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张银行账单静静地躺在我手中,上面的数字让我的手微微颤抖。
老伴走了一年了,他临终前的话还在我耳边回响:"秀文,我把四套房子都留给了志强,你就拿着这八千块钱过日子吧。"
可是今天,当我拿着存折去银行取钱时,柜员递给我的这张账单,却彻底颠覆了我对这一年来所有认知。
![]()
01
秋日的斜阳透过老式居民楼的窗棂,在屋内投下斑驳的光影。
张秀文坐在那把陪伴了她三十多年的藤椅上,手中拿着一张泛黄的存折,眼神有些茫然。
"妈,您又在发什么呆呢?"儿子林志强推门而入,声音里带着几分不耐烦。
张秀文抬起头看了看儿子,那张曾经英俊的脸如今已经有些发福,眼中总是带着一种急躁的神色。
"志强啊,我在想你爸的事。"张秀文轻声说道,"他走了都快一年了,我总觉得..."
"妈,人死不能复生,您就别想这些了。"林志强打断了她的话,"我今天来是想跟您商量个事。"
张秀文看着儿子,心中涌起一阵莫名的不安。
自从老伴林保国去世后,儿子来看她的次数明显增多了,但每次都是为了什么事情,很少像以前那样单纯地来陪陪她。
"什么事?"张秀文问道。
林志强在她对面坐下,清了清嗓子:"妈,您看您一个人住这么大的房子,也不方便,不如搬到我们那边去住?我们家里有客房,您过来也有个照应。"
张秀文摇摇头:"不了,我在这里住惯了,哪里都不想去。"
"可是妈,您一个人住着,万一有个什么事怎么办?"林志强的语气变得有些急切,"而且您现在手头也紧,搬过来还能省点开支。"
听到"手头紧"这三个字,张秀文的心里涌起一阵苦涩。
她想起了老伴临终前的那个夜晚,病房里昏暗的灯光,老伴拉着她的手,虚弱地说:"秀文,我对不起你。房子我都留给志强了,你就拿着这八千块钱过日子吧。"
当时她还安慰老伴说没关系,可是现在想想,八千块钱在这个物价飞涨的年代,又能维持多久呢?
"志强,我不去你们那里住。"张秀文的语气变得坚定起来,"我要在这里守着你爸留下的回忆。"
林志强脸色一沉:"妈,您这是何必呢?爸都走了,您还守着这些破家具干什么?"
"这些不是破家具!"张秀文的声音突然提高了,"这是我和你爸一起生活了几十年的见证!"
看到母亲情绪激动,林志强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赶紧缓和语气:"妈,我不是那个意思。我只是担心您一个人住不安全。"
张秀文深深地看了儿子一眼,心中涌起一种说不出的失望。
这个她辛苦养大的儿子,什么时候变得这样急功近利?
02
夜深了,张秀文独自坐在客厅里,手中握着那张存折。
存折上的数字很简单:8000元。
这是老伴留给她的全部家当。
她想起了和老伴林保国刚结婚时的日子,那时候他们住在一间不到二十平米的小屋里,家具简陋得可怜,但是两个人却过得很开心。
后来保国做生意赚了钱,他们搬进了这套一百多平米的房子,又陆续买了其他几套房产。
张秀文一直以为,这些房产是他们夫妻共同的财产。
可是临终前,保国却告诉她,所有的房产证上都只写了他一个人的名字,现在全部留给了儿子。
"为什么?"当时她问保国。
保国虚弱地看着她:"志强是我们的儿子,他需要这些房子。你一个女人,要房子干什么?"
张秀文当时没有争辩,她觉得反正儿子有了房子,自己也算是有了保障。
可是现在,看着儿子今天的表现,她心中涌起了一种不祥的预感。
第二天一早,张秀文决定去银行查看一下自己的存款情况。
银行里人不多,柜员是个年轻的姑娘,看起来很和善。
"大妈,您要办什么业务?"柜员问道。
"我想查查我的存款。"张秀文递过存折。
柜员接过存折,在电脑上操作了几下,然后抬起头看着她:"大妈,您这个账户最近一年没有任何变动,余额还是8000元。"
张秀文点点头:"我知道,我想取点钱出来。"
"您要取多少?"
"取一千吧。"
柜员又在电脑上操作了一会儿,然后递给张秀文一张回执单:"大妈,您的钱已经取好了,这是您的账户明细。"
张秀文接过回执单,随意地扫了一眼,正准备放进包里,突然她的目光停住了。
回执单上显示的不仅仅是今天的取款记录,还有过去一年的所有交易明细。
她看到了一笔笔的进账记录,金额都不大,有三百的,有五百的,有八百的,加起来竟然有好几万。
"这...这是怎么回事?"张秀文拿着回执单,声音有些颤抖。
柜员看了一眼:"大妈,这些都是转入您账户的钱啊。您看这个付款方,都是同一个账户转过来的。"
张秀文仔细看了看那个付款账户的户名,心中一震。
户名写着:林保国。
![]()
03
张秀文拿着那张回执单,感觉整个世界都在旋转。
林保国,那是她已经去世一年的老伴的名字。
可是死人怎么可能往她的账户里转钱?
"姑娘,这个账户的主人已经去世一年了,怎么还能转账?"张秀文指着回执单问柜员。
柜员仔细查看了一下电脑,然后说道:"大妈,这个账户确实还在正常使用。可能是家属在代为管理?"
