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一个幸福的原生家庭,是来自老一辈的“退出”

0
分享至



文/兰妈谈育儿

学校门口,听一位爷爷和另一位奶奶聊天:

“看到没,现在80%家庭都是年轻人在接送孩子上下学,这些年轻人啊,都是享福的人,孩子他们接送了,爷爷奶奶在家没事干就跑出去上班,给他们提供经济来源,好让年轻人潇洒享福了”

听完这些,我呵呵一笑

随口和另一位年轻妈妈唠嗑时,发现她身边圈子的好多年轻父母都是自己在带孩子,问起原因,多数的回答都是“自己带出的孩子好管教一些”

仔细一想,事实还真是如此



记得女儿6岁那年,丈夫带我们回家吃团年饭

当时正是其乐融融的场面,女儿说了一句“爸爸,我想喝奶”

爸爸当时就回答说“不行,天冷,奶又凉,到时候喝了就会闹肚子了”

女儿一听,立马眼泪汪汪地看向我,我没有多想,也直接告诉女儿:“对的,爸爸说得没错,如果你现在喝了奶,等会就吃不下饭,奶是凉的,饭菜又是热的,混合在一起吃对肠胃肯定是不好的”

此时,爸爸已经对我投来赞许的爱慕表情

本以为,事情到了这里差不多就该结束了,女儿也不会因为一瓶奶再过多地纠缠什么

没想到,旁边的奶奶发话了,她直接对着我们说“你闺女想喝奶,就给她买去呀,我们现在都在挣钱,再没钱,也不能让孩子吃亏受委屈呀”

一瞬间,女儿立马就变得无理取闹起来,躺在地上不起来,讲话也瞬间大声起来了,似乎喝不到奶今天就不起来了

看到那一幕,爷爷直接把女儿抱起来,然后直奔超市而去,嘴里还念念叨叨地说:

“你爸妈真抠门,一瓶奶都舍不得给你买,他们不买,爷爷奶奶买,他们不疼宝贝,爷爷奶奶疼宝贝”

于是,很长一段时间,爷爷奶奶走哪里,女儿就跟到哪里,和我们这个亲生的爸爸妈妈讲话时也暴躁不堪



也就是从那以后,丈夫说什么也要我留在家里照顾女儿,他也告诉我:

“如果依照老人的思维模式带下去,长大后,女儿肯定恨透我们了,孩子恨我们不要紧,可做人的基本道德和品质必须要管,爷爷奶奶只会哄孩子玩儿,以此来达到存在感,可我们爸爸妈妈不一样,肩膀上的责任感告诉我们,不能对孩子坐视不管、更不能放任孩子在错的路上继续错下去”

是呀,一个幸福的原生家庭,是来自老一辈的“退出”,如果家里老人聪慧能明白这一点,定能让家庭变得更和谐美满

可如果三代同堂住在一起,缺少了边界感,那教育、乃至关系相处都变得岌岌可危了

特别是以下几种家庭相处模式,家里面就很容易乱了套:



01

老人强势,后辈弱势

年轻父母在家不敢说话,生的孩子也从小就自卑

古人告诫:要想安享晚年,千万别太强势

兰妈身边就有一个特别强势的婆婆,在家里基本上就是说一不二的态度,丈夫和儿子习惯了,自然也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地少说话、多做事

十年如一日,在有强势、也有弱势的隐忍下,家庭还算是和谐稳定

可自从儿子结婚,婆婆管儿媳妇、又管孙女,嘴里说出的每一句话也特别强势、不容反驳之后,儿媳妇不服气,孙女也不服气

特别是孩子正处于叛逆期时,每一次干涉和指挥都让孩子愤怒不已,在孙女的眼里也一直没有安全感

嘴里说过最多的话就是:“这是奶奶的家,不是我的家,我要回爸爸上班租的房子,那里才是我的家”

