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裁员花名册上签字时,董事长站起来问:你管的是四个亿的资金?

分享至

董国强握着钢笔的手微微颤抖,裁员名单上的每一个名字都像刀子一样割着他的心。

二十年前那个雨夜里的承诺,如今却要用最残酷的方式来兑现。

当他在最后一个名字上签下字时,不知道自己即将面对的,是救赎,还是毁灭。



01

雨打在办公室的玻璃窗上,发出沉闷的击打声。

董国强站在三十二层的落地窗前,看着楼下车水马龙的街道,那些匆忙的行人在雨中奔跑,就像二十年前的自己。

"董事长,裁员名单您看一下。"

秘书沈静轻手轻脚地走进来,将一份厚厚的文件放在了办公桌上。

董国强转过身,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写满了疲惫。

五十八岁的他,头发已经花白,眼角的皱纹记录着这些年商场上的刀光剑影。

"多少人?"

他的声音很轻,轻得连自己都听不清。

"一百二十三人。"

沈静的声音同样很轻,仿佛生怕惊扰了什么。

董国强缓缓走向办公桌,每一步都显得格外沉重。

这张红木办公桌,陪伴了他十五年,见证了华远集团从小公司发展成为拥有四千多名员工的大企业。

如今,却要见证一百二十三个人的离开。

"都是哪些部门?"

"主要是市场部、技术部,还有一些后勤岗位。"

沈静翻开文件,"人事部已经按照您的要求,优先保留了家庭负担重的员工。"

董国强点点头,拿起了那份名单。

第一页上,赫然写着"冯健柏,市场部,工作年限三年"。

他记得这个小伙子,去年公司年会上,冯健柏还上台表演了吉他弹唱,笑容很灿烂。

"他刚结婚不久吧?"

"是的,今年三月份。"

沈静的声音更轻了。

董国强翻到第二页,"郭诗琪,技术部,工作年限一年半"。

这个名字让他停顿了一下。

郭诗琪,那个总是加班到很晚的女孩,每次路过她的工位,总能看到她专注地盯着电脑屏幕。

"她是不是那个经常加班的小姑娘?"

"对,很努力的一个孩子。"

沈静叹了口气,"但是按照公司的规定,工作年限短的要先走。"

董国强继续翻着名单,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都有着不同的故事。

有刚毕业的大学生,有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有即将退休的老员工。

"董事长,这次裁员是必须的。"

沈静似乎看出了他的犹豫,"公司的现金流已经很紧张了,如果不及时止损,整个公司都可能垮掉。"

董国强放下名单,走到窗前。

雨还在下,越下越大。

他想起了二十年前,同样是这样的雨夜,自己拿着仅有的五万块钱,在一间破旧的厂房里创办了华远集团的前身。

那时候,他对着空旷的厂房发誓:一定要让跟着自己的人过上好日子。

如今,这个誓言却要用最残酷的方式来检验。

02

下午三点,董国强召开了高层会议。

会议室里坐着公司的几位副总和部门经理,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凝重。

"各位都知道,公司现在面临的困难。"

董国强坐在会议桌的主位上,声音平稳但透着疲惫,"房地产市场的寒冬比我们预想的更加严峻。"

副总经理傅永福首先发言:"董事长,我们已经连续三个月没有新项目了,现有项目的回款也遥遥无期。"

"账上还有多少现金?"

"不到八千万。"

财务总监贾建平推了推眼镜,"按照目前的支出,最多还能维持四个月。"

董国强点点头,他早就知道这个数字。

四个月,对于一个四千多人的公司来说,简直是生死存亡的分水岭。

"裁员方案大家都看过了吧?"

人事总监谢兰英拿起手中的文件,"按照这个方案,可以节省人力成本三千万,为公司争取更多的时间。"

"有没有其他的办法?"

技术总监苏志问道,"比如说降薪、停发奖金什么的?"

