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巩留县最权威的信息发布平台

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9月19日讯(本报记者 庄然 新疆日报记者 邹懿)秋日,新疆。天山脚下的三文鱼养殖基地波光粼粼,一条条肥美的鱼儿在网箱中翻滚跳跃。工人们正忙碌地进行捕鱼作业,他们拉动渔网将鱼聚拢,通过大口径吸鱼泵将鱼吸入清洗罐进行降温。
![]()
这些产自天山冰川雪水的三文鱼在出水2小时内即进入初加工车间,进行去内脏、清洗、遴选、分级、打包等一系列标准化作业,随后被迅速装箱、装入冷链车,跨越数千公里,出现在福建等沿海省市居民的餐桌上。
9月15日起,新疆日报社(集团)邀请全国省级媒体共同开展“走进美丽新疆”全媒体采风活动。9月18日,采访团走进伊犁州巩留县,看看戈壁滩上如何养出三文鱼。
![]()
“源自天山雪水,年平均水温12℃,水质清澈冷凉,富含溶解氧。”天蕴渔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包世超手捧活蹦乱跳的三文鱼眯着眼笑着说,“三年自然慢养方式,全程不用药,使三文鱼口感鲜香、甜美。”
福建援疆工作队的持续助力与科学引导,为新疆三文鱼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自2014年起,在福建援疆工作队的协助下,首批优质虹鳟发眼卵成功从北美、丹麦等地引入至新疆,使三文鱼在这片拥有天山冰川雪融水的独特环境中“安了新家”。
眼下,全疆三文鱼产业正蓬勃发展。
![]()
据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发布的数据,2025年上半年,全区水产品总产量达7.48万吨,同比增长6.49%,三文鱼产量增幅同比增长三成以上。其中,伊犁州三文鱼产量达4117吨,同比增长47.4%,成为推动全疆三文鱼产量提升的新兴驱动力。
天山三文鱼不仅“游”入了福建百姓的餐桌,更游出了一条内陆渔业发展的新路子。
来源:新福建
巩留零距离巩留好地方
举报(投稿)邮箱
3211156009@qq.com
投稿电话
0999-5620506
举报电话
0999-5628232
●编辑 张 静 江饿勒
●责编 朱 婷 袁 叶
● 审核 唐 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