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济南头条 通讯员 丁士彬
为进一步推动山东省立乡村师范学校红色校史文化研究和乡村师范教育现代化研究的不断深入,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重要指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2025年9月27日,山东省历史学会省立乡村师范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会议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学术座谈会在济南明湖中学四楼报告厅成功召开。
![]()
![]()
![]()
出席会议的领导和专家有中共山东省委原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丁龙嘉,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院二级巡视员张耀龙,中共济南市委党史研究院院长史宏捷,山东省历史学会副秘书长、山东大学历史学院历史系主任谭景玉、山东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宋暖等。中共山东省立第一乡村师范学校支部书记、原农业机械部常务副部长景晓村之子、中创软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裁景新海、山东省立第一乡村师范学校首任校长鞠思敏外孙、山东省威海市工商联原副主席龙路钢等乡师后人和全省各市地党史专家、文化学者和资深媒体专家作为顾问和会员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济南明湖中学校长赵红霞主持。
![]()
会议第一项内容是“山东省历史学会省立乡村师范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会议。首先由济南明湖中学党委书记王忠强致欢迎辞。山东省历史学会副秘书长、山东大学历史学院谭景玉教授宣读《山东省历史学会关于成立山东省立乡村师范研究专业委员会的决定》,并为景新海主委颁发聘书。山东省历史学会副秘书长谭景玉教授、山东省历史学会省立乡村师范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委景新海为“山东省历史学会省立乡村师范研究专业委员会”揭牌。景新海主委致辞并为专委会顾问、名誉主委颁发了聘书。山东省历史学会副秘书长谭景玉教授、中共济南市委党史研究院史宏捷院长致辞、山东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宋暖分别为大会致辞。
![]()
![]()
会议第二项内容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学术座谈会”。山东省著名党史专家、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中心原副主任丁龙嘉首先做了《山东省立第一乡师的历史地位及其精神的传承》,中共临清市委宣传部长井杨做了《民国时期临清六县联立乡师群英谱(党政人物篇)》的主旨报告。接着来自全省各地市的7位党史专家紧紧围绕“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山东省立乡村师范的历史贡献与时代价值”的主题进行了座谈。
![]()
![]()
![]()
![]()
![]()
![]()
会议第三项内容是文物史料捐赠仪式,山东省立第一乡师三级一班学生、原新疆大学校长张东月之女、新疆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原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张燕君女士、山东省立第一乡师六级一班学生、原中宣部出版局局长牛玉华之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力群先生、河南省台前县党史研究员陈学涛分别为中共济南乡师党史陈列室捐赠了书籍、信函、任命书、军属证、照片等珍贵史料文物。王忠强书记为捐赠人颁发捐赠证书。
![]()
![]()
会议第四项内容是与会领导专家和专委会委员参观中共济南乡师党史陈列室。济南明湖中学党委书记助理丁士彬、参会专家学者和乡师后人做了精彩讲解并进行了现场交流。
会议取得圆满成功,产生了山东省历史学会省立乡村师范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组织机构;与会领导嘉宾和党史专家及乡师亲友们通过深入的学术研讨,共同回顾了山东省立乡村师范学校的师生们在抗战峥嵘岁月中做出的巨大贡献,深化了对乡师抗战历史与抗战精神的认识。新成立的专业委员会将凝聚各方力量,扎实开展工作,不断推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并将以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学术座谈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历史研究,资政育人,让伟大的抗战精神和爱国情怀代代相传。
![]()
