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赘述文章结尾
那年冬天,北京的夜格外冷。
京剧团排练厅外头是一地薄雪,汽灯亮了一整夜。
排练厅里坐着一个裹着军大衣的男人,戴着厚眼镜,正一笔一画地改剧本。
有人看见他泡着隔夜的茶水在砚台里化墨,手边是一碟花生米。
![]()
他不是别人,是汪曾祺。
那时候的汪曾祺,刚从张家口“下放”回来。
之前他在那边种土豆,还用萝卜雕花。
据说他能把马铃薯雕成牡丹,苦中也不忘“作乐”。
![]()
可这次不一样,他手上拿的不是刀,是笔。
要写的,也不是小桥流水,是样板戏《沙家浜》。
这事儿说起来有点反差。
汪曾祺被很多人叫做“写菌子的大师”。
![]()
他的小说里光是描写食材的词就比别人整篇文章还多。
他爱写昆明的雨,爱写北京的胡同,爱写高邮的河。
他的散文温润,像陈年的普洱。
不吵不闹,却能让人记住。
![]()
但偏偏就是这样一个写生活趣味的老文人,参与了样板戏的创作。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得从更早的时候说起。
1939年,汪曾祺考入西南联大。
![]()
那是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搬了三次校才落脚昆明。
汪曾祺带着一个蓝布包,走进了那座临时搭建的大学。
他听闻一多讲《楚辞》,上冯友兰的哲学课,后来都成了他写作的“底子”。
不过他也常“逃课”,不是去茶馆写诗,就是在街头写小说。
![]()
体育课旷了,英语考试忘了,成了出名的“补考大户”。
可就是在那种“散漫”中,他写出了《小学校的钟声》《鸡鸭名家》。
沈从文看了他的文章,说了句:“记下来了。”从此,他成了沈从文的学生。
两人不常说话,但来往频繁。
![]()
沈从文的书桌上,常放着没喝完的普洱茶和随手画的小画。
汪曾祺从那儿学到了一个道理:文字不能只写远方,更要写人间。
后来进了北京京剧团,是因为单位调动。
他起初并不习惯那里的节奏。
![]()
排练厅总是吵,创作组里意见也多。
那时候的文艺创作讲“三突出”,什么都要为“主题”服务。
但汪曾祺坚持:即使是革命戏,也不能没有“人情味”。
《沙家浜》原本叫《芦荡火种》,是根据抗战时期阳澄湖新四军伤员的真实故事改编的。
![]()
这个题材早在50年代就有人写过,最初是沪剧。
到了60年代末,中央点名要把它改成京剧样板戏。
那时,样板戏是“文艺的顶峰”,每一个字都要斟酌。
汪曾祺加入的时候,剧本已经有了雏形。
![]()
但他觉得不够。
他加了环境描写,加了市井对白,还坚持要写芦苇荡的月色。
有人提醒他:“这个时候,得注意主题,你懂的。
他没吭声,只在剧本上写了一句:“风声紧,雨意浓,天低云暗。”这十八个字,后来成了《沙家浜》最有名的一句唱词。
一次深夜排练散场,有人看见他一个人坐在台口发呆。
问他在想什么,他说:“我写郭建光夜奔的时候,脑子里老是林冲。”这不是玩笑。
他当真是把传统戏曲里的意境,硬是嵌进了样板戏里。
1970年,国庆观礼。
汪曾祺也在天安门城楼上。
他戴着眼镜,站在人群里,听着《沙家浜》的音乐响起。
他没说话。
有人记得他那天只说了一句:“如果思想的顶峰是毛主席,那戏剧的顶峰就是样板戏。
这话,后来被很多人引用。
但他说得挺平静。
他不是那种会高声呐喊的作家,不在大场面抒情。
他更像一个在城市边角写菌子和鸭蛋的人。
但在那个特殊年代,他用自己的方式,留下了一点东西。
他晚年写过一篇文章,讲《沙家浜》的剧本创作。
他只轻描淡写提了一句:“设计芦苇荡布景时,脑子里是沈从文写的湘西河汊。”就是这句,把整个过程的分量拉了回来。
1964年,《沙家浜》正式上演。
那年年底,剧团在北京演了二十多场,场场爆满。
到了1970年,样板戏成为全国文艺的主流,《沙家浜》也成了其中的代表作之一。
但没人知道,那个在后台改唱词的老头,后来再也没写过剧本。
他回去写小说了,继续写北京的修鞋匠,写昆明的菌子,写高邮的老河道。
再也没人叫他“剧作家”。
- 参考资料:
- 崔左夫,《血染着的姓名》,上海文艺出版社,1958年。
- 刘飞,《火种:新四军阳澄湖抗战纪实》,人民出版社,1961年。
- 张炯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评·现代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
- 汪曾祺,《关于〈沙家浜〉》,载《汪曾祺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
- 中国国家京剧院编,《样板戏资料汇编》,文化艺术出版社,1983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