张秀文摇摇头:"不可能,我老伴去世后,所有的银行卡都被我儿子收走了。"
柜员有些为难:"那我也不太清楚了。您可以拿着这些材料去找银行的客户经理咨询一下。"
张秀文谢过柜员,颤抖着双手走出了银行。
秋风吹过,她感到一阵彻骨的寒意。
回到家里,张秀文把那张回执单摊在桌子上,一笔一笔地仔细查看。
第一笔转账是在老伴去世后的第三个月,金额是500元。
第二笔是第四个月,金额是300元。
之后几乎每个月都有一到两笔转账,金额从几百到上千不等。
最近的一笔转账就在上周,金额是800元。
张秀文越看越觉得奇怪。
这些钱是从哪里来的?又是谁在转给她?
如果真的是老伴的账户在转账,那么是谁在操作?
儿子林志强?
可是他从来没有跟她提过这件事。
而且,如果儿子知道这些钱的存在,为什么今天还要劝她搬去他家住,还说她手头紧?
张秀文感到一种深深的困惑和不安。
她决定给儿子打个电话问清楚。
电话响了很久才接通。
"妈,什么事?"林志强的声音听起来有些不耐烦。
"志强,我想问你个事。"张秀文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一些,"你爸的银行卡是不是都在你那里?"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下,然后林志强说:"是啊,怎么了?"
"那你有没有用你爸的卡往我账户里转过钱?"
又是一阵沉默。
"没有啊,妈,您怎么会这么问?"林志强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紧张。
张秀文看着手中的回执单,心中的疑惑更加深了。
如果儿子说的是真话,那么这些钱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04
张秀文决定亲自去找银行的客户经理弄清楚这件事。
第二天上午,她来到银行,要求见客户经理。
客户经理是个中年男人,看起来很专业的样子。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您的?"客户经理客气地问道。
张秀文把回执单递给他:"我想了解一下这些转账记录。"
客户经理仔细查看了回执单,然后在电脑上查询了一番。
"您是张秀文女士对吧?"他确认道。
"是的。"
"这些转账确实都来自林保国先生的账户。"客户经理说,"不过我需要核实一下林先生的身份信息。"
张秀文的心跳加快了:"林保国是我老伴,他已经去世一年了。"
客户经理愣了一下:"去世了?那这些转账..."
"这正是我想弄清楚的事情。"张秀文说,"死人怎么能转账?"
客户经理皱起眉头,在电脑上操作了一会儿:"张女士,根据我们的记录,林保国先生的账户确实还在正常使用。最近一次登录是昨天晚上。"
张秀文感到一阵眩晕:"昨天晚上?"
"是的。"客户经理肯定地说,"而且这个账户绑定的手机号码也一直在正常使用。"
张秀文突然想起什么:"那个手机号码是多少?"
客户经理报出了一个号码。
张秀文听了,心中一震。
那正是老伴生前使用的手机号码。
"不可能!"张秀文几乎是喊了出来,"我老伴去世后,那个手机卡早就停机了!"
客户经理看着她,眼中流露出同情的神色:"张女士,您是不是记错了?根据我们的记录,这个手机号码一直在正常使用。"
张秀文感到整个世界都在崩塌。
她想起了老伴的葬礼,想起了那个被埋在土里的棺材,想起了儿子收走的所有银行卡和证件。
可是现在,所有的证据都在告诉她,她的老伴似乎还"活着"。
"我...我需要冷静一下。"张秀文站起身,摇摇晃晃地走出了银行。
外面的阳光很刺眼,她感到一阵头晕目眩。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是她记错了什么,还是有人在刻意隐瞒什么?
张秀文想起了儿子昨天在电话里的紧张语气,心中涌起一种不祥的预感。
她决定回家仔细查看老伴留下的所有物品,看看能不能找到什么线索。
![]()
05
回到家里,张秀文开始翻找老伴的遗物。
老伴的衣物早就被儿子收走了,说是要捐给慈善机构。
书柜里还留着一些书籍和文件,张秀文一样一样地仔细查看。
在一个不起眼的文件夹里,她找到了一些银行的相关资料。
其中有一份资料让她特别注意,那是一份自动转账的申请表,上面清楚地写着:每月定期向张秀文账户转账不少于500元,直至账户余额不足。
申请表上的签名确实是老伴的字迹,日期是老伴去世前的一个月。
张秀文仔细看着这份申请表,心中五味杂陈。
原来老伴并没有只留给她8000元,而是设置了自动转账,要持续照顾她的生活。
可是为什么儿子从来没有跟她提过这件事?
她继续翻找,又发现了几张银行卡的复印件。
这些银行卡她从来没有见过,卡号和她从儿子那里了解到的完全不同。
张秀文突然意识到,也许老伴并没有把所有的银行卡都告诉儿子。
她拿起电话,拨通了银行的客服热线。
"您好,我想查询一下我老伴的银行卡余额。"
客服人员要求她提供相关信息,张秀文按照复印件上的信息一一提供。
"请稍等,我帮您查询一下。"
几分钟后,客服人员的声音再次响起:"您好,这张卡的当前余额是32万元。"
张秀文差点拿不住电话:"多少?"
"32万元。"客服人员确认道。
张秀文感到一阵眩晕。
32万元!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她又查询了其他几张卡,发现每张卡里都有不少钱。
加起来,老伴留下的现金资产远远超过她的想象。
可是为什么儿子说老伴只留下了那四套房子和8000元现金?
为什么儿子要隐瞒这些银行卡的存在?
张秀文想起了儿子最近频繁来访的异常行为,想起了他劝自己搬家的急切态度,心中涌起一种恐惧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