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按:本文编译自里亚博夫·基里尔于2025年9月25日发布在《军事评论》网站上的题为《为PLA空军和海军提供的攻击-11无人机》的文章,部分内容有删改。 此文中有大量情况与事实不符的地方,请各位读者自行甄别。编译此文,只为参考,同时向大家提供外媒的看法,并不代表译者同意或者证实其观点与消息。 由于译者水平不足,文章中可能出现的错误请各位读者多加指正。
![]()
2019年阅兵式上的攻击-11无人机。
近年来,PLA一直在积极研发重型作战无人机。例如,几年前,“攻击-11”侦察攻击无人机已在PLA空军中服役。同时,这款无人机也引起了PLA海军的兴趣,并研发了舰载型号。
至少从2000年代末开始,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AVIC)的中国飞机制造商洪都航空工业集团(HAIG)就一直在研发一种新型重型飞翼无人机。该产品最初计划用于PLA空军(PLAAF),用于执行侦察和打击地面及海上目标的任务。这个前景光明的项目后来被命名为“攻击-11”,并得到了“利剑”的绰号。这些名称一直沿用到该机正式服役。
2010年代初,洪都航空工业集团制造了一架无人机原型机并开始飞行测试。该机的首飞不晚于2013年11月完成。此后,这款无人机在空中飞行的业余视频片段才开始在网络上流传。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各种测试仍在继续,但该机的详细信息尚未对外界公布。
2019年10月1日,在北京举行的国庆阅兵式上多款新型武器正式亮相,其中包括最先进的“攻击-11”无人机。该机与其他无人机一起,搭载在运输车上参加了阅兵式。
![]()
2021年珠海航展上的攻击-11。
2021年1月,中国媒体爆出“攻击-11”无人机研制完成的消息。另据报道,该机近期已正式入列PLA空军。虽然尚未透露更多细节,但人们早已预料到它即将亮相。同年4月,中航工业发布了一段庆祝中国航空工业成立70周年的视频,展示了包括“攻击-11”无人机在内的众多现代化先进技术模型。不过,这次视频仅使用了电脑动画,并未有实机出镜。9月,“攻击-11”再次亮相公开活动,该无人机的全尺寸模型在2021年中国航展上展出。模型的设计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该无人机的一些特性和性能。此外,官方还披露了一些有关该项目的新信息。
早在2019年“攻击-11”首次正式亮相后,有关其前景的理论和评估就出现了。国外猜测这种无人机是为空军设计的,同时还可能正在开发海军使用的改进型号。几年后,这一理论得到证实。
在2021年中国航展上,洪都公司发布了一段引人入胜的视频,透露了其部分计划。此次公布的视频展示了“攻击-11”无人机的舰载版本及其飞行和作战操作。在视频中,“攻击-11”无人机的载体是当时正在研发的076型先进通用两栖攻击舰。几架无人机从076型两栖攻击舰上起飞,到达指定区域,并发射巡航导弹。
后来,新的图片资料陆续发布。例如,中国杂志《现代兵器》在其2022年2月刊的封面上刊登了一艘076型两栖攻击舰的甲板上搭载有“攻击-11”和WJ-700无人机。随后,洪都集团发布了一段新的动画,展示了重型攻击无人机与歼-20战斗机编队协同作战。
![]()
两栖攻击舰搭载“攻击-11”的示意图。
据称,“攻击-11”舰载型号的研发工作持续到2022-2023年,洪都集团制造了一架无人机原型机并将其送去测试。2023年11月,一张原型机的新照片出现在中国网站上。尽管照片质量不佳,但有理论认为该无人机的舰载型号已经开始飞行测试。
直到2025年3月,才出现了首张舰载型“攻击-11”的飞行视频。原型机在有限的高度飞行,并进行了简单的机动。所有这些可能表明其处于测试的初始阶段,并正在开发其最基本的功能和能力。
