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青春艺程(24)
上世纪70年代中期
江南达者 童山雷
“体音美”……教研室……
![]()
![]()
按学校的常规,原本不甚相干的三个学科:体育、音乐与美术,总是被相提并论的,而且凡事一般也都总是被安排在一块儿。所以,我一到这学校,就了解并体验到了这点。不管这三合一的机构称做“教研组”也好,“教研室”也好,总之也就是个最最基本的“单位中的单位”了。另外一直还有一项不成文的法规:体育学科,一般总是这三者中的老大,因此往往这最小单位的头儿,多半也都是由体育教师在担任。咱这学校小,三学科的教师,都只各一个,且是音乐与美术,因课时量的问题,还必须“搭”上一点别的课程。恐怕还在农场时,校方便已经了解到我的情况,这时他们很信任地便交了一个年级的地理课给我,而且那课时数,还并不低于我的本行美术课。于是从此生活便在这种状态下开展下去。当然,外界所有人对我身份的认定,都仍只是美术教员,从不把我称作是某校的地理教员的,充其量,不过就说“他也教地理”,呵呵。说来呢,至于普通的人怎样认定,毕竟在其次了;但校方确实也都只是这样认定,其证据,亦十分确凿,因为我连人带所有关系,的确都只是在这“体音美”办公室里。我最是记得,咱这“顶头上司”体育教员,是位临近退休的老者。可能因为职业的缘故,他呼吸道有些毛病,经常性的有点咳喘,所以人也不多话,总是默默地做着自己份内的工作。我这儿出示的这幅他的速写画像,却是一次他恰好回办公室来,正闲坐向脚踏风琴,在用单手弹着玩儿。我想,读者诸君看了这画儿,多少总会联想到咱当时的那种日常生活环境的。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一年多后,咱“知识分子”重新受到了国家的重视之时。到那时,学校敏感地对时局作出反应,并当即对本校各部门设置作了调整:所有一线教员,都只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分类坐班了,“体音美”学科,不消说只该是并入了“社会科学”大办公室内。哈,不过即使这样,当时我那身份,也还是有点儿含浑不清的,因为,本校专职的地理教员,却是坐在“自然科学”办公室里……但不管怎样吧,后来咱这挺热闹的“社会科学”办公室,也还是在这心中留下了比较深刻的记忆。别的不说,单是于内中总可接触到各学科教师的一些言谈,这对当时的我,也都应该说是颇有益处。这儿所示的一幅油画,画的便是当时两位语文教师冬天坐在火炉前商谈相关工作的场景。那地方冬天很冷,都总是要生焦炭炉子的。最后,请大家注意画中一个细节:这炉子的有一只腿是断了的,整个不得不支在一块方硬的石头上。而它的腿断,则是因为那时的一位短期代课女知青——也就是后来我的妻子——曾经不小心一脚将其踢翻过。为这事,现今咱夫妻俩还偶尔笑谈及;妻也自言,当时是因她年轻“鲁莽”。哈哈。
《画中游》附记·西画部分
·一个画者在特定时代的俗生经历与艺术追求·
(总 228 篇之第 34 篇)
(待续)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人生甚难者:尽历尘世辛苦、洞悉存世悲凉之后,依旧能够兴致勃勃且是诗意地对待生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