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点右上方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还能及时阅读最新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新中国成立初期,郭翼青这个名字可谓是家喻户晓。
她不仅是首届全国妇女联合代表大会主席团的成员,为我国妇女解放事业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还是威名赫赫的爱国将领程潜的贤内助,两人结婚时郭翼青年仅17岁,而程潜已经年过半百。
他们恩爱度过三十余载,最终相伴长眠在八宝山。
![]()
程潜与郭翼青和女儿们
缘定国民党元老级人物
回顾郭翼青和程潜的婚姻,会发现那并不是一场毫无感情基础的政治婚姻。
一位是不苟言笑的国民党高级将领,一位是正值妙龄的南方佳丽。
彼时陈从志作为程潜的部下,热情地给程潜和郭翼青牵红线。
在陈从志的撮合下,程潜和郭翼青于1938年见了一面。
彼时,程潜已经身居高位,担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统领数十万大军。
郭翼青的父亲则在一家保险公司任经理,虽然称不上大富大贵,但也算是小康之家。
在那次会面中,两人均给彼此留下良好印象。
常言道,自古美人爱英雄。
程潜很早就追随孙中山先生,在辛亥革命、北伐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中都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多年以来能征善战立下赫赫战功。
![]()
更难得的是,他不像一般武将那般粗放。
少年时就酷爱读书且考中过秀才,对书法和诗词歌赋颇有造诣。
只是后来国家到了危急存亡的时候,他才愤然投笔从戎。
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郭翼青了解到程潜能文能武,心生仰慕之情。
她温婉明达的品性也得到程潜的欣赏,毕竟她接受过新式教育,能在精神上和程潜产生共鸣。
在亲友们的祝福声中,两人很快结为连理。
郭翼青是程潜的第四任妻子,他很尊重郭翼青的想法。
婚后支持郭翼青继续学业,这在当时那个年代是很开明的行为。
程潜身负军政要职,每日要处理的事务堆积如山。
郭翼青总是不过多打扰,把小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条,用这种方式表示对丈夫的关心。
郭翼青先后怀胎十六次,但因当时医疗水平落后及自身体质欠佳,只有六个女儿平安长大。
好在家庭氛围温馨而和睦,程潜在工作中一贯雷厉风行,可在家庭里他就是温情脉脉的丈夫和慈祥体贴的父亲。
战争年代互相扶持
据程潜的女儿程瑜回忆,程潜每次外出公干后都会带回当地的特色点心。
还会给几个孩子耐心地讲解文学和历史典故,培养他们对读书的兴趣。
对于郭翼青,程潜同样尽全力照顾周到。
1949年5月的长沙局势格外紧张,程潜秘密联系了我党在湖南的地下组织负责人,以白纸黑字明确表示自己愿意促成湖南和平解放。
奈何程潜身份特殊,又时刻处于白崇禧的严密监视之下,权力被严重架空,一不小心就会落入万劫不复之地。
为了避免妻子和孩子受到国民党迫害,程潜将他们送到香港,自己面对未知的危险。
程潜前脚送走妻女免除后顾之忧,后脚就投入到起义的准备工作中去。
实际上,早在北伐战争期间,程潜就是国共合作的积极拥护者,他认可共产党人的能力。
抗日战争期间,程潜对蒋介石用大量兵力打压我党发展感到不满,他认为应当先团结一致抗击日寇入侵。
直到解放战争打响后,腐败透顶的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而我军一路势如破竹。
程潜彻底认识到国民党政权已经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垂死挣扎改变不了历史大势。
如果继续盲目地顺从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势必会给湖南民众带来更大的灾难,这和他救国救民的初衷背道而驰。
![]()
眼下就是悬崖勒马的最好时机,1949年8月4日,程潜联合陈明仁发出《和平通电》宣布以人民利益为重,接受我党领导。
程潜这一深明大义的决定使得湖南得以和平解放,百姓免遭战火荼毒,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
我党给予了程潜极高的礼遇,他8月下旬到北京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时,毛主席、周总理等领导人亲自到车站迎接。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与郭翼青分隔两地,程潜依旧在百忙之中写了名为《寄赠翼青三十生日》的诗为妻子祝寿,字字可见情真意切。
相濡以沫三十余年
正如杜甫诗中所言:家书抵万金,郭翼青看到诗就明白程潜摆脱了国民党的胁迫,在政治上获得了新生,否则信不可能顺利地送到她手中。
她没有丝毫犹豫就带着孩子们回到刚刚成立的新中国,和程潜一家团圆,夫妻俩自此再也没有分开过。
建国后,程潜被赋予了许多重要职务,中央军委副主席、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席、湖南省省长,每一个职位他都做得尽心尽力。
![]()
年事已高的他时常要在北京和湖南之间往返,以高度的责任感为新中国建言献策。
郭翼青在照料程潜饮食起居的同时,亦参与到妇女解放和公益慈善的工作中。
她做主将南京的房产捐赠给国家,程潜非常赞同妻子的做法,甚至顺势就把自家百余亩田地分发给贫苦农民。
程潜夫妇在生活中勤俭节约,帮助家庭困难同志时却不吝惜钱财,出手慷慨大方。
正因如此,中共中央对程潜夫妇关怀备至。
不仅配备了专职厨师和秘书,还有医术精湛的医生每周上门给他们做体检。
谁料程潜自不慎骨折后病来如山倒,肺炎更是久治不愈。
这位跨越时代的杰出爱国名将最终于1968年走完了其波澜壮阔的一生,享年86岁。
![]()
郭翼青忍住悲痛扛起家庭重担,从不打着程潜的名义要求政府特殊照顾。
她坚韧地将女儿们教育成才,让她们勇敢去追求个人理想。
她自己则深居简出过得低调,哪怕卧病在床都不愿意给组织增加负担。
这位顾全大局的爱国将领遗孀于1996年在北京病逝,时年76岁。
阴阳相隔多年的伉俪被合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真正做到了“生同衾,死同穴”。
参考文献:
程潜子女:父亲教会我们生活,《环球人物》(2013年第16期)
文史拾遗丨记毛泽东与程潜、陈明仁的交往,湖南日报,2020-05-16
程潜将军和儿女们轶事,九三学社湖南省委员会,2011-04-08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