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主席改选,尽管有6人登记参选,不过,话题流量比较大的只有4人,分别是郝龙斌、郑丽文、罗智强、张亚中,不过,如果梳理一下这四人为选举而拜访了哪些“咖”,不难发现,罗智强与张亚中已经出局了,不过,罗智强的一个“优势”恰恰决定了郑丽文最后的成败,咱们来详细聊一聊!
![]()
咱们先看一下郝龙斌。郝龙斌的竞选策略主要是争取蓝营大佬以及传统派系的支持,并展现推动蓝白合整合在野力量的能力,为接下来的2026乃至于2028铺路,消除大佬们的疑虑。吴伯雄、王金平、卢秀燕、韩国瑜、张荣味、蒋根煌等党内大咖以及地方派系的指标性人物,郝龙斌均拜访过,而且,郝龙斌还得到媒体大亨赵少康的鼎立支持,尽管郝龙斌的全民调不高,但在党内的势头很猛......
郑丽文也不遑多让。其竞选策略在于重点深耕军系以及巩固深蓝基本盘,通过与统派指标性人物互动,以其独到的两岸立场争取更多支持。黄复兴党部前主委季麟连、各县市陆军官校校友会等军系团体相关人士、李乾龙、夏瀛洲、钟东锦等深蓝重要大咖以及地方势力代表,郑丽文都拜访过,此外,企业大亨台湾异康公司的董事长杨建纲也是郑丽文的重要金主,当然,也少不了所谓“共主”卢秀燕......
咱们再看一下罗智强与张亚中!罗智强的竞选策略在于重点经营蓝营地方基层与青年选民,通过全台巡回座谈和社交媒体活动塑造“接地气”和“强战力”的形象,因此,地方拜访行程则比较少,公开资料显示,罗智强拜访了“标配”卢秀燕,还有其在立院的同事高金素梅、廖伟翔、黄健豪等,尽管罗智强有马英九的力挺,但其他党内大咖却几乎没有......
那张亚中呢?张亚中的竞选策略在于持续巩固其在特定团体和理念支持者中的基础,强调路线的一致性和正统性,说白了就是理念优先,这也是学者出身的优势所在。与之相对,地方拜访行程则比罗智强还少,公开资料显示其拜访过退役军人团体为主的青溪总会,其他则很少报道,而报道更多的接受媒体采访的张亚中!
![]()
咱们知道,国民党选举与县市长选举以及大选有很大不同,其党员结构与社会结构严重脱节,“老龄化”严重,“酱缸气息”明显!过往历次党主席改选,各个候选人的重点不是争取全民支持,而是特定对象支持(如党内大咖以及地方派系指标性人物)。
因此,勤跑基层拜访进而“私相授受”的情况层出不穷,本次党魁改选还爆出郝龙斌的选举丑闻,即与花莲王傅崐萁达成“协议”、与云林张荣味也达成“协议”,拿不分区名单进行“政治交换”。尽管是丑闻,但不难发现地方拜访的重要性,郑丽文也有很多地方拜访,到底有没有“政治交换”,恐怕是大概率事件,只是没有曝光而已,这是国民党内选举文化决定的必然现象,要知道,如果郝龙斌做,郑丽文不做,起跑线上就输了......
不过,通过地方拜访行程,咱们可以看出,党魁之争,罗智强与张亚中基本上出局了,最后主要是在郝龙斌与郑丽文的对决中产生新党魁。罗智强虽然没有胜算,但其有一个“优势”可以帮到郑丽文,就是参选到底,为什么?
2021年党主席改选之时,最后主要是朱立伦与张亚中的对决,而且,张亚中的势头上升,朱立伦下降,张亚中非常有希望击败朱立伦,在最后关头,时任立委蒋万安率领众多立委公开力挺朱立伦,并操作“弃保”,保朱立伦,弃江启臣。换言之,如果江启臣的得票如其民调一样,那么,最后胜出者可能就是张亚中了!
本次党魁改选,罗智强虽然沦为第三,但其还是有一定的票源,而且,其作为现任立委,其在立院所得到的支持相对较多,如果罗智强参选到底且保持立院的支持,那么,郝龙斌就无法到立院顺利“挖墙脚”,若没有出现弃罗智强保郝龙斌的剧本,郑丽文还是有希望击败郝龙斌......
大家怎么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