直到,孩子读五年级那年,婆媳矛盾一触即发,儿媳妇隐忍已久的情绪也彻底爆发了

才吵几句,婆婆就闹得要离家出走,也就是那一次,儿媳妇二话不说就带着女儿出去租房住了,留着婆婆一个人独守空屋,平时很少见面、也很少说话

用儿媳妇的话来说,也是“我惹不起,还躲得起,明明是一家人,非要搞得像皇宫的宫斗大戏一样,真无聊,没意思



事实上,强势性格的老人是有福气的,只不过被他们打压的人会颓废,可如果哪一天被打压的人不愿意被打压了,那自然就没福气了

而我们从这一点就能看得出,一个家庭若想和谐美满,那家庭里最忌讳的就是有一个太过强势的人

如果是父母太强势,养出的孩子就会自卑没有安全感,如果是父母的父母太过强势,那受到的则是强势毁三代的矛盾与隔阂

就像被打压的人生一样,有谁会一直心甘情愿地活在别人的阴霾之下呢

所以,爱孩子就要做一个眼里容得下沙子的父母,爱孩子的孩子,更应该做一个懂得“退出”的老人



02

老人唱白脸,妈妈唱红脸

妈妈说不能玩奶奶偷偷给手机,亲子关系就会越来越差

以前,一直以为下班回家就可以躺平了,可事实上,那是在奔赴另一个战场呀

回家后要带娃,要培养好习惯,要检查作业,还要各种打卡,催促洗漱睡觉,安排第二天要穿的衣服,直到深夜躺在床上定好闹钟,然后第二天又是一个新的重复轮回…

是的,养孩子并不简单,这是一个需要耐心、体力、精力、还有财力的多方位结合功能

特别是孩子的好习惯培养上,如果家庭观念一致,那孩子就会被环境同化,很多事情自然而然就形成了好习惯

可如果孩子的习惯培养还没有整明白,一家人就开始内讧起来,那好习惯又从何而来呢

认识一个妈妈,在孩子的好习惯培养方面已经崩溃了

她告诉我:“千防万防,没想到最该防的,竟然是家里面最难防的人”

原来,这位妈妈是一个特别注重孩子习惯培养的精益求精类型妈妈,为了让女儿从小养成好习惯,她给女儿立下的规矩也比较多

比如:

•用过的东西要回归原位,这是习惯

•任何时候不要随便打断别人说话,这是尊重

•别人的东西未经允许不要碰,这是教养

•自己做错的事情要勇敢去解决问题,这是承担

•你承诺别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这是诚信

•不要遇到事情就随便乱发脾气,这是情绪管理

•每天晚上睡觉时间不能超过22:00,这是成长习惯

•手机是绝对不能在手上超过10分钟,这是自我管理



刚开始的时候,因为这些规矩,女儿就是课堂上认真听讲的三好学生

可自从爷爷奶奶来了之后,妈妈不让吃的东西,爷爷奶奶私底下买给孩子,妈妈不让玩的手机,也会趁着妈妈不在的时候偷偷塞到手里玩儿

并且,每一次还有一个共同的暗号:不要告诉妈妈

而孩子在特殊的满足和宠爱下,也渐渐变成了一个喜欢所有人、就是不喜欢妈妈的白眼狼,甚至为了不和妈妈说话,还特意走哪里都把爷爷奶奶跟紧,似乎妈妈会吃了她一般

久而久之,妈妈焦躁不安、脾气暴躁,几乎每隔几天都要跟孩子大吵一架,本该是幸福和谐的小康之家,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变得乌烟瘴气,一点家庭该有的温暖都没有

所以,一个和谐又有素质的家庭环境,是绝对不能出现所谓的唱红脸、和唱白脸的情况

大家的出发点一样,都是爱孩子,但为什么不统一观念,让“爱这件事”变得更简单、更纯粹呢

不管是爸爸妈妈、还是爷爷奶奶的爱,大家都要有一个共同的心理:真好,孩子又多了一个人爱他



03

不懂边界感,说什么都要管

总是拿着“为你好”的说辞,随便去掌握别人的想法

“为你好”这三个字,就是所谓亲情里最大的道德绑架,像兰妈身边一大半破碎的家庭,就是坏在这三个字上了

认识一个年轻妈妈,是个远嫁的媳妇儿

当初怀着美好的憧憬嫁人,为了把自己的小家庭经营好,她也是竭尽所能地为了那个家付出着

只要是和公婆有关的节日,喜欢的礼物,那更是不惜余力地要弄到手送给他们,一家人在满满当当的心意填补下,也算是过得羡煞旁人

可自从女儿需要回老家读书,和婆婆住在一个屋檐下,一切都慢慢发生了改变

婆婆是一个做什么事情,都喜欢以她自己意见为主的强势性格,儿媳妇的事、孙女的事,统统都想参与进来

如果发表的意见听从了,那就是喜颜悦色,如果没有听从,剩下的就是“不知好歹”、“白眼狼”、还有“为你好”的各种诛心之词了

这一点,也是远嫁妈妈最反感的一点



她也曾明确告诉我:

这辈子都不想再听见“我是为了你好”这句话了,这根本就是打着”我都是为了你好”的旗号道德绑架,也是在满足她自己的私欲,明明就是想摆明自己的一家之主位置,明明就是看我不顺眼…
并且,那些说“为你好”的人,你还不能说她不好,不然就坐实了你的白眼狼,嘴上说着“为你好”,做出的桩桩件件都是伤害人、有损你形象的事儿,真正的爱是这样吗?并不是,这不是爱,是控制,也是满足自己私欲的自私心理,如果我有罪,请让我万劫不复,不要动不动把“为你好”挂嘴边,表现得我有多么没良心似的…

讲真的,对于“为你好”的道德绑架,兰妈自己也是存在一定心理阴影的

而一句“为你好”,之所以像是侵了盐水的辫子,打在身上让你原本的伤口变得火辣辣地刺痛,就因为这句话的话外之意就是“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好,你就必须要听我的”

如此具有威胁、鞭策的道德绑架,有谁会心甘情愿,又有谁会心服口服呢

所以,真正聪明的合格家长、和老人,都会懂得言行举止上的边界感,什么话该说、什么事不该做,把握好尺寸,才不会做了好事最后还惹人嫌



那么,关于一个幸福的原生家庭,是来自老一辈的“退出”这件事,大家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建议与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老爸给我转80万,老公就买80万车,打电话让我去付款,我:你是?

