己勤快的手。
温柔有边界的去爱孩子,但也不会过度考虑孩子和共情孩子的感受。
像孩子噼里啪啦怼我一顿,我也不惯着他,但也不发火,而是平静地告诉他:
不经过你的同意就帮你做了很多事情,的确是不太好。以后我在帮你做事前,一定会征得你的同意,或者你需要我帮助时告诉我。但也不要因为我帮你做了很多事,就对我态度很差,妈妈会有点不爽和难过。
温柔的表达,树立清晰的边界。我也要让孩子知道:
妈妈帮你做事情,不是为了听你批判。不能因为妈妈爱你,无私主动帮助你,就活该被你想怎么挑剔就怎么挑剔。
![]()
当我这么说的时候,孩子就不再言语了,也不再像个愤青一样,觉得这不满意,那不满意。
尊重孩子是对的,但孩子没事找事还挑剔时,不要惯着他,该指出他的问题就要指出来,这是厘清边界:
没有遵循你的习惯,不经过你的允许,你可能不需要还主动帮你做事,是妈妈的越界,但帮你做完了事,你也不能既要又要还要。
这时,孩子不仅不刺毛了,还比较温和和与敬畏,更懂感恩,理解妈妈的不容易。
管住想说的嘴,管住不请自来的手,也管住习惯为孩操心的自己,天下太平,皆大欢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