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秋分节气后的第五天。古籍上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这股追求“平衡”的劲儿,也正是我近来养生的核心。
早晨看到一则挺有意思的新闻:某电商平台数据显示,“零添加”零食的销量同比增长了120%。这背后,或许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吃进去的是什么”。这让我想起《黄帝内经》里那句朴实无华却直指核心的话:“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真正的饮食养生,不在于追逐昂贵的超级食物,而在于回归食材的本真,让身体做减法。
![]()
评论区一位网友的吐槽很真实:“看完配料表,能放心吃的东西不多了。”的确,当选择过多时,“回归简单”反而成了一种需要学习的能力。我的实践是:
●主食多做“加法”:在白米饭里混入一小把糙米或燕麦,增加膳食纤维,口感也更丰富。
●烹饪多做“减法”:学着品尝食物本身的味道,清蒸或白灼的蔬菜,反而能品出不一样的清甜。
秋分之后,秋燥的感觉愈发明显,“润肺”成了当下的关键。但这不只是多喝水那么简单。看到有科普文章提到,“有效滋润”需要津液同行,比如将少量银耳、百合、梨子一起慢炖,其滋润效果远胜于单纯大量饮水。这正应了中医“滋阴生津”的思路。我的下午茶便是一小碗自制的银耳羹,甘淡平和,润物细无声。
此外,“收敛神气”是秋分后的另一个重点。天气转凉,是时候将夏天外放的能量收回来了。我调整了晚间活动,从夏天的夜跑改为舒缓的散步或室内拉伸,让身心随着自然节律一同平和下来。
养生,就是在这样的日常细节里,找到与天地同步的平衡感。它不复杂,贵在坚持,也贵在一颗安静觉察的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