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作要结合实际(随笔)
作者/陈瑞
【作家/诗人风采】
![]()
★陈瑞,网名:二妹,湖北省丹江口市人,个体工商户,文学爱好者,闲暇时喜欢抒写心中的感发。
![]()
【作家/诗人作品】
写作要结合实际(随笔)
陈瑞(湖北)
近日,浏览了两篇网文,对文中的描述,我思来想去,觉得是脱离了生活,让人不免质疑。这两篇文都是小说体裁,不免会有虚构的东西,但是,再虚构,也要来结合实际的呀!
第一篇文是一位名作家老师写的,写了一个修车铺修车人的故事。先不说故事内容是否吸引人,只是第一段第一句:“巷口拐角处,张师傅的修车铺已经开了三十八年”的这句话,就让我大为不解了。三十八年是啥概念呢?这时间也够长了的吧?而且又是在京城。这么长的时间里,没赶上拆迁?三十八年,北京城区可是翻天覆地般的变化呀!
再有,这位老师又写了:张师傅一下子出了名,不少人慕名而来,有的甚至开车几十公里来找他修车。
前文一直交代张师傅是修自行车的,怎么有人开汽车来了?而且是来自几十公里外?难道是把坏自行车放在后背箱里了?何况,他出名也不是惊天动地的事而出的名,只为一个记者修了一次车,用旧零件省了新零件的钱,记者感动了,写了一个宣传文而已,这件事,会有这么大的力度吗?
另一个小说是一位文学新人写的,可以说,也是一篇正能量的好文。只是,也是脱离了实际,让人无法推敲。文中说一位捡破烂的乡下人,天不亮就骑着一辆就要散架的脚蹬三轮车,去三十里外的城里捡破烂,当满天繁星时才回家。
三十里外,蹬一个破三轮车去?捡铁呢?还是捡铜呢?捡些纸板与空瓶子,至于这么劳心劳力吗?如果这是一个正常人的话,就不会这样了,他会在县城边儿租个房,或者搭个窝棚,来从事这个营生……三十里外,正常人是不会受这个罪的。
我认为,这两篇网文都脱离了生活实际,不符合时代特色。人们常说,文学来源于生活。即使小说,也不能脱离生活,人物故事是可以虚构,但不是脱离生活的虚构,恰恰相反,是根据作品的需要而选择相关生活素材,构建故事和塑造人物,以完成作品,达到所要表达的思想。
如上所述,也是我个人观点,万望该两位作者见谅!
![]()
~~~~ 诗艺国际 ~~~~
文学殿堂,文友栖园
不忘诗心,砥砺前行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携手并肩,与时共进
欢迎长期赐稿,再现诗意生活
传统诗、词、曲、赋,现代诗歌
译诗,诗评,诗配画
文学理论
散文,随笔,杂文、短微小说
来稿请寄:153811241@qq.com
无限精彩,尽在【诗艺国际】平台!
长按&扫码即可关注
~关注,是一种支持;分享,是一种美德~

✾✾✾
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
不忘诗心,砥砺前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