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守望乡村二十余载,她书写乡村教育者的“不平凡”

0
分享至

在第41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向全社会公开发布。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良田中学教师秦春娟光荣入选。扎根乡村教育二十余载,她书写着乡村教育者的“不平凡”——


在宁夏银川金凤区良田镇,提起秦春娟老师,当地村民总会竖起大拇指:“秦老师是我们良田镇的好老师!”


秦春娟扎根农村教育二十一载,始终坚守教学一线,爱岗敬业、爱生如子,以精益求精的态度追求教育教学的卓越,为乡村教育事业倾注心血。她先后荣获“宁夏最美乡村教师”“塞上名师”“全国优秀教师”等称号,斩获全国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辅导学生摘得全国信息学竞赛一等奖,赢得了学生爱戴、家长赞誉、同行认可、领导肯定。这些荣誉不仅见证着她四季耕耘的足迹,更为她在乡村教育领域赢得了比金杯银杯更珍贵的口碑。

坚守初心 青春无悔育桃李


课堂上,秦老师为学生答疑解惑(央广网记者 李畅 摄)

2004年,秦春娟来到银川市金凤区良田中学任教。这所移民吊庄学校的学生多来自宁夏南部山区,一方面,家长们对教育寄予厚望,另一方面,孩子们的学习基础却普遍薄弱。面对这样的校情学情,她深知唯有踏实耕耘才能收获改变。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当“副课老师”担任班主任这一做法被普遍质疑时,秦春娟用行动证明——无论教授什么学科,只要用心,就能走进学生内心。

白天,她和孩子们一起重学初中课程,只为更好地辅导;夜晚,她又挨个到宿舍给远离父母的孩子盖被子,与胆怯的学生谈心鼓劲;周末,她还把学习困难的孩子带回家单独辅导;中考期间,为父母在外务工的学生买盒饭、订宾馆,守在考场外全程陪伴。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带的2015届、2018届、2021届、2024届四届毕业生,全部考上高中。学生们亲切地称她“全能秦妈”,说:“秦老师每天‘早七晚十’陪着我们,比妈妈还像妈妈,”连她的儿子都说:“大家叫秦妈,我也叫秦妈。我觉得给我妈当学生比当儿子好!”秦春娟用满腔的爱心,赢得了学生和家长发自内心的尊重。

秦老师的学生田某某是她担任班主任后的首届毕业生。田同学的父母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家庭负担重,只希望他初中毕业就打工。2012年初见时,田同学黑黑小小的、连鼻涕都擦不干净,却透着一股机灵劲儿。秦春娟鼓励他:“知识能改变命运,认真学,路会越走越宽。”课堂上,她多提问;课后,她多关注,发现他走神就及时提醒,考试后帮他分析试卷、针对性辅导。渐渐地,田同学从中等生逐渐成为优秀生,最终以690分获宁夏农村中学第一名,顺利考上高中;三年后,他又以656分考入复旦大学8年本博连读临床医学专业。得知他家境困难,靠助学贷款交完学费后无力负担后续学业开支,秦春娟拿出一个月工资买了笔记本电脑送给他。如今在上海某医院实习的田同学感慨道:“谢谢秦妈,如果没有您初中时为我打下坚实基础,如果没有您一直鼓励我,我不会有今天,或许连高中都考不上,是您改变了我的命运!”

当地农民郭某家的四个孩子都曾是秦春娟的学生。如今,老大考取教师事业编,成为银川某中学的历史老师;老二、老三分别考入吉林大学和宁夏医科大学;老四正在读高中。2024年教师节前夕,他们专程回母校献花,紧紧拥抱秦老师说:“秦妈,您是我们的榜样,我们全家都感谢您!”

凭借突出的带班成绩,秦老师也收到了来自城里学校的邀请,但她毅然选择留下,“没有什么工作比改变学生命运更有意义,农村孩子更需要指引。”

潜心教学 硕果累累筑匠心


秦老师为学生们授课(央广网记者 李畅 摄)

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是每一个教师必备的道德品质。秦春娟是信息技术教师,在她看来,这门被不少人视为“小学科”的课程,在建设智慧课堂、发展数字教育中大有可为。秦老师潜心研究教材,探索适合农村孩子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开拓视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搭起科技创新的舞台。

2004年她到校时,学校仅有五六台办公电脑,尚未开设信息技术课。一年后,农村远程教育项目落地,学校建成第一间计算机教室,她成为学校首位信息技术教师。通过平时信息技术课的观察,秦春娟老师发现农村的孩子对科技方面非常感兴趣,只是没有机会接触和学习。于是,秦老师自费购置了一套积木机器人套装,供学生学习了解相关知识,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2010年秦老师迎来了第一次挑战,“我们农村的孩子能不能去参加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呢?”这个想法在当时格外大胆。对于城里学生而言,这项比赛的难度都很大,更何况是农村学生?秦老师想:“考一次,我们找找差距,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在哪,就知道了努力的方向。”她从年级里挑选出5名对比赛感兴趣的学生,利用午休和周末时间为他们辅导。她先深入钻研竞赛知识,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还为每人垫付了100元报名费。最终,4名学生获得自治区级奖项,1名学生斩获全国一等奖(当年宁夏仅两人获此殊荣)。这次比赛极大提振了乡村中小学校师生的信心,让大家坚信:“只要肯努力,在哪里都能出成绩”。

2014年,银川市科协向学校乡村少年宫捐赠机器人设备,秦春娟激动地说:“农村娃终于能上机器人课了”。由于设备有限,她便从组建兴趣小组入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2016年,她带领2名学生参加机器人竞赛,从市赛第一到区赛第一,最终获得全国银牌。

为把课教出特色,她积极参加优质课比赛,先后获得10次区级一等奖、2次全国一等奖,从一名普通教师逐步成长为“金凤名师”“凤城名师”“塞上名师”。她依托县市区三级名师工作室,帮助十几名青年教师成长为市级骨干教师,并辅导他们在各类比赛中斩获佳绩。

乡村教育的本质,是向爱、善与智慧的引领与奔赴。秦春娟以虔诚的教育态度、忠诚的职业灵魂,始终践行着“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标准。

来源 |综合自新华网、央广网网站,育见新闻视频号

2025年“最美教师”

更多教育信息

关注微言教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微言教育 incentive-icons
微言教育
教育部新闻办公室官方账号
12699文章数 23954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