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互联网上流传着两张被鲁普雷希特认为极有可能是有人在沈阳飞机公司机场爬上围栏时所拍摄的两张歼-50(J-50)在地面滑行的图片,为战区、航空爱好者、军事观察杂志等国外相关军事网站所关注和报道。
与此前在网络上曝光歼-50,最大的不同是已经取消了安装在机头上那根极其醒目的空速管。空速管空,也称 “皮托管”,是原型机的必备“外挂”。原型机在进行飞行测试时,就靠它来获取关键飞行数据。
![]()
自进入2025年后,歼-50进行了密集的飞行,测试机动性和系统集成性,还进行了验证空中放油和加油的功能,用来验证空中长距离的飞行支持等。
歼-50,机头上空速管的消失,这绝对不是小修小改,恰恰是一个标志性的分水岭。换言之,歼-50的传感器和飞行控制系统,已经成熟到不再依赖“外挂”的空速管。
![]()
或者说歼-50飞行测试很顺利,沈飞的工程师们极有可能已获取了其在低速、中速、高速和超低空、低空、中空、高空飞行时的相关气流、温度、稳定性、飞行阻力等重要参数。
这为接下来的歼-50工程原型机的定型,最终被批准投入批量生产,将其打造成一款高性能的第六代战斗机,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前期准备工作,这也是歼-50原型机研发进入“中后期”的象征。
![]()
歼-50,是与成飞采用三台发动机驱动的歼-50,这款被中国网友称为“南六代”的战斗机齐名。自2024年12月26日实现首飞以后,这“哥俩”在进入2025年以后,均加速了飞行测试的节奏。
“北六代”采用两台引擎提供动力,设计有“兰姆达”翼,与歼-50一样,也是无垂直尾翼,非常考验航电系统的操控和飞行时的稳定性,给防务观察人士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
在取掉了空速管以后,甚至都不排除歼-50已进入小批量试产阶段,也因此“北六代”极有可能在今后两年内,即2027年底前,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中国的军迷或许能迎来歼-50列装的振奋人心的消息。
若届时歼-50真能小幅度装备中国空军和中国海军航空兵舰载机部队,无疑要比外界预测的在2030年开始陆续投入装备,在时间上大概率会提前三年左右。
![]()
总而言之,歼-50自首飞到现在,也就9个月时间而已,却已经取消了机头的空速管,这个飞行测试的进度是非常快的,已经创下了中国对于新型战斗机测试的新记录。
歼-20隐形战斗机,2011年1月1日,进行了首次飞行。编号2013的原型机,在2014年前摘掉了空速管,时间为整整三年。与歼-50取掉空速管一对比,节奏之快让人感到匪夷所思。
![]()
这让对全球军机都极为挑剔的战区军事网站主编也是撰稿人的泰勒·罗戈韦也是极为感慨,震惊沈飞J-XDS(即歼-50)这款六代战机进度的恐怖,它的研发进展快得超乎想象。
毫无疑问,在歼-50这款六代战机身上,仅取消空速管的时间之快,中国军工在战斗机研制领域的迭代速度,正在刷新外界的认知。对此,有中国网友表示,歼-50正在书写中国战斗机的传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