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25年9月26日),A股市场一片“绿意盎然”,全天深陷下跌泥沼。上证指数跌0.65%,深成指暴跌1.76%,创业板指更是狂泻2.6%,全市场超3400只个股飘绿,成交量大幅缩水2257亿,仅余2.17万亿,市场寒意逼人。在此背景下,“双创科技行情是否结束”成了投资者心中的关键疑问。
一、何为“双创科技行情”?
“双创科技行情”是当下A股市场的热门概念。它以科创板与创业板为“主战场”,半导体、人工智能(AI)、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代表国家战略方向的“硬科技”股票为主力军,掀起了一轮集体上涨的热潮。这背后,是市场资金对中国科技创新企业的高度看好与集中投资,反映出资本市场对国家科技战略的积极响应。
二、行情:中场休整而非落幕
笔者认为,双创科技行情并未终结,当前只是进入了高位震荡与分化阶段,恰似一场精彩比赛的中场休息。
从核心逻辑看,驱动这轮行情的关键因素并未改变。半导体国产替代迫在眉睫,AI技术革命带来的产业变革正蓬勃兴起,这些深层次动力持续为科技股注入活力。资金面上,活跃资金依旧聚焦科技板块,只是从前期涨幅过大的硬件领域(如芯片),向软件应用等方向转移,资金流动的背后是市场对科技细分领域的新一轮布局。技术分析层面,只要关键指数未跌破重要支撑位(如20日均线),此次下跌更可能是健康的技术性回调,是为后续上涨积蓄能量。
三、短期风险:不可忽视的警报
不过,短期风险也在悄然积聚,投资者需保持警惕。部分龙头科技股短期内涨幅惊人,获利了结压力巨大,一旦市场有风吹草动,便可能引发集中抛售。同时,市场出现技术警示信号,指数创新高但成交量未同步跟进,形成“顶背离”态势,这往往是行情反转的先兆。此外,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也不容小觑,美股科技股的波动可能传导至A股市场,影响投资者情绪。
四、应对策略:理性投资,把握机遇
综合来看,断言“双创科技行情”彻底结束为时尚早。第一阶段的普涨行情虽已接近尾声,但市场正步入波动加剧、需精挑细选的阶段。
对于已持有相关标的的投资者,要密切关注关键技术支撑位,同时审视自身持仓成本与风险承受能力,合理调整投资策略。若尚未入场,当前点位追高风险较大,不妨耐心等待回调机会,以更稳妥的方式参与市场。此外,科技板块内部存在轮动机会,当热门赛道估值过高时,资金可能流向调整更充分的领域,如机器人、医药等,投资者可关注这些潜在机会,实现资产的优化配置。
在风云变幻的A股市场中,“双创科技行情”的走向充满变数。投资者唯有保持理性,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灵活调整投资策略,方能在市场的浪潮中稳健前行,捕捉属于自己的投资机遇。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