"已经考虑过了。"

贾建平摇摇头,"即使全员降薪百分之三十,也只能节省一千五百万,杯水车薪。"

会议室里陷入了沉默。

每个人都知道,裁员是目前唯一的选择,但没有人愿意主动提出来。

董国强环视了一圈在座的各位,这些人都是跟着自己打拼多年的老兄弟,有些甚至从公司成立初期就在了。

"我知道这很难,但是我们没有选择。"

他的声音很轻,但很坚定,"如果不这样做,四个月后,四千多人都要失业。"

傅永福叹了口气:"董事长,您决定吧,我们支持您。"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尽管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不舍。

董国强拿起那份裁员名单,翻到最后一页。

那里需要他的签字。

"给我十分钟。"

他站起身,"十分钟后,我会签字。"

说完,董国强走出了会议室,留下了一屋子的沉默。

他来到自己的办公室,关上门,坐在那张红木办公桌前。

桌子上摆着一张照片,那是公司成立五周年时全体员工的合影。

照片上,每个人都笑得很开心,就像一个大家庭。

董国强拿起钢笔,手却在微微颤抖。

二十年的创业路,从来没有哪一刻像现在这样艰难。

他想起了创业初期,那些跟着自己熬夜加班的老员工,想起了公司第一次拿到大项目时大家的狂欢,想起了每一次发工资时员工们脸上的笑容。

现在,他要亲手毁掉这一切。

钢笔在他手中越握越紧,指关节都有些发白。



03

十分钟很快就过去了。

董国强重新走进会议室时,脸上已经恢复了平静。

他坐下,拿起钢笔,在裁员名单的最后一页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董国强"三个字,苍劲有力,却带着说不出的沉重。

"从明天开始执行。"

他放下钢笔,看向在座的各位,"记住,要给每个被裁员的员工最大的补偿,能多给的就多给。"

"董事长,补偿标准已经超出了法律规定。"

谢兰英提醒道,"平均每人十万的补偿金,总共需要一千二百多万。"

"我知道。"

董国强点点头,"但这是我们能做的最后一点事情。"

会议结束后,各部门经理开始着手准备裁员工作。

董国强独自留在会议室里,看着窗外的雨越下越大。

他的手机响了,是妻子张淑敏打来的。

"老董,今晚回来吃饭吗?"

"嗯,回去。"

"你声音听起来不太对,是不是公司又有什么事?"

张淑敏和董国强结婚三十年,太了解自己的丈夫了。

"没事,一点工作上的事情。"

董国强不想让妻子担心,"我一会儿就回去。"

挂了电话,董国强继续坐在会议室里。

他想起了二十年前,刚刚创业的时候,张淑敏把家里的十万块积蓄全部拿出来,支持他的事业。

"老董,我相信你,一定能成功。"

妻子当时说的话,至今还深深印在他心里。

如今,事业是成功了,但代价却如此沉重。

夜色渐浓,雨仍在下。

董国强最终起身离开了公司,但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第二天一大早,人事部就开始了紧张的工作。

一间间小会议室里,进行着一场场艰难的谈话。

"冯健柏,请坐。"

人事经理谢兰英指了指对面的椅子,脸上带着歉意。

冯健柏有些疑惑地坐下,他不知道为什么突然被叫到人事部。

"是这样的,由于公司业务调整,你的岗位需要..."

谢兰英的话还没说完,冯健柏就明白了。

他的脸瞬间白了,嘴唇微微颤抖。

"是...是裁员吗?"

"公司会给你相应的补偿..."

"为什么是我?"

冯健柏的声音有些颤抖,"我工作一直很努力,从来没有出过错。"

谢兰英叹了口气:"这不是因为你的工作表现,而是公司的整体情况..."

类似的对话,在这一天里重复了一百二十三次。

有人沉默接受,有人愤怒质疑,有人当场落泪。

但结果都是一样的。

04

董国强站在办公室里,听着楼下传来的嘈杂声。

被裁员的员工们正在收拾自己的东西,有些人在和同事告别,有些人在默默哭泣。

他不敢下楼去看,害怕看到那些熟悉的面孔上写满的失望和不解。

"董事长,出事了。"

沈静急匆匆地推门而入,脸上写满了紧张。

"什么事?"

"技术部的郭诗琪,她拒绝签离职协议。"

沈静的声音有些颤抖,"她说要见您。"

董国强皱了皱眉头,郭诗琪这个名字他记得,那个总是加班到很晚的女孩。

"让她上来吧。"

十分钟后,郭诗琪被带到了董事长办公室。

这是她第一次走进这间传说中的办公室,但她显然没有心情欣赏这里的装饰。

"董事长,我想问问为什么要裁掉我。"

郭诗琪站得笔直,眼中带着不服和委屈。

董国强仔细打量着眼前这个女孩,二十五六岁的样子,清秀的脸庞上写满了倔强。

"请坐下说。"

他指了指对面的椅子。

"我不坐。"

郭诗琪的声音很坚定,"我就想问问,我哪里做得不好?"

董国强叹了口气:"这不是你做得好不好的问题,而是公司的整体情况..."

