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警惕身边的“吸血鬼”,他们抽干了你的能量来滋养自己

分享至

警惕身边的“吸血鬼”,他们抽干了你的能量来滋养自己。

职场里,总有同事习惯性将工作甩给你,还动辄贬低 “你这点能力都做不好”;亲密关系中,伴侣总以 “我都是为你好” 为由,操控你的社交与选择;家庭中,父母用 “养你不容易” 的愧疚感,不断透支你的时间与精力。与这类人相处后,你常会陷入莫名的疲惫 —— 明明没做重活,却浑身乏力;原本热爱的事,渐渐提不起兴趣;甚至一想到要见他们,就会生出深深的厌倦。这些被我们称为 “心理吸血鬼” 的人,正通过隐性或显性的方式,抽干我们的心理能量,来填补自身的精神空洞。从心理动力学视角深入剖析,我们才能看清这场能量掠夺的本质,守住自我的精神边界。

“心理吸血鬼” 的能量掠夺,并非源于主动的 “恶意”,而是其早年客体关系缺陷造就的 “病理性生存模式”。根据自体心理学理论,健康的个体能通过内部整合获得稳定的自我价值感,如同拥有 “内置能量发生器”;而 “心理吸血鬼” 因早年经历 “镜映缺失” 或 “理想化客体崩塌”,自体结构始终处于不稳定状态,必须依赖外部客体的能量投喂才能维持基本的精神平衡。

他们的掠夺方式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 “自恋性剥削”,通过贬低、打压对方制造 “我比你优越” 的幻觉 —— 就像职场中抢功还贬低下属的领导,否定他人价值的同时,将对方的自我怀疑转化为自身的价值确认,完成能量掠夺;另一类是 “隐性控制”,以情感绑架、恐惧暗示等手段绑定能量供给 —— 如同父母对成年子女说 “你不按我说的做,我就生病”,通过激活子女的内疚感,迫使对方持续投入照顾性能量,而这背后,是他们对 “客体随时会离开” 的深层焦虑。这种掠夺不是一时的情绪爆发,而是潜意识中 “不掠夺就无法生存” 的本能驱动。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