山东省立乡村师范学校在民国时期的乡村教育和山东革命史上占有特殊地位。它们不仅为当时贫瘠的乡村培养了师资,更成为中国共产党在山东恢复和发展组织、开展革命活动的重要堡垒。山东省作为近代乡村教育改革的先行区域,济南省立一乡师,莱阳省立二乡师,临沂省立三乡师,滋阳(兖州)省立四乡师,平原省立五乡师,惠民省立六乡师,文登省立七乡师,寿张省立八乡师等八所省立乡村师范学校曾是革命思想传播与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尤其在抗战时期培养了众多革命骨干,具有独特的历史研究价值。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与红色文化传承发展的双重背景下,乡村师范教育作为中国近现代教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特殊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为深入挖掘这一历史资源,响应山东省历史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提出的“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号召,成立“山东历史学会省立乡村师范研究专业委员会”,旨在系统梳理山东乡村师范教育的发展脉络,传承红色基因,推动乡村教育现代化研究。
![]()
目前对山东乡村师范的系统性研究仍较分散,缺乏专门平台整合资源、推动深入学术交流。挖掘乡村师范的教育模式、社会影响及人物事迹,可填补山东近现代教育史、国内乡村师范教育研究区域、党史研究的部分空白,构建以山东为样本的乡村师范教育理论体系,深化中国近现代教育史、革命史研究。通过挖掘乡村师范的红色传统与教育实践经验,为新时代乡村振兴中的文化传承、人才培养、政策制定提供历史借鉴。服务山东省红色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建设,助力山东省“走在前、挑大梁”战略目标,推动教育与文化资源向乡村倾斜,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以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为指导,系统研究山东乡村师范的历史、人物及其社会影响,推动学术交流,服务地方文化建设和教育发展。开展乡村师范校史、党史、档案、口述史的搜集整理与研究;组织学术座谈会、课题申报及成果出版;联合相关机构建立乡村师范教育纪念馆或数字化档案库;推动研究成果进校园、进社区,开展红色文化宣传教育。
![]()
多年以来,中共济南乡师旧址所在地济南明湖中学在中共济南市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编辑整理的《坚强的战斗堡垒——中共济南乡师支部》的基础上,编辑出版了《红色乡师》,发表学术论文4篇,参与策划拍摄完成电影、话剧、专题记录片等30余部,接待全省乃至全国各地的党史专家、党政军领导干部和乡师后人达数万人,积累了丰富的史料。学校深入研究挖掘整理济南乡师红色革命历史,勇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责任,依托校园内的山东省党史教育基地、济南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教育资源——中共济南乡师党史陈列室和天桥区党史教育长廊,在做好红色场馆管理、维护、服务的基础上,以“传承济南乡师薪火,打造济南乡师红色阵地,讲好济南乡师故事,培养红心少年”为目标,以红色乡师精神和伟大建党精神为引领,建好红色乡师党史教育基地,让红色乡师精神立起来;讲好红色乡师革命英雄故事,让红色乡师精神活起来;办好济南乡师红色文化教育,让红色乡师精神传下去,积极探索爱国主义教育、党史教育、思政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红色文化传承的新模式,学思践悟聚合力,培根铸魂育新人。让济南乡师红色党建品牌、教育教学品牌在济南乡师红色历史文化的传承中熠熠生辉。
为了更好地推动山东省立乡村师范历史研究的发展,专委会筹备委员会与山东历史学会、山东省社会科学院、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院、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共济南市委党史研究院等党史研究机构和高校从事齐鲁教育历史文化研究的同仁协商,大家一致同意成立统一的学术研究机构——“山东省立乡村师范研究专业委员会”,邀请丁龙嘉、刘军、赵兴胜、刘晓焕、刘春明、江霖、谭景玉等专家学者教授组成顾问团队指导开展研究工作,并与山东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山东大学历史和考古学院、全省各地市党史研究院、党史研究中心、全省乡村师范学校旧址所在地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实地调研与教育研究。秘书处设在济南明湖中学。
![]()
山东省立乡村师范研究专业委员会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扎根山东历史文化教育土壤,严格遵守山东省历史学会章程,按照社团体组织的有关要求,建立组织体系,完善制度建设,广泛联络各地党史教育专家学者,凝聚学术力量,为乡村师范研究搭建高水平平台,依规依法积极开展学术等活动,共同推动山东乡村师范历史研究的深化与传播,推动山东近现代教育历史文化研究的不断发展,为文化强省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和教育强国贡献史学智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