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菩萨揭示:这三种人怎么烧香都不会得到庇护,看看有没有你!

分享至

清朝光绪年间,浙江舟山群岛旁的普陀山,因供奉观音菩萨而成为了天下闻名的佛教圣地。每年农历二月十九观音诞辰、六月十九成道日、九月十九出家日,四面八方的香客都会乘船渡海而来,山上的普济寺、法雨寺、慧济寺三座主寺内,香火鼎盛到能将殿宇的梁柱熏得发黑,木鱼声、诵经声与香客的祈福声交织在一起,绵延数里不绝。

这年九月十九,普陀山迎来了比往年更热闹的香会。从码头到山顶的石板路上,挤满了挑着香烛的商贩、背着行囊的香客,还有不少身着锦衣、坐着轿子的富贵人家。在这人潮中,有三个特殊的香客,他们怀着各自的心思上山,却都在观音菩萨面前,经历了一场终生难忘的点拨。



沈万山:贪念满身,烧香只为求横财

从苏州来的沈万山,是第一个引起寺内僧人注意的香客。他年近四十,穿着一身浆洗得发亮的绸缎长袍,手里提着两个沉甸甸的红木匣子,里面装的全是上等的檀香和足金打造的供品。还没进普济寺大门,他就对着门口的韦陀菩萨像作了个敷衍的揖,转头就对身边的管家嚷嚷:“快点快点,别让别人抢了最前面的位置,我这供品要是摆得靠后,观音菩萨哪能看得见?”

沈万山在苏州做丝绸生意,早年靠着投机倒把赚了些钱,可他贪心不足,总想着一夜暴富。半年前,他听人说普陀山的观音菩萨 “有求必应”,便特意花重金准备了这些供品,一心想要求菩萨保佑他能低价吞并邻县的几家丝绸坊,再垄断苏州的丝绸市场。

进了普济寺的大雄宝殿,沈万山果然挤到了最前面的供桌旁。他挥手让管家把红木匣子打开,将足金的观音像、檀香木雕刻的莲花座一一摆上,那金灿灿的供品在烛火下闪着光,引得周围的香客纷纷侧目。



随后双手合十,却连眼睛都没闭,盯着供桌上的供品,嘴里念叨着:“观音菩萨在上,弟子沈万山,今日特来供奉,只求您保佑我下个月能顺利拿下张记、李记那几家丝绸坊。只要事成,我来年必来重塑您的金身”
念叨完,他生怕菩萨没听清楚,又特意提高声音重复了一遍,末了还不忘叮嘱身边的小沙弥:“你们可得好好照看我的供品,要是丢了或者坏了,我饶不了你们!”

当天傍晚,香客渐渐散去,沈万山却没下山,他在寺内的客堂住下,想着第二天一早再去法雨寺烧 “头香”,多求菩萨 “关照”。可半夜里,他突然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管家慌慌张张地跑进来:“老爷!不好了!我们放在客房里的银子和绸缎样品,全被偷了!”

沈万山一听,顿时瘫坐在床上。他这次来普陀山,除了供品,还带了两万两银票和几匹最新款的丝绸样品,本想下山后去宁波联系买家,没想到竟在寺内遭了贼。他气急败坏地冲到客堂找住持理论,说寺院看管不力,要求赔偿。



住持是个年过七旬的老和尚,法号圆通,他听完沈万山的控诉,却只是平静地问:“施主,你可知你昨夜在大殿中,对菩萨说了些什么?”
沈万山愣了愣,随口答道:“我还能说什么?自然是求菩萨保佑我赚大钱、吞店铺!我供奉了那么多贵重的东西,菩萨本该护着我才对,怎么反而让我丢了银子?”

圆通住持叹了口气,缓缓说道:“你满心都是贪念,想靠吞并他人产业、垄断市场来牟利,这本身就是损人利己的恶行,即便烧再多香、供再贵重的东西,菩萨又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