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风落叶两冥濛,极目遥空万里同。
水国蒹葭秋色外,江城鸿雁笛声中。
寒烟古堞疏篱月,衰草斜阳断岸枫。
却喜梅花消息近,暗香浮动酒帘东。
![]()
这首七律以“霜降”为时令背景,通过“霜风”“蒹葭”“鸿雁”“衰草”等秋末冬初的典型意象,勾勒出一幅江城暮秋的苍茫画卷。
诗中既有对天地空阔、物候变迁的凝视,又暗含对人间烟火与生命韧性的感知,最终在“梅花消息”与“暗香浮动”的收束中,将萧瑟之境转化为对微小生机的隐约期待,情感层次丰富而含蓄。
![]()
首联:霜风落叶两冥濛,极目遥空万里同
开篇以“霜风”与“落叶”的交织破题,既点明“霜降”时节的寒凉,又通过“冥濛”一词,描绘出风卷落叶、天地朦胧的视觉效果。
“极目遥空”将视野推向万里苍穹,“万里同”则暗示无论何地,此刻皆被秋意笼罩,传递出一种超越地域的时空苍茫感。
这一联以动写静,以局部衬全局,为全诗定下清冷而宏大的基调。
![]()
颔联:水国蒹葭秋色外,江城鸿雁笛声中
视角从广袤的“遥空”转向具体的“水国”与“江城”。
“蒹葭”取自《诗经》的经典意象,本就带有苍茫与离愁的底色,“秋色外”的“外”字,进一步强调秋意的深广已超出视觉边界,仿佛无边无际。
而“江城”作为人间聚落,以“鸿雁”与“笛声”填充其声景——鸿雁南飞象征季节流转,笛声悠远则暗含人的情思。
这一联通过自然与人文的并置,在空阔中注入一丝人间温度。
![]()
颈联:寒烟古堞疏篱月,衰草斜阳断岸枫
此联聚焦细节,以“寒烟”“古堞”“疏篱”“衰草”“斜阳”“断岸”“枫”等意象,构建出一幅衰败而静美的画面。
“寒烟”与“疏篱月”营造出清冷孤寂的氛围,“古堞”(古城墙)暗示历史的厚重,“衰草”与“断岸枫”则通过植物的枯萎与枫叶的残红,传递出时光流逝的无奈。
但“斜阳”的余晖又为衰败注入一丝温暖,形成冷与暖、枯与荣的微妙平衡。
![]()
尾联:却喜梅花消息近,暗香浮动酒帘东
笔锋陡转,从萧瑟秋景跳至“梅花消息”。“却喜”二字打破前文的沉郁,以“喜”字点明情感转折——尽管秋意浓重,但梅花的即将绽放(“消息近”)带来希望。
“暗香浮动”化用林逋“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意境,以嗅觉感知生命的隐秘活力;“酒帘东”则将视角拉回人间,酒旗飘动暗示市井的烟火气。
这一联以微小生机收束全诗,使萧瑟中透出温暖,苍茫里暗藏期待。
![]()
此诗以“霜降”为线索,通过层层递进的意象组合,完成从天地苍茫到人间温情的情感叙事。
前两联以“霜风”“蒹葭”“鸿雁”等宏大意象构建时空框架,展现秋末的辽远与孤寂;颈联通过“寒烟”“衰草”等细节深化衰败感,却以“斜阳”余晖保留一丝暖意;尾联则借“梅花消息”与“酒帘”的市井气息,将全诗从萧瑟引向对生命韧性的隐约赞美。
![]()
语言凝练而富有层次,既有王维诗中“大漠孤烟直”的空阔,又含宋人词里“疏影横斜水清浅”的细腻,最终在冷与暖、枯与荣的对比中,传递出对自然节律与人间温情的深刻体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