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年轻人为什么不愿意给老人让座了?

0
分享至

年轻人为什么

不愿意给老人让座了?

来源 | 《规则为什么会失败》

01

守法的道德逻辑

1984 年春,任教于耶鲁大学法学院的心理学家汤姆·泰勒在芝加哥组织了一项大型的开创性研究,旨在理解芝加哥人遵守法律的原因。他的研究团队对当地居民进行了每人约半小时的访谈。一年后,他们又采访了一年前受访者中的大部分。第一年,参与者被要求指出自己出现超速、违章停车、乱扔垃圾、酒驾、入店行窃等类非法行为的频率。泰勒还评估了是什么影响了受访者的非法行为。

他发现,威慑——对惩罚的恐惧——并不会对人们遵守或不遵守法律的理由构成重大影响 ;相反,人们的价值观和社会规范很重要。对是否守法明显最为有力的预测,是人是否认为法律与自己的道德观一致。人越是在道德上认为乱丢垃圾有错,就越会遵守不乱丢垃圾的法规 ;越是在道德上反感酒驾,就越不会酒驾。

这些发现不出所料。人遵循自己的道德观,做自己认为正确和公正的事,这完全合乎逻辑。



反之,人们如果在道德上不支持某项法律,就更有可能违反它,这也很合理。在剧集《广告狂人》(Mad Men)所展示的29世纪60年代,禁烟令在美国肯定会遭遇惨败,因为那时很少有人认为吸烟是不道德的 ;而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大多数州都实行了禁烟令,效果就很好,因为道德和社会情势已经完全改变:人们认为吸烟有害,因此在道德上支持禁烟的规则。

如果法律与人们的道德观一致,即使执法力度有限,人们也更有可能遵守法律。我们的许多道德观是根深蒂固的,是很小的时候就从父母、学校或直接从朋友那里学到的。我们学到了偷窃、撒谎欺骗、伤人或杀人等都是不对的。我们的法律制度,一大部分就是将这些古老的价值观编入了关于财产、盗窃、欺诈、强奸、殴打和谋杀的正式法规。

但许多法律并非建立在根深蒂固或有广泛认同的道德上。有时,某项法律甚至试图改变现有的道德,或者至少是道德上完全可以接受的现有行为。

道德在行为暗码中起着重大作用。法律要想改进人的行为,就必须或是与现有的道德保持一致,或是承担起塑造未来道德的任务,使未来的道德与法律一致。

要理解法律为什么可以利用人的道德感但又常以失败告终,我们必须深入研究社会科学中的道德伦理学。

02

道德发展的六个阶段

欧洲有位妇女得了一种罕见的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认为只有本城一位药剂师新研制的镭锭药物能治好她。这种药的制造成本很高,而药剂师还以10倍于成本的高价出售 :药剂师花200 美元买镭,并将一小剂药卖到200美元。女患者的丈夫海因茨借遍所有他认识的人,只凑到了大约1000美元。他告诉药剂师,他的妻子奄奄一息,求他便宜点卖,或者允许他赊账。但药剂师说 :

不行,我研制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

在绝望中,海因茨闯入药店,为他妻子偷到了药。

问题 :你认为海因茨应该闯入药店,偷取药物来救妻子吗?

在继续阅读之前,请停下来想想你的决定以及如此决定的理由。



上述故事几乎是一字不差地从一项1963年的研究中抄录而来,研究的主持者是任教于芝加哥大学及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该研究给芝加哥和波士顿的6岁、10 岁、13岁和16岁儿童展示十个故事,这个故事就是其中之一。孩子们要阅读这些道德困境,指出故事主角应该怎样选择,并解释自己的观点。每次访谈都有约两小时的录音,因此这项研究留下了丰富的数据。

一个男孩(汤米,10 岁)对上述困境这样回答:

他的妻子病了,如果不尽快拿到药,她可能会死。也许他妻子是个重要人物,经营一家商店,人们要从她那里买在其他地方买不到的东西。警察很可能会责难店主没有救这位妻子。这就像是用枪或刀杀人一样。

科尔伯格分析了访谈内容,以此来理解儿童的道德推理。

深入挖掘受访者的丰富答案后,他发现道德发展有六个阶段。以下是他的原始论文中对这六个阶段的描述,每个阶段都引用了受访孩子的一句话,用作形象的说明 :

第一阶段 :惩罚与服从取向(如果你不被抓到就没关系)

“这取决于他 [ 海因茨 ] 在警察中认识谁。”

第二阶段 :工具性相对主义取向(如果觉得有益,你就去做)

“如果他的妻子温柔漂亮,他就应该去做。”

第三阶段 :好孩子取向(就当是为我做的)

“他应该这样做,因为他爱他妻子。”

第四阶段 :法律和秩序取向(尽你的责任)

“救人性命比保护财产更重要。”

第五阶段 :社会契约取向(这是有良知的人的共识)

“社会确保每个人都有生存的权利。如果我让她死了,我无法在公众面前抬起头来。”

第六阶段 :普遍的伦理原则(如果每个人都这样做呢?)

