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陕公大学堂”系列公益讲座2025年第三期暨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光华求知讲堂在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行政学院)举办。本期活动特邀中国人民大学求是书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严金明教授进行了《中国式现代化与新质生产力发展》专题讲座。
![]()
讲座伊始,严金明教授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成就与新形势,讲解了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通过数据和案例阐述近年来中国在经济、民生、生态环境等诸多领域取得的重大成果。“在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面临着诸多新形势。”严金明教授指出,当前国际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发展步入“高质量”、人口发展步入“转换期”、城镇化迈向“稳定期”等,都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接着,严金明教授讲解了科学认识与系统把握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性。他通过“为什么”“什么是”“如何发展”三方面阐述了如何认识与把握新质生产力。他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深刻认识到,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随后,严金明教授着重探讨了如何以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他指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内在统一。发展新质生产力是破解人口规模巨大难题的“金钥匙”、实现“共同富裕”的“助推器”、推进“两个文明协调”的“连接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转换阀”、保障“和平发展”的“压舱石”。“十五五”时期是迈向新征程的关键跨越期,为此严金明教授详细介绍了“十五五”时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十大战略任务。
最后,严金明教授作出总结,他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全局的战略抉择,也是“十五五”时期的关键突破口。“它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场深刻的生产力变革,必然要求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深刻调整。”严金明说。
据了解,“陕公大学堂”邀请中国人民大学知名专家学者“送课上门”,是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陕公精神血脉的重要载体。系列专题讲座内容紧扣时代主题,结合地方实际需求,内容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指导意义,为更好地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提供支撑。
红星新闻记者 王俊峰 摄影报道
编辑 成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