"我知道公司现在困难,但为什么要裁掉最努力的人?"

郭诗琪打断了他的话,"我每天最后一个离开公司,周末也经常加班,我为公司付出了那么多..."

她的声音开始有些颤抖,眼中含着泪水。

董国强看着眼前这个女孩,心中涌起一阵说不出的感觉。

他想起了二十年前的自己,同样是满腔热血,同样是不甘心失败。

"我知道你很努力,也知道你很优秀。"

董国强的声音很温和,"但有时候,努力并不能决定一切。"

"那什么能决定?"

郭诗琪的眼泪终于流了下来,"关系?背景?还是运气?"

董国强没有立即回答,他走到窗前,看着楼下还在收拾东西的员工们。

"你知道公司现在管理着多少资金吗?"

他突然问道。

郭诗琪摇摇头,不明白他为什么这样问。

"四个亿。"

董国强转过身,看着她,"四个亿的资金,四千多人的生计,这些都压在我一个人身上。"

他的声音很平静,但郭诗琪能听出其中的沉重。

"如果我不做出这个决定,四个月后,不是一百二十三个人失业,而是四千多人全部失业。"

办公室里陷入了沉默。

郭诗琪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做选择的残酷。



05

郭诗琪默默地坐了下来,眼中的愤怒逐渐被理解所取代。

"对不起,董事长,我刚才..."

"不用道歉。"

董国强重新坐回到办公桌后,"你有质疑的权利,这是你应该得到的解释。"

他拉开抽屉,取出了一张支票。

"这是公司给你的补偿,比标准多了五万。"

郭诗琪看着那张支票,上面写着十五万的数字。

"为什么要多给我五万?"

"因为我知道你的努力,也知道你的价值。"

董国强的声音很真诚,"如果有一天公司度过了难关,我希望你能回来。"

郭诗琪拿起支票,手在轻微颤抖。

"董事长,我能问您一个问题吗?"

"什么问题?"

"您后悔创办这家公司吗?"

董国强愣了一下,这个问题他从来没有认真考虑过。

"不后悔。"

他的答案很坚定,"即使再来一次,我还是会选择创业。"

"为什么?"

"因为至少我们曾经为四千多个家庭提供了工作,为这个社会创造了价值。"

董国强看着窗外,"即使现在要做出这样痛苦的决定,但这些年来我们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

郭诗琪站起身,深深地鞠了一躬。

"谢谢您,董事长。"

她转身走向门口,在即将走出办公室时,又回过头说道:

"如果公司真的度过了难关,我愿意回来。"

门关上后,董国强独自坐在办公室里,心情格外复杂。

他知道,像郭诗琪这样的员工还有很多,他们都是公司的宝贵财富。

但现实就是如此残酷,有时候不得不放弃一些珍贵的东西。

下午时分,所有的裁员工作都完成了。

一百二十三名员工办完了离职手续,带着各自的补偿金离开了公司。

偌大的办公楼,突然显得空旷了许多。

董国强走在走廊里,看着那些空荡荡的工位,心中涌起一阵说不出的失落。

"董事长,都处理完了。"

沈静走过来汇报,"总共支出补偿金一千二百八十万。"

董国强点点头,这个数字在他的预料之中。

"账上还剩多少?"

"六千七百二十万。"

"能撑多久?"

"如果没有新的收入来源,最多六个月。"

六个月,这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仍然是个危险的数字。

但至少,给了他们更多的时间去寻找机会。

晚上,董国强很晚才回到家。

妻子张淑敏已经准备好了晚餐,看到他疲惫的样子,没有多问什么。

"今天辛苦了,先吃饭吧。"

她盛了一碗汤递给董国强。

董国强接过汤碗,却没有胃口。

今天发生的一切,还在他脑海中反复播放。

特别是郭诗琪最后那句话:"如果公司真的度过了难关,我愿意回来。"

这句话让他既感动又愧疚。

06

裁员的消息很快在业界传开了。

作为本地知名的房地产公司,华远集团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

第二天一早,董国强就接到了无数个电话。

有同行的关心,有媒体的询问,也有合作伙伴的担忧。

"老董,听说你们公司裁员了?"