2025年9月3日,纪念二战胜利80周年阅兵式在北京举行,机械化阅兵方队中展示了多架现代无人机,其中包括“攻击-11”的基础型或舰载型。
据官方报道,“攻击-11”无人机的基础型号已于2020-2021年投入PLA空军服役。洪都集团可能已开始批量生产该型机,其中一些飞机已交付给作战部队。然而,官方目前尚未公布有关“攻击-11”生产或交付的细节,其服役后的作战行动也缺乏相关信息披露。
此外,“攻击-11”的舰载型号具有许多独特的功能。该机已研发多年,据信它最近已进入飞行测试阶段。据推测,舰载型“攻击-11”就是9月初阅兵式上展示的无人机。
对中国而言,公开展示这项新技术可能标志着舰载型“攻击-11”开发和测试过程的完成。舰载型“攻击-11”可能已经通过测试,甚至开始在海军服役。洪都集团也可能开始批量生产该机以满足PLA海军舰队的需求。
关于舰载型“攻击-11”的报道提到了两种类型的航母:003型航空母舰和未来的076型两栖攻击舰。中国工业界和海军目前正在对最新的003型航空母舰进行测试。重型无人机可能会在某个时候加入到这些测试中。076型两栖攻击舰的首舰目前仍然处于建造阶段,这艘战舰尚不具备接收飞机的能力。
“攻击-11”是一款重型隐身无人机,其主要用途为执行侦察任务并攻击陆地和海上的各种目标。该机采用了隐身技术和其他先进解决方案,以提高性能和整体效能。
![]()
参加2025年阅兵式的“攻击-11”无人机。
陆基和舰载两种型号的“攻击-11”均采用飞翼设计。该设计大量使用塑料和/或复合材料来减少雷达信号。这些材料还能改善空气动力学性能并降低空气阻力。
该无人机采用后掠翼设计,在中部设计有轻度突起的机身,发动机进气口位于机头的翼尖上方。该机的后机身呈楔形,发动机喷口位于其上方。无人机的机身底部设有一组舱门,用于安装起落架和有效载荷。
“攻击-11”的总长度和翼展在12至14米之间,起飞重量估计为10吨,有效载荷约为2吨。
“攻击-11”使用一台未知类型的涡喷或涡扇发动机作为动力来源。该机独特的外观表明其飞行速度为亚音速,并可估算所需的发动机参数。其飞行高度的上限或航程尚不清楚。
“攻击-11”的舰载型与陆基型无人机的设计非常相似,但预计将具有一些独特之处:例如,舰载型需要增强型机身以适应短距起降的压力,并配备着舰用的尾钩。此外,舰载型的设计必须能够抵御海洋气候的特殊因素。
目前缺乏关于“攻击-11”无人机机载设备的精确信息。预计“攻击-11”将配备高度自动化的自动驾驶仪。此外,还提到了它能够与其他无人机以“集群”模式协同作战,或作为有人驾驶飞机的“忠实僚机”。所有这些需求都对“攻击-11”的机载电子设备、通信设备和其他设备提出了特殊要求。该机的舰载型号将配备一些海上作战所需的设备。
“攻击-11”无人机可能会配备雷达和/或光电监视侦察系统。这些系统将使飞机能够搜索空中和地面目标,向其他作战单位提供目标指示,或独立执行打击任务。
![]()
PLA最新公开的新型无人机。
“攻击-11”设计有两个内部有效载荷舱,位于该机翼身融合体的中央,发动机舱的两侧。每个载荷舱的长度约3米。该无人机将能够携带现代空对地制导武器,其打击空中目标的能力尚不确定。“攻击-11”的机载系统可能包含一个独立的控制站。它可以安装在一个适合安装在车辆底盘上的方舱中。此外,该无人机将能够由最新的战术飞机控制。这将需要一些新的仪器和软件。
因此,中国工业界持续研发复杂的无人机项目,并不断取得新的成果。几年前,这项工作的成果是“攻击-11”重型无人机。该无人机已入列空军,随后开始研制舰载型。
“攻击-11”项目表明,中国企业有能力制造各种类型的现代化无人机,以满足各军种的需求。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将能够获得这种类型的无人机,并赋予其新的作战能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