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国式现代化・榆林实践 | 神木市:民生为本绘新景 城市提质焕新

0
分享至

晨光初露,在神木市滨河新区杨业公园的环湖步道上,市民们或慢跑或健走,尽情享受城市“绿肺”的清新空气。这座麟州古城,正以民生改善与城市建设的“双轮”驱动,绘就宜居宜业的幸福画卷。



“以前想要锻炼要到很远的地方,现在家门口就有这么漂亮的公园,每天跑几圈,整个人都神清气爽。”正在跑步的市民李强感慨道。

在公园一角,两位市民正在打乒乓,白色小球在台上来回飞舞。“政府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健身设施,现在每天都要和老朋友们来这儿打上几局,既锻炼了身体,又增进了感情。”刚打完球的王大爷一边擦汗一边笑着说。

这只是神木市大力推进民生改善与城市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神木市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城市建设与民生实事深度融合,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市民。

便民交通触手可及 绿色出行蔚然成风

神木市持续构建现代化、多层次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让“出行更便捷”成为市民可感可及的日常体验。如今,一批新能源公交车穿梭于城区大街小巷,不仅成为流动的城市风景,更以其安静、平稳、零排放的特性,提升着市民的出行品质。公交线路持续优化,覆盖了更多居民区、学校、商圈和办公区域,“出门有公交”已成为神木人通勤、购物、就医的重要依靠。


绿色低碳的出行方式在神木悄然成风。该市建成并不断扩展完善覆盖城区的自行车运行网络,投入使用的公共单车和电单车深受市民,特别是年轻人的欢迎。扫码取车、随处停放,有效打通了市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清晨或傍晚,总能看到人们骑着单车穿梭而过,通勤、健身、休闲两不误,“骑公共单车”已从单纯的交通方式转变为一种健康时尚的生活态度。

从新能源公交车到公共单车,神木市把硬件投入与智慧管理相结合,构建起高效衔接、选择多样、绿色低碳的城市出行系统。越来越密的便民交通网络,不仅畅通了城市“血脉”,更承载着神木市民迈向更便捷、更健康、更美好的生活。

城市品质持续提升 市民出行更加方便

华灯初上,神木市的夜景逐渐绽放光彩。现代化楼宇披上璀璨的灯光外衣,纵横交错的道路网络被路灯点亮,宛如一条条流光溢彩的丝带,将城市编织成一幅动人的画卷。

“现在的神木越来越美,我常常晚上带着孩子出来走走,用手机拍下漂亮的街景,发到朋友圈里好多朋友点赞!”正在拍摄夜景的市民刘霞笑着说。


城市品质的提升,远不止于华美的夜景。神木市持续推进街区微改造、老旧小区提升,一大批街心公园、街头绿地、景观小品嵌入市民日常生活角落,“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成为越来越多居民的生活常态。同时,城区主干道、人行道提升工程等接连实施,让市民出行更舒适、更安全。智慧城市建设也在悄然提速,智能停车、垃圾分类智慧管理、社区安防系统等数字化手段,让城市治理更加精细高效。

从宏大震撼的城市天际线,到细致入微的街角景观;从四通八达的路网升级,到温暖便民的社区更新——神木市正以实实在在的建设成效,书写着一份厚重而温暖的民生答卷。这座蓬勃发展的城市,正在用它可见、可触、可感的日新月异,讲述着高质量发展与高品质生活相互成就的生动故事。

民生温度持续升温 幸福生活成色更足

城市建设日臻完善,一个个公园广场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每天清晨和傍晚,各大广场上都能看到锻炼身体的人们。太极拳、健身操、广场舞……不同年龄段的市民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丰富多彩的健身活动成为一道亮丽的城市风景线。


近年来,神木市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杨业公园的跑步道到公园一角的乒乓球台,从璀璨的城市夜景到便捷的公共交通,每一项举措都传递着城市的温度。

“城市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让人民生活得更美好。”未来,神木市将继续聚焦群众需求,不断提升城市品质,让神木更加宜居、宜业、宜游。

文/记者 宋艳霞 图 /记者 延杨红 常旭峰摄

编辑 谢婷 校对 叶蕊 责编 李治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榆林传媒中心 incentive-icons
榆林传媒中心
榆林传媒中心
13859文章数 403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