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陈玮
当前已进入秋季,降雨天气频繁,文庙街道始终绷紧“防秋汛、保安全、护民生”这根弦,未雨绸缪、周密部署,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务实举措,全面压实防汛备汛责任链条,全力保障辖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彰显防汛抗灾中的为民初心。
织密“安全网” 下好“先手棋”
面对秋季复杂多变的气候形势,文庙街道坚持早谋划、早行动。街道防汛抗旱指挥部牵头,对防汛物资仓库进行了全面清点与补充,截至目前,储备编织袋40000余条、发电机(水泵)20台、应急照明设备50套、铁锹600把、救生衣及救生圈各1800余件等关键物资,东关、北关、南关、泥家村、益佳置业等准备了防汛砂石,确保储备充足、随调随用。同时,组建了由街道机关干部、村居“两委”成员、网格员、基干民兵等200余人组成的多梯队应急抢险队伍,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顶得上。街道还进一步修订完善防汛应急预案,细化应急响应流程,特别是针对辖区内易积水路段、老旧房屋、低洼易涝等往年汛期“痛点”,逐一制定了“一点一策”的精细化处置方案。
聚焦“风险点” 建好“明白账”
深刻汲取以往经验教训,文庙街道组织力量对辖区内所有防汛风险隐患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工作人员对照历史积水点和灾情记录,深入背街小巷、老旧小区、河道沟渠等重点区域,详细摸排易积水点位、危旧房屋、特殊群体(独居老人、残疾人等)、地下空间、在建工地等各类风险源。在此基础上,街道建立了详实的《汛期安全隐患巡查点动态管理台账》,明确每个风险点的位置、类型、责任人和具体防控措施,做到隐患底数清、情况明、责任实,为精准防汛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其中,东关社区李家巷易涝点的成功治理,就是精准施策的生动体现。李家巷居民··指着修缮一新的小桥说:“以前下大雨总担心这桥被冲坏,路也没法走。现在政府给修好了,心里踏实多了,汛期再也不担心通行问题了,真是为我们办了件大好事!”
文庙街道社区工作人员说道,“防汛就是守护家园。我们网格员和‘两委’成员对每个风险点都熟记于心,雨情就是命令!只要雨还在下,我们巡查的脚步就不会停,确保不漏一处隐患,不落一户需要帮助的群众。”
守牢“第一线” 践行“为民心”
当降雨来临,文庙街道迅速从“备战”转入“实战”。街道全体机关干部下沉一线,与各村居网格员、“两委”干部24小时值守巡查。他们顶风冒雨,穿梭在辖区的大街小巷,紧盯台账中的风险点,查看水位、疏通堵塞的下水口、及时设置警示标志、协助排水作业。在积水较深区域,工作人员甚至泡在水中,用手清理堵塞物,确保排水畅通。对于摸排出的危旧房屋住户和特殊群体,街道落实“一对一”包保责任,提前做好转移避险准备,坚决守住防汛安全底线。
文庙街道城建办主任胡关镇表示:“面对极端天气的不确定性,我们始终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从物资储备到防汛演练,从精准化台账管理到24小时应急值守,每一项准备和行动都力求务实高效。”
从精密部署到实战演练,从隐患排查到雨中坚守,文庙街道正以枕戈待旦的警惕和脚踏实地的行动,将防汛责任扛在肩上,将为民初心融入每一个防汛细节,全力确保辖区安全度汛,交出一份让群众安心的汛期“平安答卷”。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泰安新闻素材请联系齐鲁晚报泰安融媒中心,热线电话:0538-6982110。)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