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操作,像极了学生时代让室友帮忙签到的你——“人在澳洲,心在法庭”。其实,这场全民狂欢背后,藏着一个更扎心的真相:我们太渴望“故事”了。
9月26日,悉尼的法庭又热闹了一回,不过这次,主角没来。
23岁华裔女杨兰兰,醉驾劳斯莱斯撞伤奔驰司机一案,迎来第二次开庭。她本人依旧“稳如泰山”,没露脸,没连线,只派了律师John Korn代为出席。
![]()
但这次开庭,也不是白走一趟。法院终于官宣了她的“罪名清单”——原本5项指控,现在砍掉1项,还剩4项待审。
被撤销的是“不当驾驶行为造成人身伤害”,剩下的是:
- 过失驾驶致人重伤
- 危险驾驶致人重伤
- 拒绝提供驾驶人及车辆信息
- 拒绝接受呼吸测试
![]()
听着就头大,条条都往“坐牢”方向走。尤其是前两条,直接锁定“重伤”事实——被撞司机至今未出院,网传伤情严重,生活已受影响。
法律上,“重伤”可不是“蹭破点皮”,而是实打实的量刑加重项。
更离谱的是后两条:撞了人,不道歉;
然后警察问你是谁、车是谁的,你来一句:“我不能告诉你,我是谁。”接着全程沉默,像在演《沉默的羔羊》番外篇。
![]()
这态度,别说澳洲警方,换谁被撞了都得气炸。于是,一个原本可能只是“酒驾+车祸”的普通案件,愣是被网友脑洞成了“豪门悬疑连续剧”。
第一集:《23岁女孩开劳斯莱斯,身家几何?》第二集:《顶级豪宅+双劳斯,她爸是李嘉诚二舅?》第三集:《保释金7000万澳元?澳洲财政都惊动了!》第四集:《靠铁矿发家?中澳关系要变天?》……第十集:《她是来执行秘密任务的?》
短短两个月,全网网友化身“福尔摩斯+编剧+经济学家”,硬是给杨兰兰编出了一部《澳洲豪门风云录》。有人说,她账户有2700亿澳元存款——好家伙,这数字比澳洲GDP还高,建议直接申遗。
![]()
有人说,她家族掌控铁矿配额——问题是,澳洲铁矿配额2017年就取消了,编剧连百度都没搜。
更魔幻的是,有人从她穿的香奈儿套装,推断她“月零花百万”;从她沉默的态度,读出“体制内千金”的威严;甚至把“杨兰兰”三个字谐音成“懒羊羊”,脑补出“家里养了十几亿头羊”的畜牧业帝国。
这已经不是吃瓜了,这是集体创作。
可现实呢?现实是,这位被传“富可敌国”的女孩,23岁,单身,留学生身份,名下两辆劳斯莱斯,住悉尼顶级豪宅。
财产来源成谜,背景成谜,连她是不是“真富”都成谜。但唯一不迷的,是她撞了人,还拒不说实话。
于是,一个荒诞的局面出现了:全世界都在猜她是谁,而她,似乎真的不想让任何人知道。
![]()
更诡异的是,随着案件推进,媒体反而安静了。
8月首次开庭时,法庭外人山人海,华人留学生组团围观,像追星一样等着看“神秘富家女”。可这次,门口冷清了不少。热搜没了,自媒体不炒了,连段子都少了。仿佛大家突然意识到:“我们是不是编得太过了?”
![]()
平凡的生活看腻了,就想看点“权贵秘辛”“阶层反转”“神秘背景”。所以一旦出现一个“信息黑洞”,立刻就有无数人冲上去填满它——哪怕填的全是幻想。
杨兰兰或许根本不是什么“隐形富豪”,她可能只是个普通家庭的孩子,恰好有钱买车、住豪宅,却在车祸后慌了神,选择了最蠢的应对方式:沉默、回避、不配合。
结果,越沉默,越神秘;越神秘,越被当成“大人物”;越被当成“大人物”,越被深扒、被审判。
现在,法院已经发话:10月17日,第三次开庭,杨兰兰必须亲自到场。这意味着,她不能再躲了。她得走进法庭,面对法官、媒体、公众的注视,也面对自己酿下的错。
![]()
到那时,我们或许会发现:她不是什么“豪门千金”,也不是“体制红人”,她只是一个犯了错的年轻人,只是运气不好,撞上的不是一辆破车,而是一条人命。
法律不会因为你是“神秘人”就轻判,也不会因为你是“普通人”就重罚。它只看事实:你喝没喝酒?撞没撞人?有没有配合调查?
至于那些脑补的“万亿身家”“铁矿帝国”?建议打包卖给Netflix,拍成剧,还能回点本。
![]()
最后说句实在话:在这场全民“剧本杀”里,最该被关注的,从来不是杨兰兰有多“神秘”,而是那个躺在医院里的奔驰司机。
他才是这场事故真正的受害者。
而我们每一个吃瓜的人,也该问问自己:我们是在追求真相,还是在消费别人的悲剧?
10月17日,法庭见真章。别再编故事了,让法律来说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