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红星新闻”报道,近日,一起七旬老人崔某因持有一本涂改存折向银行主张60万元存款的案件,引发网民关注。据了解,崔某在妻子去世后整理其遗物时,发现一本银行存折,记录显示曾存入100万元,之后支取40万元,账面余额为60万元。崔某遂以此为依据,要求银行支付剩余60万元本金及相应利息。
然而,银行方面核查后表示,其系统内部并无该笔大额存款及取款记录,存折上的信息存在明显手写涂改痕迹,与银行存档账目严重不符。双方各执一词,纠纷最终诉至法院。
案件历经一审、二审,法院均判决驳回崔某的诉讼请求。法院认为,崔某持有的存折存在重大瑕疵,且其未能提供其他有效证据予以佐证,无法证明60万元存款事实确实存在,故应由其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
热点解读
一、 主张存款存在,谁来承担举证责任?
“谁主张谁举证”在民事诉讼里是基本规则,简单说,就是谁提出某个说法,谁就得拿出证据来支撑。比如在买卖交易中,一方说另一方没按约定交货,那提出这个说法的一方,就得找到像交易记录、沟通聊天记录等证据,证实对方确实没交货。
具体到本案,崔某作为原告,主张其与银行之间存在60万元的存款合同关系,并要求银行履行付款义务。因此,崔某必须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向法庭提供充分、有效的证据,证明以下关键事实:第一,确实曾向该存折账户存入100万元;第二,确实曾从该账户支取40万元;第三,当前账户内确实存在60万元余额。
银行作为被告,其提供的内部系统记录、历史账册等证据,旨在反驳崔某的主张,即证明“存款不存在”。当双方证据出现矛盾时,法院需对证据的证明力进行综合判断。崔某提供的存折原件虽是重要证据,但当该证据本身存在明显瑕疵(如金额、日期等核心信息被手写涂改),且无法与银行留存的操作底单、电子数据等相互印证时,其证明力便大打折扣。此时,举证责任并未发生转移,仍由崔某承担,其需要进一步提供其他证据来“补强”存折的证明力。
例如,能够证明100万元资金来源的银行转账记录、大额现金提取凭证、借款合同等;能够说明40万元取款去向的相关凭证;或者能够显示该账户历年交易明细、利息结算情况的银行对账单等。
结合本案,泽达律所也提醒各位客户,对于重要的金融交易,尤其是现金交易,务必妥善保管所有原始凭证。仅凭一本由家人保管、记录可能不全或存在问题的存折,一旦发生纠纷,极易陷入举证困境。
二、 存折有涂改,其证据效力如何认定?
存折作为证明存款合同关系的重要凭证,其证据效力取决于真实性、合法性与关联性。本案的核心争议点,恰恰在于存折上手工涂改内容的证据效力认定。
首先,证据的真实性要求证据本身为原件,且内容未被篡改或伪造。存折上关于交易日期、金额等核心要素出现手写涂改,尤其是当涂改痕迹与打印字体并存或覆盖打印内容时,严重动摇了该记录作为银行原始操作凭证的真实性基础。法院难以判断涂改发生的时间、行为人及其动机,更无法确认涂改后的内容是否真实反映了当时的交易情况。
其次,银行方面提供的内部系统记录、历史账册、交易凭证等,虽为其单方制作,但在没有相反证据证明其存在系统性造假或重大记录错误的情况下,通常被认为具有较高的证明力。原因在于,这些记录形成于日常业务办理过程中,具有连续性、系统性的特点,并且受到严格的金融监管制度的约束,规范性和稳定性相对较高。
当储户手持的存折记录与银行系统记录出现根本性矛盾,且存折本身存在无法合理解释的瑕疵时,基于证据规则和维护金融交易秩序稳定性的考量,法院倾向于采信更具稳定性和系统性的银行内部记录。
本案中,崔某先生未能对存折上的涂改痕迹作出合理解释,也未能提供任何辅助证据(如银行工作人员操作失误后的更正确认记录等)来证明涂改的正当性,因此,其仅凭一本存在疑问的存折主张权利,难以获得法院支持。
三、 继承配偶遗产,遇到此类纠纷应注意什么?
对于身处类似情况的继承人而言,以下几点尤为重要:
1.全面核查资产与负债:继承人应尽快、全面地对被继承人的财产状况进行清查,包括但不限于银行存款、房产、股票、车辆等资产,以及贷款、债务等负债。针对银行存款,应携带死亡证明、亲属关系证明、本人及被继承人身份证明、存折或银行卡等文件,亲自前往相关金融机构查询账户余额及完整的历史交易明细。切不可仅凭一张陈旧存折或模糊的记忆来认定资产情况,务必以金融机构的官方记录为准。
2.注重证据的完整性与有效性:孤证的风险极高,在处理可能存在的遗产争议时,必须注意收集和保存所有相关证据的原件。这些证据包括:存折、银行卡、存款凭证、取款凭条、银行对账单、利息清单、转账回单等。对于年代较为久远的账户,更应主动查询其最新状态,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3.及时主张权利并做好证据固定:若发现账户情况与预期不符,或与银行等机构发生争议,应尽快通过合法途径寻求解决。在协商沟通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保留相关记录,如往来函件、电子邮件、符合法律规定的录音录像等。必要时,可依法申请诉前证据保全,或及时提起诉讼,以避免因时间拖延导致关键证据灭失,或超出法定诉讼时效。
4.审慎评估诉讼风险:在决定提起诉讼前,应对己方证据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估,判断证据是否充分、完整,能否形成逻辑严密的证据链。特别是当核心证据(如本案中的存折)存在明显瑕疵时,必须清醒认识到举证不能可能导致的败诉风险。建议提前咨询专业律师,对案件走向进行预判和分析,制定合理的诉讼策略。
泽达寄语
一纸薄薄的存折,或许承载着一位老人对过往家庭财富的深厚记忆与情感寄托,其诉讼请求背后,可能蕴含着难以言表的家庭故事与复杂心绪。我们对此深表理解。然而,法律裁判终究依赖于严谨的证据链条和既定的规则体系。
本案中,法院的判决并非对老人个人境遇的漠视,而是严格遵循证据规则,在事实真伪难以辨明时,依法对举证责任进行分配的结果。北京泽达律师事务所也再次提醒,在经济活动中,尤其是在家庭财产的管理与传承过程中,规范的操作流程、清晰完整的交易记录和妥善的凭证保管至关重要,这是避免日后纷争的基石。
北京泽达律师事务所律师对不同法律规定、热点、案件、裁判文书的梳理和研究,旨在为更多读者提供不同的研究角度和观察的视角。但需注意,我国并非判例法国家,且司法实践中不同案例的细节千差万别,切不可盲目参照。
如果您遇到类似纠纷难以解决,也建议您及时咨询北京泽达律师事务所的专业律师,以便更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本文作者:北京泽达律师事务所 朱现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