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美国白断供了?江西两兄弟突破芯片封锁,联手打造中国AI“心脏”

0
分享至

前言

从科研实验室的灵光一现,到资本市场掀起惊涛骇浪,寒武纪的成长轨迹宛如一部跌宕起伏的中国芯突围史诗。

它凝聚着天才少年的远见卓识,也背负过依赖单一客户与连年亏损的压力,甚至一度超越茅台,登顶A股“股价之王”。

当短期业绩的井喷点燃投资者的热情,我们更应理性思考:在这层耀眼光芒背后,这家备受瞩目的科技企业能否经受住产业周期的洗礼,真正走出一条以技术创新为引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天才的种子

“别人家的孩子”总是家长口中理想的典范,而在江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这样的优秀竟同时孕育了两位。

父亲是电气工程领域的专业人士,母亲执教中学讲台,浓厚的知识氛围为陈云霁与陈天石兄弟的成长埋下了不凡的伏笔。

哥哥陈云霁自幼在父母引导下接触奥数训练,9岁完成初中数学课程,14岁便迈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的大门,24岁取得博士学位,25岁即担任“龙芯三号”核心架构设计师,人生仿佛被按下加速键。

弟弟陈天石虽常被置于兄长光环之下比较,却也在16岁考入少年班,25岁顺利获得博士学位。



他时常幽默地表示:“跟真正的狠人朝夕相处,自然学会了低调做人。”这位“狠人”,指的正是他的哥哥。

两人性格迥异,细微之处可见端倪。

陈云霁高考语文仅得80分,典型的理工思维代表,习惯沉浸于技术细节之中。

而陈天石则在考研政治科目中斩获87分,具备出色的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天赋。

这种能力上的互补,日后成为寒武纪能够站稳脚跟的重要支撑——一人专注幕后研发,一人主导对外战略。

但真正促使兄弟二人携手并进的,并非血缘或竞争,而是一个极具前瞻性的共同构想。



大约在2010年前后,人工智能尚处于萌芽阶段,哥哥在芯片测试过程中深感人工调试效率低下,于是邀请研究AI方向的弟弟探讨:是否可用人工智能来优化芯片设计流程?甚至直接打造一款专为AI服务的处理器?

这一设想在当时堪称天马行空,但中科院敏锐捕捉到了其中潜力,决定支持他们组建专项团队。

为了争取上级认可,兄弟俩用了一个生动比喻:未来的自动驾驶系统若识别延迟,看到行人反应迟缓,就会酿成事故。

因此必须配备专用AI芯片,做到体积小、功耗低、响应快。这种对技术本质的执着追求,或许正是寒武纪后续坚持前行的精神根基。



从实验室到市场

2016年,兄弟二人正式创办寒武纪公司。

取名源自地球生命大爆发的地质年代“寒武纪”,寓意AI芯片将开启智能文明的新纪元。

理想宏远,落地却需要巨额资金支撑。

芯片研发本就是高投入领域,尤其AI芯片属于前沿探索,仅靠中科院有限拨款难以为继。

幸运的是,彼时正值资本热潮涌动,寒武纪恰逢其时地踏上了这股东风。



起初,弟弟陈天石外出融资屡遭挫折。

传闻其路演PPT内容简陋,多次被投资人直言不够专业。

然而核心技术的实力终究无法掩盖,中科大校友网络在此刻发挥了关键作用。

科大讯飞创始人刘庆峰果断注资1000万元,更重要的是,国产手机领军企业的加入带来了实质性突破。

尽管当时中美科技摩擦尚未全面爆发,但供应链安全的警钟已经敲响。

在多家国产手机厂商支持下,寒武纪首款产品1A芯片成功集成进华为麒麟970,成为全球首个内置独立NPU(神经网络处理单元)的移动AI计算平台。



2017至2018年间,来自国产智能手机的订单贡献了寒武纪总收入的98%以上,几乎完全托起了早期营收。

但高度集中于单一客户的风险很快显现:2018年华为推出自研“昇腾”系列AI芯片,寒武纪瞬间失去最大客户。

所幸联想、OPPO等企业随后相继参与投资,为公司赢得了宝贵的转型窗口期。

2020年,寒武纪登陆科创板,被誉为“中国AI芯片第一股”,一时风光无两。

然而上市之后的日子并不轻松,股价从最高近300元一路滑落至50元左右,长期处于破发状态。

原因显而易见:持续亏损。



上市前五年累计亏损28亿元,上市后五年再亏近40亿元。

2023年全年营收7.09亿元,研发投入却高达11.18亿元,收支严重倒挂。

这类现象在高科技行业并不罕见。

寒武纪面临的挑战在于,不仅要应对英伟达在算力性能和软件生态上的全面压制,还需承受美国出口管制带来的市场封锁。

2022年被列入美国实体清单,虽意外引发国内关注,形成某种“反向宣传效应”,但也意味着通往全球最大市场的通道基本关闭。

然而外部压力迅速转化为内部动力,公司很快迎来新一轮增长高峰。





考验才刚刚开始

转折点出现在2025年第一季度,寒武纪单季营收同比激增超过4000%,达到11.1亿元,净利润实现3.5亿元,相当于2024年全年的盈利水平。

消息发布后,资本市场情绪高涨,股价连续攀升。

官方解释称,主要得益于产品通过了重点客户的严苛环境验证,但业内普遍认为,这背后是DeepSeek等本土大模型崛起、英伟达高端芯片进口受限,以及寒武纪自身技术积累趋于成熟的多重共振。

尤为引人注意的是,一季度末公司库存高达27.55亿元。



在传统行业,如此高的库存可能预示滞销风险,但在当前芯片供应紧张、“卡脖子”问题突出的背景下,充足的现货反而成为竞争优势。

市场的狂热随之而来,寒武纪股价从此前的百余元低位飙升至1300元以上,舆论风向也发生剧变。

有人戏称其为“低配版英伟达”,更有甚者调侃“英伟达才是小号寒武纪”。这般神化趋势,令人不禁心生忧虑。

事实上,陈天石早已预见此类泡沫风险。早在2023年股价低迷之际,他就公开承诺不减持所持1.195亿股股份,并启动股份回购计划。当时被讥讽为“嘴上护盘”,但他至今未曾出售任何一股。

这份冷静与克制,或许源于他在兄长阴影下成长所练就的谦逊品格。

而母亲身为历史教师的身份,也让外界联想到那句老话: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狂热终将退去,唯有扎实的技术沉淀才能构筑真正的壁垒。



结语

寒武纪走到今天,本质上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坚守与长期主义的故事。

倘若企业能继续专注于底层技术研发,突破先进制程与生态系统建设两大瓶颈,那么当前的市值或许只是漫长征程的起点。

反之,若被资本市场的喧嚣扰乱节奏,曾经推动发展的热情也可能演变为阻碍进步的负担。



一家企业的真正价值,从来不在股价的起落,而在于它是否致力于解决真实存在的技术难题。

陈氏兄弟最初的愿景,是让机器人拥有更强的理解与决策能力,让AI真正“聪明”起来。这个目标,在今天看来,依然充满意义且远未达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古史青云啊 incentive-icons
古史青云啊
热爱文学、热爱写作、热爱生命
3765文章数 17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