老朋友胡家辉打来电话,"需要帮忙的地方尽管说。"

"暂时不用,多谢关心。"

董国强的回答很简短,他不想让朋友们为自己担心。

但他心里清楚,华远集团的困境绝不是裁员就能解决的。

房地产市场的寒冬还在持续,新项目迟迟拿不到,老项目回款遥遥无期。

更要命的是,银行的贷款即将到期,需要续贷的资金超过两个亿。

这才是真正的生死关头。

上午十点,银行的客户经理魏洋来到了公司。

"董总,您好。"

魏洋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西装革履,但脸上的表情有些严肃。

"魏经理,请坐。"

董国强亲自给他倒了杯茶。

"董总,我今天来是为了贷款续贷的事情。"

魏洋开门见山,"总行那边对你们公司的情况比较担心。"

董国强的心沉了下去,他知道这一天迟早会来。

"有什么具体的问题吗?"

"主要是担心你们的还款能力。"

魏洋拿出一份文件,"根据我们的评估,你们公司的现金流比较紧张。"

董国强看了看那份评估报告,上面的数据都是准确的。

"我们已经进行了人员优化,成本控制得比较好。"

"裁员的事情我们知道。"

魏洋点点头,"但这还不够,总行希望你们能提供更多的担保。"

"什么样的担保?"

"最好是实物担保,比如房产、土地什么的。"

董国强陷入了沉思。

公司的固定资产大部分都已经抵押了,剩下的不多。

"给我们一周时间,我会给您一个答复。"

魏洋离开后,董国强召集了所有高层开会。

"银行那边的态度大家都听到了。"

他环视了一圈在座的各位,"如果贷款续不了,公司就真的完了。"

财务总监贾建平推了推眼镜:"我算过了,公司现在能用作担保的资产价值大概一个亿,但贷款本金是两个亿。"

"还差一个亿。"

副总经理傅永福叹了口气,"这个缺口太大了。"

会议室里再次陷入了沉默。

每个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如果找不到担保,公司就要倒闭。

那样的话,前两天的裁员就毫无意义了。

董国强看着窗外,天空依然阴沉,就像他此刻的心情。

二十年的创业路,难道真的要在这里画下句号吗?



07

晚上回到家后,董国强一直心事重重。

妻子张淑敏看出了他的异常。

"老董,到底发生什么事了?"

她放下手中的毛线活,认真地看着丈夫。

董国强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决定告诉妻子实情。

"公司的贷款可能续不了。"

他的声音很轻,但张淑敏听得清清楚楚。

"需要多少担保?"

"一个亿。"

张淑敏的脸色变了,她知道这个数字对于他们家来说意味着什么。

"把咱们的房子抵押了吧。"

她的话让董国强吃了一惊。

"淑敏,这套房子是咱们的全部家底,如果公司倒了..."

"如果公司倒了,这套房子也保不住。"

张淑敏打断了他的话,"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拼一把。"

董国强看着妻子,心中涌起一阵暖流。

三十年的夫妻,她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候支持自己。

"可是这样做的风险太大了。"

"我知道有风险。"

张淑敏握住了丈夫的手,"但我相信你,就像二十年前一样。"

当晚,董国强失眠了。

他站在阳台上,看着远处的万家灯火,心中五味杂陈。

第二天一早,他就给房产评估公司打了电话。

"董总,您的别墅市场价值大概八千万。"

评估师的话让他有了一些底气。

加上公司的资产,勉强能够达到银行的担保要求。

但这也意味着,他要把全部身家都押上。

中午时分,董国强把决定告诉了公司的高层。

"董事长,您想清楚了吗?"

傅永福的脸上写满了担忧,"如果公司真的撑不过去,您就什么都没有了。"

"我想清楚了。"

董国强的声音很坚定,"二十年前创业的时候,我就是抱着这种决心。"

下午,他亲自去了银行,找到了魏洋。

"魏经理,担保的事情我们有了方案。"

董国强拿出了房产证和评估报告。

魏洋仔细看了看文件,脸上露出了一丝惊讶。

"董总,您要拿自己的住房做担保?"

"是的。"

"这个风险很大,您确定要这样做?"

魏洋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敬佩。

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很少见到有企业家愿意拿自己的住房来为公司担保。

"我确定。"

董国强的回答没有丝毫犹豫。

魏洋点点头:"那我把这个方案报给总行,应该问题不大。"

走出银行的时候,董国强感觉肩膀上的担子更重了。

但同时,他也感到了一种久违的轻松。

至少,公司有希望继续撑下去了。

回到公司后,他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所有员工。

"各位同事,我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他站在公司的大厅里,声音洪亮,"银行的贷款问题基本解决了,公司会继续运营下去。"

员工们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欣喜。

但董国强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