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王树声问方丈:认识许世友吗?方丈:老衲曾点化过他武功

0
分享至

1940年11月中旬的午后,“先通报一声,我们是八路军!”王树声站在嵩山脚下,对随行参谋压低声音。深秋薄雾盘桓,灰瓦红墙半隐山林,眼前的少林寺既像一处古迹,也像一座尚未揭开的武术秘库。

方丈玄朗很快迎出山门。双方寒暄未毕,王树声忽然笑问:“大师可记得一位许和尚?”玄朗合掌回礼,面上却掠过一抹回忆,“老衲曾指点他几式,不过那小子后来拳比我硬。”一句轻描淡写,把尘封多年的旧事牵了出来。



行经塔林,石塔参差,树影摇曳。玄朗指一座略倾的残塔:“那年军阀混战到寺里放炮,塔身被震裂。”王树声摸了一下弹痕,“修还来得及,人若垮了就难补。”此言一出,方丈目中闪过赞许。交谈从佛法转到国难再落到个体修行,话锋宛如山路,盘旋却不脱正道。

许世友在寺中待了八年,这是外界都知的梗概,却极少人清楚细节。玄朗提到,当初带进山门的并非正式僧籍,而是“挂单童子”。那时规矩严苛,晨钟暮鼓之外,每日要挖一锹土、抱一头乳猪跳三百下。乳猪日长,坑亦日深,轻功就这样磨出来。王树声听得直摇头:“把兵在壕沟里练三年,也未必能飞檐走壁。”



两人边走边谈,寺内石板路上有不少凹痕。玄朗说,那是历代僧人马步踩出的“罗汉窝”,许世友也踩过,深浅却比常人更重,“那孩子性子烈,劲往下沉。”王树声点点头,仿佛想起某年皖西的一个傍晚:会议间隙,他让警卫员何福圣与许世友过招。起先两人互试手眼,尚算客气;待他喊出“赢了赏两板子弹”,场面立刻火起来。数息之间,许世友被掀翻,爬起拍土便笑,“老何这招不错,下次换我先手。”一句话,风轻云淡,把输赢抛到脑后。王树声暗服——能打,更能输得起,这才是将才。

走到练功厅,壁上达摩像眉目分明。方丈讲起一桩旧闻:一次冬练,素应法师兴起,命弟子每人喝二两黄酒御寒,许世友喝完却意犹未尽,悄悄续满。结果拳脚倒没走样,酒癖倒成了终身烙印。“酒这东西,点到为止,可别让它牵着鼻子走。”王树声半开玩笑,方丈叹气,“他出寺后沙场纵横,若无几杯,也不至于深夜难眠。”

寺后有片破败的僧舍,木梁焦黑。玄朗称,那是一九三○年的战火留下的,“前修未毕,后又挨了倭弹”。王树声驻足片刻,说了句:“匪兵烧得了木头,烧不掉根骨。”方丈微微一颔首,没再多言。历史的刀口割在石墙上,也割在每个人心里,有裂痕,但未崩塌。



简单斋饭端上来,一碗素面,两片豆腐皮,外加一小盅酱萝卜。王树声放下筷子夸了句“筋道”,方丈却微笑摇头,“山中粗食,劳将军见笑。”闲谈间,玄朗突然询问:“贵党如何看待寺院?”王树声不假思索:“信不信由人,但抗日是大家的事;和尚有僧袍,战士有军装,心要朝同一个方向。”回答干脆,没有官话,却句句在点。方丈沉吟少顷,再度合掌,“善哉。”

傍晚时分,山门外的余晖洒在石阶。王树声临行前扭头:“大师,如今枪炮当道,可那套抱猪跳坑的功夫还值得练吗?”玄朗朗声回应:“枪可坏,炮可哑,躯壳若不硬,兵书都是纸。”短短一句,风吹檐铃,声声清脆。

队伍下山,僧影渐远。王树声对参谋低声说:“许和尚当年能拼命,是有根子的。”语气里没有溢美,反倒像检阅兵器后的一记结论。夜色合拢,远处偶有犬吠,山道却愈发清晰。



多年后,河南前线偶遇老友提起此行,王树声笑道:“我去少林,不是为学拳,而是想搞清楚许世友那股子狠劲从哪儿来的。”答案并不玄乎:土坑、乳猪、千日苦功,以及敢从地上爬起再接一拳的心气。拳头、电台、火炮,时代在变,骨头里的东西却变得慢。

不得不说,战争考验的不止战术,还有韧性。许世友的韧性部分来自嵩山,也来自后来的血与火;嵩山给他开了头,战场为他收了尾。至于王树声,当他问出那句“认识许世友吗”,其实是在确认一段精神传承——从少林的砖缝延伸到队伍的行军列,一以贯之,刚如藤骨。



今日翻检史料,这趟看似随意的参访,实则发生在豫西敌后交通要道,方丈的态度既在观察八路军,也在为寺内僧众寻求安全感。一次问答,寺院知道了共产党不会毁佛像,八路军则获得了潜在的情报支点。双方各取所需,却并无交易的味道,倒像两个并肩抗日的群体互相打量后的默契点头。

故事到此打住。门口那块乾隆御笔的“少林寺”牌匾依旧横陈,弹痕或许被新漆遮住,但石板上的凹窝犹在。游客再多,也不会留意哪一坑是许世友踏出的;历史行进,也无需每一脚都刻上名字。真功夫埋在砖下,真意气浸在血里,只等后来人自有分辨。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品点历史 incentive-icons
品点历史
品一点历史,聊一点人生
209文章数 47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