老爸给我转80万,老公就买80万车,打电话让我去付款,我:你是?

小秋情感说
2025-10-26 14:17:16
水晶宫手抛球造乌龙,格拉斯纳:周五我们练过15分钟手抛球

水晶宫手抛球造乌龙,格拉斯纳:周五我们练过15分钟手抛球

懂球帝
2025-11-02 23:00:15
米莱的胜利被最小化了

米莱的胜利被最小化了

寰宇大观察
2025-11-01 18:55:03
8大“致命廉价品”,它们正在偷走你的健康!再便宜也不要买!

8大“致命廉价品”,它们正在偷走你的健康!再便宜也不要买!

室内设计师有料儿
2025-09-19 14:45:46
最新油价调整消息:油价大幅下调!11月2日92、95、98号汽油价格

最新油价调整消息:油价大幅下调!11月2日92、95、98号汽油价格

有料财经
2025-11-02 13:25:22
奇谋妙计五福星已过42年,冯淬帆离世,已有12位演员不在了

奇谋妙计五福星已过42年,冯淬帆离世,已有12位演员不在了

动物奇奇怪怪
2025-11-02 12:23:22
中国重启采购美豆,巴西大豆主动降价:这场“豆价战”比想象激烈

中国重启采购美豆,巴西大豆主动降价:这场“豆价战”比想象激烈

未曾青梅
2025-11-02 23:27:41
西媒:亚马尔米兰寻欢丑闻让巴萨挨批,俱乐部已联系其经纪人

西媒:亚马尔米兰寻欢丑闻让巴萨挨批,俱乐部已联系其经纪人

雷速体育
2025-10-31 10:02:11
安世立下规矩,日本欧洲全线停产,荷兰承认误判:强抢是无奈之举

安世立下规矩,日本欧洲全线停产,荷兰承认误判:强抢是无奈之举

华庭讲美食
2025-11-01 07:35:28
县委书记、县委统战部部长,3天内接连被查

县委书记、县委统战部部长,3天内接连被查

新京报政事儿
2025-11-02 16:17:55
买卖黄金要交税了

买卖黄金要交税了

谭谈投研
2025-11-02 18:12:20
沈泊洋遭查后,赵少康慌了?节目言论揭真实担忧

沈泊洋遭查后,赵少康慌了?节目言论揭真实担忧

动物奇奇怪怪
2025-11-02 03:21:29
4-3!4-2!女单4强全部诞生!陈熠被淘汰,王艺迪送张本美和出局

4-3!4-2!女单4强全部诞生!陈熠被淘汰,王艺迪送张本美和出局

侃球熊弟
2025-11-02 05:10:24
中国富人,为什么以吃劣质蛋白质为荣?

中国富人,为什么以吃劣质蛋白质为荣?

食味艺文志
2025-09-19 23:03:14
王岳伦带女出席活动,王诗龄1米7身高超何超莲,少女感穿搭获赞

王岳伦带女出席活动,王诗龄1米7身高超何超莲,少女感穿搭获赞

述家娱记
2025-11-02 22:35:31
小米粥再次被关注,研究发现:高血糖患者喝小米粥,或有8大改变

小米粥再次被关注,研究发现:高血糖患者喝小米粥,或有8大改变

周哥一影视
2025-11-01 09:05:09
马筱梅肚子大了,汪小菲在北京给玥儿姐弟看学校,终于跟S家和解

马筱梅肚子大了,汪小菲在北京给玥儿姐弟看学校,终于跟S家和解

青史楼兰
2025-10-31 17:37:10
茼蒿立大功!医生调查发现:茼蒿对这5种疾病有好处,建议常吃

茼蒿立大功!医生调查发现:茼蒿对这5种疾病有好处,建议常吃

阿纂看事
2025-10-13 15:36:03
这一次,高调官宣新恋情的葛荟婕,终究没给凉薄的汪峰留一丝体面

这一次,高调官宣新恋情的葛荟婕,终究没给凉薄的汪峰留一丝体面

八斗小先生
2025-11-01 11:19:14
你见过的土豪是什么样子的?网友:前台小姐直接跟着他走了

你见过的土豪是什么样子的?网友:前台小姐直接跟着他走了

特约前排观众
2025-08-19 00:20:03
2025-11-03 01:04:49
兰妈谈育儿
兰妈谈育儿
专业解析育儿知识
1323文章数 131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头条要闻

和章泽天出席会议被抓拍 刘强东发文调侃称"没了自信"

头条要闻

和章泽天出席会议被抓拍 刘强东发文调侃称"没了自信"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陈道明被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数码
艺术
本地
手机
公开课

数码要闻

麒麟9030处理器突然曝光:1+4+4六核狂飙,可惜工艺不详!

艺术要闻

陈丹青 无论画风与文风,都具有一种优雅而朴素,睿智而率真的气质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手机要闻

华为Mate80风扇版确认:五款机型同台竞技,18号见!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