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被认为是人体的“第二心脏”。人的足部有10条经络通过,连接肝、胆、脾、胃、肾、膀胱等重要脏器,同时与主管机体运动功能的阳跷、阴跷脉,主管人体气血调节功能的阳维、阴维脉等相交往。
作为一个全息胚,脚上有62个区域分别代表着人体的所有器官,被称为“放射区”,身体的五官、四肢、躯干和五脏六腑都在脚上存在相应的敏感点。
平时久坐久站、缺乏活动,很容易让下半身气血瘀滞,时间一长,腿脚发沉、手脚冰凉、脸色暗沉这些小毛病就会找上门。
而活动脚部,不仅能疏通下半身经络、帮气血 “跑起来”,更能直接改善全身血液循环,打通末梢淤堵的气血。
下跺脚
跺脚的过程就是按摩足底穴位的过程。跺脚这个向下的瞬时动作因势利导有助于引浊气下行,加速水液代谢及毒素排出。
方法
将一只脚抬离地面15~20厘米,用力向下跺,以全脚掌着地,之后换另一只脚,如此左右脚快速交换跺,每天坚持30分钟,以微微出汗为宜。
注意
老年人适当减小力度、放慢速度;患有下肢骨关节病者不宜做此动作。
按揉涌泉穴和太冲穴
方法
可选择在泡脚后搓涌泉穴3~5分钟,帮助提神醒脑、引火归元,缓解秋乏。
![]()
拇指按压太冲穴1~2分钟,有助于舒缓焦虑、头痛及肝火旺盛引起的烦躁。
![]()
勾脚运动
方法
坐在椅子上,将腿悬空抬起伸直,把脚尖尽量往上钩,持续5秒,然后再慢慢放下。每次做10~15下,每日2次。
这个动作可以“打通” 久坐僵住的腿部经络,气血通了,连走路都会变轻松。
还阳卧
从中医经络学说来看,还阳卧的姿势能有效刺激肝经、肾经等重要经络。同时,这种内收的姿势有助于平衡身体的阴阳,使阳气得以潜藏,阴液得以滋养,达到阴阳调和的状态。
方法
仰卧于硬板床或地垫上(过于柔软的床会影响效果),枕头高度以自我感觉舒适为宜。两腿弯曲,双脚脚心相对,小腿内收,脚跟尽量靠近臀部。双膝尽量向两侧地面方向下压。双手可重叠(男性左手在下,女性右手在下)轻抚于下丹田(肚脐下三寸关元穴附近),或自然放于身体两侧。
采用深、长、细、匀的腹式呼吸。吸气时,感受气息沉入丹田,腹部微微鼓起;呼气时,感受膝部进一步放松下沉。
睡前练习15~20分钟为宜。过程中如感觉腿部酸痛,可随时伸直双腿放松片刻,再继续练习。
注意
初学者膝部可能无法完全贴地,切忌用力按压膝盖。可在膝下垫个枕头作为支撑,随着练习的深入,筋络逐渐舒展,膝盖自然会慢慢下降。
来源:养生中国
【版权说明】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无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