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快到了,很多人都忙着选购月饼,忙着送礼。然而,你知道吗?中秋送礼看似简单,实则藏着许多讲究。送错了不仅尴尬,还可能得罪人!
中秋送礼,都有哪些禁忌和讲究?一起来看看吧!
![]()
一、什么是“早送礼,晚送节”?
早送礼,是指在节日到来之前,提前将实物礼品(如月饼、水果、酒等)送到对方手中。
第一,为了表达尊重与诚意。提前送达,表达了将对方记挂在心上的诚意,而不是临时起意。
第二,出于实用考虑。像月饼这类应节食品,提前送去,对方可以在节日期间享用。
晚送节,是指在节日当天,通过电话、短信、微信或当面拜访等方式,送上口头祝福或“节日红包”。这里的“送节”更多指的是“送祝福”,而不是送实物。
![]()
节日当天,尤其是晚上,是家人团聚的核心时刻。提着礼物上门拜访,可能会打扰别人的家庭私人时光。一个及时的祝福信息或电话,则恰到好处,既能传递关心,又不失礼节。
二、中秋送礼,具体都有哪些禁忌和讲究?
1.送双不送单
中秋送礼数量有讲究,中国人讲究“好事成双”,尤其是中秋送礼,宜双不宜单数。一如盒装月饼,一般都是双数盒装。
![]()
2.送圆不送奇特月饼
月饼的形状也有讲究。传统圆形月饼象征团圆,是最安全的选择。而一些造型奇特的月饼,比如动物形状、人形月饼,尽量避免作为主礼,送长辈或传统家庭。
![]()
3.送礼颜色要留意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中秋节的礼盒包装多以红色、金色为主,很少看到纯白设计,这并非偶然。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红色象征喜庆、吉祥与热烈,而白色则常与丧事、哀悼相关联。中秋给传统长辈送礼,尽量选择符合节日主题颜色的礼品,如红色、金色等,寓意吉祥。
![]()
4.送礼口味有选择
月饼口味选择也有讲究,应根据送礼对象的年龄、健康状况和个人喜好来决定。
给长辈送礼,低糖豆沙、莲蓉、五仁等传统馅料,比较受长辈欢迎,也是较为安全的选择。
而给年轻人送礼,则可以送些创新口味,如流心奶黄、冰皮榴莲等新式月饼。
![]()
此外,月饼还具有地域性特色,可选符合当地口味的,既能体现本地风情,又别具一格。
5.特殊人群需格外注意
对于有特殊健康状况的亲友,月饼选择更需要细心考量,健康放第一。
比如糖尿病患者,适合无糖月饼;高血压患者,则应避免咸味过重的月饼;海鲜月饼,可能不适合过敏体质者。
![]()
6.送礼时间有讲究
老话说“早送礼,晚送节”。我们前面提到的,中秋节送礼要赶早不赶晚,最好在节前3-5天送到。既显心意,又给对方留有回旋余地。
节日当天送礼,容易让对方措手不及,甚至产生压力。如果是亲手送达,最好选择上午或中午,晚上拜访可能打扰人家团聚。
![]()
三、不只是月饼:这些礼物也很适宜
中秋送礼不只有月饼,还有其他不错的选择:
水果礼篮:柚子是最经典的中秋水果,因“柚”与“佑”谐音,有吉祥寓意,比如广西的沙田柚,是送礼佳品。另外石榴象征多子多福,也是中秋佳礼。
茶礼:月饼偏油腻,配上茶饮正好解腻。可以选择本地的特色茶叶,送茶既雅致也实用。
酒类:对于爱酒之人,一瓶好酒也是不错选择。不过需要注意,避免送过于昂贵的酒品,以免给人造成压力或引发麻烦。
![]()
工艺品:传统灯笼、嫦娥玉兔等相关工艺品,也是不错的送礼选择,既有节日氛围,又可长期保存。
在广西地区,除了月饼,人们还会送马蹄糕,取“马到成功”之意。一些地区还有送芋头的习俗,在某些地方方言中,“芋头”与“护头”谐音,有保佑安康之意。
四、中国人为什么如此重视中秋送礼?
中秋送礼,表面是物,内核是情。月亮象征圆满,月饼形如圆月,合起来就是“团团圆圆”的寓意。
![]()
中国人对团圆,有着刻在骨子里的向往,而中秋礼盒正是这种情感的物化表达。送礼中的种种讲究,则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细腻和礼仪之道。
总言之,数千年来,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中秋送礼的核心始终如一。当我们在中秋之夜,将精心挑选的礼物递给亲友,递出的不仅是一件物品,更是一份情意,一种延续千年的文化记忆。
了解中秋送礼的这些禁忌与讲究,不是为了束缚自己,而是为了让我们的心意,能够更好地传达。
对此,你又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我们一起聊聊。
图片来自网络及AI绘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