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2024年是辽宁省人民医院建院75周年。75年来,一代代省医人始终紧跟国家发展脉搏,聚焦国家政策、响应国家号召,积极为卫生健康事业贡献智慧与力量。
为纪念建院75周年,辽宁省人民医院党委统筹策划了“省医人讲述历史”项目的同时推出“省医从这里出发”系列报道,全景展现辽宁省人民医院在各个发展阶段的历史脉络,一代代省医人的工作历程,学科建设关键节点的事件、成就以及阶段性成果。
本期,我们介绍辽宁护理工作规范化发展的探路者——李森。
李森,主任护师。从事护理工作40余年,1992年至2007年任辽宁省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曾任辽宁省护理学会第六届、第七届理事长,中华护理学会常务理事。
1968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附设卫生学校。1991年,中国医科大学高护专业证书班毕业。1994年,中国医科大学高护专业自考毕业。
任职理事长期间,她多次参加卫生部组织的“整体护理”“医院管理年”“质量万里行”等多省督导工作,曾到北京、天津、江苏、浙江、福建、黑龙江、新疆、宁夏、甘肃等医院检查督导。担任卫生部“护理管理”“临床重点专科”评审评委、“护理岗位技能大赛”评委。曾两次到台湾参加学术交流,受卫生部委派二十余次到长庚医院学习管理;曾五次去香港学习护理管理及参加学术交流。
1994年至2003年,连续被评为省医院先进工作者;2002年被评为“辽宁省十佳护士”;2005年获卫生部、全国妇联共同授予的“巾帼建功”标兵称号;2016年被评为全国十大杰出护理工作者。
参与编写《辽宁省护理工作质量管理标准及规范》《临床诊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护理知识更新》《临床护理药物手册》,主编《临床护理与理论》、分册副主编《中华当代护理大全》等,参与省医附设卫校、省职工医学院、第二军医大学本科函授教学。
讲述:李森
采访:金瑷瑛
时间:2024年9月11日
地点:1号楼办公区
整理:孙晶晶
植入先进的发展理念 规范护理队伍管理与培训
金瑷瑛:您到辽宁省人民医院的时候,护理队伍是什么样的?
李森:我是1982年调到省医院的,1985年医院任命我为护士长,并送我到中国医科大学进修,后在呼吸消化科工作。1987年,调到护理部。那时候,护理部主持工作的是欧金娥主任,我是副主任。
当时刚刚建院,大多数护士都是地方卫校来的毕业生,有营口卫校、鞍山卫校、本溪卫校、大连卫校等,当然也有医大卫校的,所以那个时候我们整个护理部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护理队伍的建设管理问题,特别是人员的规范化培训问题。
![]()
杨梅云主任(右)与其先生叶文丘教授(左)
李森:当时,为组建辽宁省人民医院,杨梅云主任也从遵义医学院调回来了,她是大连医学院支援遵义三线建设专家之一,当年在大连医学院时期就是一位资深的护理学科专家。她的到来,给省医院护理学科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她以个人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扎实严谨的工作作风,身体力行,培养了一批批合格的护士。
杨梅云主任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一名真正护士”,此时我才发觉我们这些人距离真正的护士还有非常远的距离。
当时全省都没有任何标准可以参考,只能根据实际工作来一点点制定梳理流程和章程。当时在名誉主任杨梅云和主任欧金娥的带领下,我们一点点地建立了相应制度、规范与职责,比如夜班的查岗制度等,管理的雏形初步成形,虽然比较粗犷,但是基本上每项工作都有章可循。
对护士的培养,也从最基础的开始,按照省医院的统一标准来要求所有人。所以,我觉得那段时间省医院发展还是挺快的,只是我们的名气和影响力还不够。
三甲医院等级评审 使护理学科发展登上新台阶
金瑷瑛:三甲医院等级评审使护理学科发展登上新台阶。
李森:1991年,做副主任的我主持护理部工作,医院领导非常重视护理工作,王者生院长特聘中国医大一院朱枫春老师做护理顾问。其间,在朱枫春老师指导下,省医院护理有了很大的进步,我个人也在老师言传身教中得到成长。
![]()
1991年5.12国际护士节辽宁省人民医院护士长合影
李森:1992年,我们与医院同步准备迎接三甲检查。三甲医院评审至今历历在目,多少个日日夜夜深感难度、差距和压力,评审标准之细是我们从未经历过的,从文字资料准备到临床护理理论、技能培训考核……我们深知这是一个迅速提升自己、提升护理学科发展的机会。
医院三甲评审顺利通过,护理工作乃至全院工作更加规范,人员素质有了很大提升,带动了基层医院的发展,进而带动全省护理学科规范化的快速提升。可以说,医院通过了三甲评审之后,我们护理部进入到一个比较科学的管理阶段。
经过一段时间的快速发展,到三级甲等医院复审周期时,我们护理团队受到了省里专家的认可,这是对我们护理队伍最大的肯定,护理工作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省医院的护理团队在全省占有一席之地了,我们也实现了从“杂牌军”到“正规军”质的飞跃,护理质量进入到辽宁省前列。
我们还参与编辑了《辽宁省护理工作质量管理标准及规范》,这是辽宁省第一本护理规范类书籍。多年以后,也一直是护理工作的标准和遵循,为辽宁省整个护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后来,省护理学会还主编了《临床护理与理论》对提高护士医学护理理论与临床结合起到了引领与指导作用。
![]()
李森主任(左一)主持全省护理技能大赛
![]()
李森主任(左二)指导护理业务查房
拓宽视野 向全国一流的健康管理发展理念迈进
金瑷瑛:您怎么看待终身学习与责任护理改革制度?
