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机袋式除尘器的核心构造——箱体框架:气流调控与安全防护的基石
箱体,作为除尘器的坚固骨架,不仅承载着引导气流、阻隔粉尘的重任,更是整体防护的坚实后盾。它巧妙地分为上、中、下三大部分,每一部分都各司其职,共同守护着除尘的纯净世界。
上箱体,即净气室,静卧于花板之上,是净化后气体的温馨归宿。其侧面巧妙设计的出风口,与风机紧密相连,确保气体流通无阻。内部空间经过精心计算,风速被严格控制在2米/秒以内,以免涡流肆虐,导致阻力攀升。顶部,一扇宽敞的检修门(尺寸不小于400×400毫米)静静守候,为滤袋的更换和清灰系统的维护提供了便捷通道。门边缘,橡胶密封条如忠诚的卫士,确保关闭后漏风率微乎其微,不超过1%。
中箱体,过滤室的舞台,位于花板与灰斗之间。含尘气流从侧面或底部轻盈涌入,经过导流板的巧妙引导(开孔率恰到好处,介于30%至40%之间),均匀扩散至滤袋周围,避免了局部风速过高(不超过1.5米/秒)对滤袋的伤害。箱体采用1.5至2毫米厚的钢板焊接而成,内壁可根据需求披上防腐漆的华丽外衣,以应对含酸碱粉尘的挑战。在常温工况下,它至少能坚守5年;而在高温工况下(配备保温层),也能至少守护3年。
下箱体,灰斗的领地,呈锥形优雅展开(锥角55°至60°),巧妙引导清灰剥离的粉尘汇聚至底部。灰斗的容积经过精心规划,足以容纳设备2至4小时的粉尘排放量,避免了频繁卸灰的麻烦。对于小型设备,灰斗外壁可贴装振动电机(功率0.18至0.37千瓦),清灰时同步振动,防止粉尘搭桥堵塞;而在寒冷地区,则可加装伴热装置(功率1至2千瓦),确保粉尘不受潮结块,保持畅通无阻。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