“人的生命有至高无上的内在价值。如果我让她死了,我无法接受自己。”

科尔伯格的研究表明,我们的道德是分阶段渐次发展的。在他的模型中,人类的道德始于个人主义,即如何避免惩罚和痛苦,或如何使自己获益。随着阶段的推进,我们开始被对自身利益和责任的看法所驱动。在最高层次上,则存在一种道德观,它根植于社会和抽象的普遍人类价值之中。

科尔伯格的工作也表明,即使是成年人,做道德决定的思路也不尽相同。由于人们对法律规则的反应深深地扎根于道德之中,要理解乃至影响这种反应,就必须弄懂人们所做的道德判断属于哪种类型。要想让分别处在道德判断的第二阶段(起作用的是诉诸个人利益)和第四阶段(一切皆出于责任)的人守法,所需的道德呼吁会大不相同。



04

道德的理由——它是否困扰我

随后的研究也为人的道德决策提供了新的发现。

请考虑以下情况。有一家人的狗在自家门口被车撞死了。这家人听说狗肉很好吃,于是就把狗的尸体切割、烹饪,当晚餐吃了。

你怎么看待这家吃自己狗狗的人?是非常错,有点错,还是完全没问题?

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这么想吗?

有人因这种行为而受到伤害吗?

如果看到这种情况发生,你会感到困扰,还是不在乎?



有一项研究在美国和巴西进行,要求参与者在阅读完全相同的情节后回答这些问题。72%的参与者表示,他们会因为目睹家人吃自家的去世宠物而感到困扰。

研究发现,对于这个事例,影响人们道德评判最大的因素是他们认为目睹此事会不会给自己造成困扰,而不是他们认为食用宠物是否伤害他人。

该研究对其他“无害”的冒犯也有类似的发现,比如某女子把不再需要的国旗剪破,儿子没有遵守他在母亲临终前许下的承诺去定期扫墓,兄妹在无人看到的情况下接吻。

在这项研究中,人们做道德判断,根据的是自己是否被所述内容所困扰,而非是否认为所述行为危害了他人。

该论文总结道:

他们会为自己找不到支持理由而结巴、大笑或表示惊讶,但不会改变自己最初的谴责判断。

参与者患上了“道德失声”。所有这些都表明,人在做出道德判断之前并未进行清晰的推理。

05

道德判断的“快与慢”

纽约大学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是这些研究的主要作者,他总结说,科尔伯格和其他关注道德推理的人有一项根本的疏忽,研究的是道德判断的事后合理化,而不是造就人的道德判断的道德直觉。关键是,道德推理并不导致道德判断。相反,海特认为,道德推理是在人根据对错的直觉做出道德判断之后才出现的。因此,说道德推理能预测道德行为,是可疑的。

为理解这一点,我们得回顾一下脑内的大象。人脑中自主运行的系统1以其迅速而易错的决定,不仅影响我们对成本收益的理性权衡,还塑造着我们的道德。系统1参与道德直觉,被海特描述为“快速、自主且(通常)充满情感的过程,其对(他人行为或性格)好坏或好恶的评价性感觉,无须经过有意识地搜索、权衡证据、推导结论等步骤,就会出现在意识之中”。

而冷静、缓慢、深思熟虑的系统2进行道德推理,海特将其界定为一种“对他人及他人行为进行信息转化,以达成道德判断或决定的有意识心理活动”。

这是否意味着人不做审慎的道德推理,一切都只出自直觉?非也。

系统1和系统2是一套结合了快速自动反应和缓慢审慎认知的双系统。如果人们真的想,是可以只激活系统2扎扎实实地计算成本收益,同时抑制系统1的即时反应的。实际上,如果人能有意识地暂停自己的道德直觉,也是可以进行道德推理的。

在应该对法律作何反应的问题上,人的道德观起着重要作用。我们现在知道,为了借助这种道德感,人在依靠道德直觉及道德推理处理问题时有不同的方式,尤其是在面临左右为难的道德困境之时。

因此,一个成功的道德呼吁,不应该只契合人们可能经历的不同道德推理阶段,同时也该考虑到人也常常听从自己的道德直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全红婵夺冠引爆全网!台下她眼神忧郁不爱笑了,国际泳联说的没错