李森:1998年,省卫生厅派我去香港考察学习,20多天里,我除了看到更先进的医院和设备,同时感受到最大差距的是人家的管理思维更加人性化-一护理思维从对疾病的护理已经发展到对健康的管理了,包括对病人的康复护理指导、心理护理、未来生活方式调整等各个方面,特别是人家更加重视慢病的管理。护士会从生活方式上给予一个周期性的指导和纠正。
学习回来,我把先进护理理念应用到护理管理实践中,使每一位护士意识到:护士,不仅仅会打针、服药、处理伤口,未来的护士要学习很多很多东西,要为增进人类健康做更多事情。
![]()
李森主任(右三)参与抢救伤员
李森:也是那个时候,我更加确信一点,护士和医生一样是更需要终身学习的。从香港回来,我引导护士学习接受新理念,不断学习充实自我能力,同时我也在不断学习。借刚刚恢复高护自学考试的契机,我就带头去考,同时我鼓励护士们参加自考,当时医院有100多个护士参加了自考,提升自己。从此护士们知道了只有不断学习,做一名有理论基础和临床经验的护士才能得到医生的认可,医生才愿意和你搭班,我们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为群众提供健康的支持与指导。
![]()
李森主任(中)与第二十四届中华护理学会理事长黄人健、时任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主任丁淑贞在交流
金瑷瑛:在您的带动下,护理团队都开始了不断学习、提升自己,护理队伍也越来越规范化。
李森:改变是在潜移默化中一点点积累的,所以我们也是通过一个个实践来检验队伍。特别是责任制护理推行中,我们被卫生部指定为系统化整体护理的试点单位,护理理念也从以病人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所以我觉得,省医院的护理学科在省里能够占有一定位置,与我们不断主动学习、医院不断送我们出去学习、不停的把大专家请回来学习都是分不开的。在学习过程中,你就会发现,大家的眼界更宽了,平台也就越站越高。
我做了10年的辽宁省护理学会理事长,多次参与卫生部组织的各项检查、督查,其实也是向其他省的医院学习的机会。同时,我做理事长期间,组织推荐派遣全省各市中心医院护理部主任到香港学习,得到香港护士基金会姚瑞棠主席的鼎力支持与帮助。
我经常对护士们说,我们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护理理念,不断丰富自己,掌握更多的知识,做到对疾病有全程的了解,懂得学习和积累护理经验,更要具备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能……才能成为患者信任、满意的合格护士。
坚守南丁格尔精神 未来继续团结一致向前
金瑷瑛:您认为护理工作取得进步发展的关键是什么?
李森:护理工作的内容之一是要配合医疗工作,实现给患者提供全方位的优质医疗服务,所以医疗的发展与新技术的开展对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医院是心血管介入治疗中心,当年我们医院首次开展PTCA介入手术的时候,对于医院来说那是一种新的治疗手段、新的技术,参加手术的临床护士、手术配台护士与医生团队一起参加前期准备工作,制定方案、预案、提前演练……力争做到熟练配合,保证手术顺利完成。
正因为大家朝着一个目标共同努力,我们才能在一项项医疗发展与进步中圆满完成护理工作,而我们的护士与医生配合更加默契,工作能力在一次次实践中得到了提升。
未来,护理工作不管怎么变,无论是系统化整体护理,还是优质护理,南丁格尔精神始终是我们的旗帜。随着医疗分科更细,护理将来也会相应的细分科,我们更要培养一专多能的护士。因此,护士除了要有博爱奉献的精神、丰富的护理经验和娴熟的护理技术,更要有不断进步的护理理念,不断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让每一位走进省医院的患者都能享受到专业、规范、周到、细致的优质护理服务。
![]()
坚守南丁格尔精神的李森主任
![]()
副院长马波(右一)、党委委员金瑷瑛(左一)与李森主任(中)翻看历史资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