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当运-20运输机群搭载全副武装的空降兵掠过朱日和训练场上空时,新型翼伞如云朵般绽开,重装战车紧随其后精准投送。
这一幕标志着中国空降兵已从75年前的“一人一伞一枪”轻装模式,蜕变为具备全域突击能力的“空中合成军”。作为中国唯一的空降兵军,这支约3.5万人的精锐力量下辖10个旅级单位,包括空降突击旅、特种作战旅和航空运输旅,其作战效能远超传统规模衡量的范畴。
空降兵以前可不就是轻武器嘛,下了飞机,地面上全靠两条腿跑,1990年代那会儿,一身装备也就步枪手雷,想进到纵深地带碰上大家伙根本没法打,装备空投更是想都别想,重型战车什么的只在图纸上看过。
后来就不一样了,ZBD-03战车还有120毫米迫榴炮这些大家伙,直接连人带车塞进飞机,重型降落伞一开,几台装备跟着人一块儿就下去了,人和装备同时着陆,这种玩法是2002年技术有了大突破才搞定的,重装空投实现了,空降兵一下子就成了机械化部队,战斗力拉开了一大截,新世纪运-20运输机和歼-20隐身护航机一上来,空降兵24到48小时就能飞到全国任何一个地方,速度完全是两个概念。
兵种原来也是各管一摊,现在侦察、导弹、防化全都揉在一起,变成了模块化的单位,之前搞过一个叫“红剑-2018”的演习,合成营直接就玩空地一体化突击,天上电磁干扰那么强,任务照样完成,一个营的作战效能能顶过去一个师的水平,这种合成部队,任务需要什么就组合什么,灵活得很,不管是后方突击还是岛屿控制,什么任务都能接。
救灾现场也少不了空降兵,汶川地震那次,著名的“十五勇士”,在五千米高空,地面没引导,气象没资料,就那么直接跳进了茂县,硬是给灾区开出一条生命通道,到了2024年抗洪,空降兵用无人机投送救生装备,上千群众六个小时就安全转移了,投送能力全天候,全地形,这就是国家的应急力量,关键时刻靠得住。
中国空降兵的路子和别人不大一样,有些国家追求数量,咱们这边更看重质量,效能才是硬道理,在重装空投、信息化指挥这些方面,已经走在了前面,俄罗斯的军事圈都评价说,中国空降兵的规模可能不是最大的,可体系作战能力非常强,连美俄都得认真看待。
前面的路还得继续闯,装备到了高原缺氧的地方还得适应,指挥效率靠智能算法还能再提升,高空翼伞、双人伞这些新装备也开始用了,目标就是万米伞降、智能侦察,上甘岭那股精神一直都在,现在是靠着现代化的装备守护这片天空。
参考资料:
《解放军报》
《中国青年报》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