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阅兵之后,最忙的恐怕就是受阅的女民兵了。”
有人在开学典礼上当榜样,有人回乡给村民踢正步,甚至还有人穿着阅兵服去参加婚礼……
没曾想也引起了网友的热议:这到底是“分享荣耀”还是“过度消费”?
![]()
9月10日,一段婚礼视频在网络上快速传播。
视频里,一位曾参加93阅兵的女民兵身着受阅制服,为新婚夫妇递送戒指。
而据知情人透露,这位女民兵是被邀请前来给新婚夫妇送去祝福的,但是她的出现让现场变得有些尴尬。
![]()
原本该聚焦新人的镜头,却被宾客们的手机齐刷刷转向女兵,画面里大半空间都是举着手机的人群,新人反而成了模糊的背景板。
这段视频最初收获不少点赞,有人评论“这是最特别的婚礼祝福”,但随着传播范围扩大,争议也悄悄酝酿。
9月19日,有出现了一场类似的事情。
![]()
一位女民兵身穿93阅兵受阅服出席亲戚婚礼,亲戚将两人合照发布到社交平台,配文“沾沾荣光,能有这样的家人太骄傲”。
这条动态很快被顶上热搜,评论区瞬间分裂。
![]()
反对声音率先占据上风,不少网友直言“军装是国家荣誉的象征,怎么能穿去私人婚礼撑场面”“这是对军装的不尊重,严肃场合的服装不该用于娱乐场合”。
![]()
支持方也迅速回应,认为这种质疑过于苛刻。
他们表示女民兵穿着受阅服送祝福,是用自己最珍贵的经历表达心意,“如果她真的参加阅兵了,穿阅兵服参加婚礼无可厚非。”
![]()
中立观点则相对理性,提出“争议核心不是穿不穿,而是场合是否得体”,认为只要没有过度娱乐化、没有亵渎意味,合理穿着应被理解。
毕竟能够获得阅兵机会的人,背后藏着难以想象的付出。
![]()
93阅兵女民兵选拔堪称“百里挑一”,报名者需经过严格政审、体能考核、仪态训练。
选拔通过后,她们进入完全封闭的训练状态,与家人数月不能见面,每天训练时长超过10小时。
烈日下的训练场是最磨人的考验。
![]()
女民兵们反复练习正步动作,踢腿高度必须精准达到75厘米,步幅保持30厘米,为了达到标准,她们在腿上绑上沙袋,对着镜子纠正姿势,脚掌磨出水泡是常事。
整个训练周期里,她们的体重普遍下降5-10斤,有人调侃“阅兵训练是最严格的减肥班”。
![]()
但没人真正抱怨,因为每个人都知道,阅兵式上的完美画面,需要200多个日夜的苦练才能换来。
当然,也有些女民兵在脱下受阅服后,用自己的方式传递正能量。
![]()
受阅女兵康蓓君回到南开大学后,应学校邀请为学弟学妹展示标准队列动作。
![]()
当她带着战友们迈着正步走进操场时,现场学生自发响起掌声,不少人表示“原来榜样就在身边,她们的坚持太让人佩服”。
学校老师评价这次活动“比任何说教都有效,是最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山西姑娘刘琴琴参加完阅兵回到老家,乡亲们特意来家里看望她。
![]()
在大家的请求下,她穿上受阅服在村口展示正步,村里的老人看着整齐的步伐,激动得红了眼眶。”
这种朴素的情感共鸣,成了连接个人成就与集体自豪的桥梁。
此后,多地陆续邀请受阅女兵参与公益活动,有的去中小学讲述阅兵故事,有的参与国防教育宣传,她们用亲身经历激发着更多年轻人的爱国热情。
![]()
回到这场争议本身,其实本质是对“荣誉表达边界”的讨论。
军装承载着国家尊严与军人使命,确实需要在严肃场合保持庄重;但女民兵们视受阅经历为人生荣耀,在私人场合合理分享这份喜悦,也并非不可理解。
![]()
争议的出现,恰恰说明公众对军装荣誉的重视,而如何在尊重荣誉与合理表达之间找到平衡,或许才是这场讨论最有价值的部分。
毕竟,无论是反对还是支持,核心诉求都是对国家荣誉的维护,这一点本就殊途同归。
对于这种情况,你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