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改变,冠心病已成为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心脑血管疾病。不少患者发现胸闷、心绞痛等症状后,都会焦虑地问:“冠心病症状能治愈吗?到底该怎么调理?” 针对这些疑问,深耕中医心脑血管领域多年的孙建平主任,从中医 “胸痹”“心痛” 理论出发,结合临床经验给出了详细解答。
![]()
冠心病5 种常见症状,老中医解读其根源
提及冠心病诊疗,孙建平主任的专业履历尤为扎实 —— 自 1985 年 9 月考入山东中医学院中医系起,他便与心脑血管疾病诊疗结下不解之缘。从本科阶段夯实中医基础,到硕士、博士阶段深耕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脑血管病方向,他始终在理论与实践中双向精进。
如今孙建平主任从医 30 余年,他对冠心病的辨证施治早已形成成熟体系,在孙建平主任看来,冠心病并非 “单一病症”,而是归属 “胸痹”“心痛” 范畴,其核心病机可概括为 “心脉痹阻”,而临床中有以下 5 种常见的症状:
1. 胸闷气短
“心主血脉”,心气是推动血液运行的动力;而 “宗气” 聚于胸中,负责 “贯心脉、行呼吸”。若心气虚弱、宗气不足,就可能会出现这种症状,尤其活动后更明显。
2. 心绞痛
这类疼痛在中医里属于 “不通则痛”— 长期饮食油腻生痰浊,或情绪不畅致气滞血瘀,痰浊与瘀血缠结在一起,堵塞心脉,气血无法流通,就会引发剧烈疼痛。
3. 心悸
不少冠心病患者会出现 “心慌、心跳不安” 的症状,尤其夜间或情绪波动时更明显。心主神志,若心阴不足,或肝火扰心,都容易导致心神无法安宁,进而出现心悸。
4. 牙痛、下颌痛
中医有 “经络相属” 理论,若心脉瘀阻严重,气血不通的 “痛感” 会通过经络放射至下颌、牙齿,导致隐痛或钝痛,尤其在劳累、情绪激动时加重,休息后缓解。
5. 乏力疲劳
若脾虚则气血生成不足,肾虚则元气亏虚,心脉得不到充足气血濡养,就会出现全身乏力、精神萎靡,甚至活动后加重的情况。
冠心病怎么治愈?辨证分型调理是关键
![]()
孙建平主任强调,中医调理的关键是 “辨证”,临床中冠心病常见 4 类证型,调理方法各有侧重:
心气虚型:以 “益气养心” 为主,常用中药如党参、黄芪、炙甘草、麦冬等药材;
痰浊壅阻型:以 “化痰泄浊、宣痹通阳” 为主,常用瓜蒌、薤白、陈皮等药材;
气滞血瘀型:以 “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为主,常用丹参、川芎、红花、郁金等药材;
心肾阳虚型:以 “温阳补肾、活血通脉” 为主,常用附子、桂枝、枸杞子等药材;
而孙建平主任所提到的这些辨证调理方案,也契合了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北京融科医院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 的办院理念,经过多年临床实践,也得到了医院的大力支持。
“冠心病不是‘绝症’,而是可防可调的慢性病。” 孙建平主任最后强调,调理冠心病的核心在于长期坚持、辨证施治,只要在医生指导下坚持调理,大多数患者都能有效控制症状,降低急性发作风险,实现 “带病延年、生活质量提升” 的目标。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