全红婵夺冠引爆全网!台下她眼神忧郁不爱笑了,国际泳联说的没错

一只番茄鱼
2025-11-03 11:17:40
看了这些,你就知道我国在南海填海造陆,国际上是否承认了

看了这些,你就知道我国在南海填海造陆,国际上是否承认了

起喜电影
2025-11-02 11:17:37
10年熬成高管,41岁赵总从金地裸辞,员工放炮欢送,老公在家躺平

10年熬成高管,41岁赵总从金地裸辞,员工放炮欢送,老公在家躺平

访史
2025-10-22 16:12:31
北约不过如此:乌11名特种兵直升机空突红军城,刚下飞机就被团灭

北约不过如此:乌11名特种兵直升机空突红军城,刚下飞机就被团灭

闻识
2025-11-03 17:26:08
泉果基金创始人王国斌因病逝世 终年57岁

泉果基金创始人王国斌因病逝世 终年57岁

财联社
2025-11-03 15:16:37
96年仙女下凡!21岁惊艳全日本,如今退圈真相令人心疼

96年仙女下凡!21岁惊艳全日本,如今退圈真相令人心疼

素然追光
2025-10-26 05:05:04
荷兰停止向中国安世晶圆供货,德国态度180度转变,令全球吃惊

荷兰停止向中国安世晶圆供货,德国态度180度转变,令全球吃惊

张鴘喜欢软软糯糯
2025-11-03 10:56:11
不愿用印度人生产汽车!美国Jeep宣布关闭加拿大工厂

不愿用印度人生产汽车!美国Jeep宣布关闭加拿大工厂

帅真商业
2025-10-20 18:16:14
71岁原副部级干部被开除党籍

71岁原副部级干部被开除党籍

上观新闻
2025-11-03 14:24:19
大跌眼镜!Angelababy在上海网红餐厅吃饭舔手指,用手擦嘴擦脸

大跌眼镜!Angelababy在上海网红餐厅吃饭舔手指,用手擦嘴擦脸

郑丁嘉话
2025-11-03 10:14:56
蛇为什么要冬眠?80%的人不知道,蛇冬眠有可能成为老鼠的盘中餐

蛇为什么要冬眠?80%的人不知道,蛇冬眠有可能成为老鼠的盘中餐

瑶卿文史
2025-10-29 22:39:56
阿卡辛纳年终第一竞争激烈!差距仅剩1050分,总决赛名额再起波澜

阿卡辛纳年终第一竞争激烈!差距仅剩1050分,总决赛名额再起波澜

排球黄金眼
2025-11-03 13:28:18
莫兰特禁赛!灰熊6人上双仍输猛龙 巴恩斯19+12+8巴雷特27+6+6

莫兰特禁赛!灰熊6人上双仍输猛龙 巴恩斯19+12+8巴雷特27+6+6

醉卧浮生
2025-11-03 09:36:31
美防长涉华言论自相矛盾,军事专家:典型“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美防长涉华言论自相矛盾,军事专家:典型“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环球网资讯
2025-11-03 06:47:47
美专家:抗美援朝若让粟裕代替彭德怀领兵,输的更惨!仅凭三点

美专家:抗美援朝若让粟裕代替彭德怀领兵,输的更惨!仅凭三点

南书房
2025-10-26 14:22:44
1950年陈宝仓牺牲后,妻子和儿女下场如何?是时候说出真相了!

1950年陈宝仓牺牲后,妻子和儿女下场如何?是时候说出真相了!

小松历史菌
2025-11-02 11:02:16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每天使用DeepSeek和Kimi,要学会向AI提问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每天使用DeepSeek和Kimi,要学会向AI提问

环球网资讯
2025-11-03 15:27:04
蓉城痛失冠军,球员超市开张,周定洋即将离队,新东家浮出水面

蓉城痛失冠军,球员超市开张,周定洋即将离队,新东家浮出水面

体坛风之子
2025-11-03 04:30:03
参加赖清德、蔡英文就职,拒不参加郑丽文就职,卢秀燕真面目曝光

参加赖清德、蔡英文就职,拒不参加郑丽文就职,卢秀燕真面目曝光

窥史
2025-11-02 19:14:20
被困于地道的哈马斯要求安全撤离以色列控制区-不能当俘虏处理

被困于地道的哈马斯要求安全撤离以色列控制区-不能当俘虏处理

桂系007
2025-11-03 09:02:56
2025-11-03 18:11:00
尚曦读史 incentive-icons
尚曦读史
读书、思考、文化、史学,本号主要推送近现代史领域文、史、哲、政、法等方面优秀文章。
27801文章数 1211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中纪委"三连发" 三"虎"同日被开除党籍

头条要闻

中纪委"三连发" 三"虎"同日被开除党籍

体育要闻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 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娱乐要闻

男导演曝丑闻 蒋欣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财经要闻

最新省市GDP:谁在飙升,谁掉队了?

科技要闻

余承东内部信:鸿蒙下一步要实现上亿覆盖

汽车要闻

超跑同款磁流变减振 深蓝L06包你开得爽

态度原创

时尚
手机
本地
健康
军事航空

秋季穿衣别太老气横秋,看看这27套造型,时尚舒适又显高

手机要闻

卢伟冰点评Air手机:创新尝试值得肯定,但销售非常小众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军事要闻

美总统威胁对尼日利亚动武 尼方回应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