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班牙谈判桌上的沉默,比达成的共识更值得琢磨。
核心议题悬而未决,双方都没往前递台阶,僵局的意味显而易见。唯独 TikTok 相关的约定被轻轻点出,国内的自媒体开始欢呼 “中国占据了主导权”。这份期待国家强大的心情,谁都能理解 —— 就像赛场边的观众总盼着自家队伍先拔头筹。但谈判桌上的 “主动权”,从来不是靠一两个零星共识定义的,就像下棋时,落子的声响大,不代表棋局已在掌控之中。
![]()
冷静下来看,这轮谈判更像一面镜子,照出一个更本质的问题:我们的底气,该从哪里来?
有人说,扩大对俄罗斯、非洲、伊朗的出口就能对冲风险。这话没错,多元化的外贸布局是必要的,但别忘了,全球消费市场的 “富矿” 仍在欧美。越南、墨西哥的借道出口看似绕开了直接壁垒,可最终流向的,依然是那些高购买力的经济体。就像做买卖,富人的钱包总比穷人的更有分量,这不是主观偏好,而是客观的市场规律。
WTO 时代 “外需补内需” 的路径,已经不再那么宽广了。
![]()
中国的主动权在哪?
真正的主动权,从来不是谈判桌上争出来的,而是家里 “攒” 出来的。
这个 “家”,就是我们自己的内需市场。14 亿人的消费潜力,它强了,才是最硬的 “谈判筹码”。企业不用靠海外订单才能活下去,内需循环畅通,那时无论谈判桌上谈什么,腰杆自然会硬。
别太纠结这轮谈判谁占了上风。
比起 “主导权” 这样的话术,更应该关心的是:居民的钱包是不是越来越鼓?创业者的机会是不是越来越多?
谈判的底气,不在谈判桌上,而在 960 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大众的生活中。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