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工人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硬核支撑’,工匠精神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希望新疆广大职工和青年学子更加精益求精、勇于攀登,努力成为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中的一员。”9月12日,全国劳动模范、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211厂14车间班组组长高凤林在主旨分享中如是说。他的故事令在场学子和产业工人深受震撼,现场掌声经久不息。
![]()
当日,以“凝心铸魂跟党走·团结奋斗新征程”为主题的“中国工人大思政课·新疆篇”报告分享会在新疆大学举办,12位疆内外劳模工匠与思政老师齐聚一堂,以奋斗故事为笔,以初心使命为墨,为现场青年学子、产业工人带来了一堂直抵人心的“思政课”。
活动伊始,高凤林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用朴实语言诠释着“极致”的真谛,道出了“工匠精神”的核心,让大家真切感受到“精益求精”背后的千钧之重。
随后,陶建伟、谭文波、宋增光等5位劳模工匠和思政教师依次登台,围绕“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弘扬‘三个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主题,分享了送思政课下基层期间的体会与感悟。
![]()
聆听了大家的故事,全国最美职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建新疆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技术质量员吾买尔·库尔班感动地说:“故事里藏着新时代产业工人的初心,我要把这份感动带回建筑工地,和工友们一起以劳模为榜样,在岗位上干出精彩。”
“以前觉得‘伟大’离自己很远,听完劳模故事才明白,奋斗本身就是一种伟大。”新疆大学化工学院研究生一年级学生周梅越深受启发,“他们的故事让我坚信,只要脚踏实地,平凡岗位也能绽放光彩。”
活动尾声,新疆大学学生通过诗朗诵《钢花缀丝路,匠心耀天山》致敬劳模工匠。主办方为12位劳模工匠和思政老师颁发“中国工人大思政课·新疆篇”宣讲名师聘书。鲜花和聘书,见证着匠心精神的传承。
据了解,9月8日至11日,来自疆内外的大国工匠、劳动模范和思政老师组成3个小组,分赴塔城地区、哈密市、和田地区,深入职业院校、企业车间和基层社区,通过实地讲解、现场演示和交流讲座,将“思政课堂”搬到生产一线,为广大职工与师生送上生动鲜活的“行走的思政课”。
自治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旨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引导青年学子、产业工人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让青春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光彩。(段静花)
来源:自治区总工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