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奇门遁甲:为何说不懂“三奇六仪”者,难解孔明神算之秘?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资料来源:《奇门秘要》
图片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内容来源于佛经记载与传统典籍,旨在人文科普,不传播封建迷信,请读者朋友保持理性阅读。

奇门遁甲,被誉为"帝王之学",是中华古代最为神秘的术之一。

在这门深奥学问中,"三奇六仪"更是核心中的核心,如同北斗之于星空,根本之于大树。

然而,为何历代学者皆言,不通三奇六仪者,便无法窥探孔明神算的真正奥秘?

诸葛孔明,这位被后世尊为"智圣"的蜀汉丞相,其神机妙算早已成为千古传奇。

从草船借箭到七星灯续命,从空城计到八阵图,无一不体现着他对天地变化的深刻洞察。

可这些看似神异的智慧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玄机?



古人云:"奇门遁甲,乃九天玄女传黄帝以制蚩尤之术。"这门学问历经三千余年传承,至孔明手中更是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然而,真正理解孔明神算的人却寥寥无几,皆因不得"三奇六仪"之要诀。

那么,何为三奇?何为六仪?它们又如何成就了孔明的盖世神算?

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战前夕,孔明初入江东,面对周郎的百般刁难。那日黄昏,孔明独自站在大江之畔,仰观天象,俯察地理,心中默默推演着奇门遁甲的玄机。

"三奇者,乙丙丁也;六仪者,戊己庚辛壬癸也。"孔明轻声自语,手指在空中比划着九宫八卦的方位。在他眼中,整个天地仿佛就是一个巨大的奇门局,一切变化皆在掌握之中。

所谓"三奇",乙为日奇,代表太阳之精,主生发之机;丙为月奇,代表太阴之华,主收敛之德;丁为星奇,代表星辰之光,主变化之妙。这三奇如同天地间的三大主宰,掌控着万物的生死荣枯。

而"六仪",则是戊己庚辛壬癸六个天干,代表着地支的六种变化。戊为中央土,己为四季土,庚为秋金,辛为首金,壬为冬水,癸为雨水。六仪如同大地的六种气象,承载着万物的生长变化。

正当孔明沉思之际,鲁肃匆匆赶来:"孔明先生,都督请您入帐议事。"

孔明微微一笑,心中已然明了。他知道,周瑜必然是要试探自己对天时地利的把握。奇门遁甲之妙,正在于能通过三奇六仪的排列组合,洞察天地间的一切变化规律。

入得帐中,但见周瑜端坐上位,左右文武济济一堂。周瑜开口便问:"孔明先生既然精通天文,不知对近日天象有何见解?"

孔明不慌不忙,从容答道:"都督所问,想必是关于东南风之事吧?"

此言一出,帐中众人无不惊讶。要知道,正值隆冬时节,江东向来西北风盛行,若要火攻曹营,必须有东南风才行。而这正是周瑜心中最大的忧虑。

周瑜眼中闪过一丝惊异:"先生既知我意,不知可有良策?"

孔明淡然一笑:"奇门遁甲之中,有'三奇得位,六仪咸宁'之说。眼下正值甲子旬中,戊为值符,己为值使,若能于甲子日甲子时,在坤位设坛作法,自然可得东南风助。"

众人听得云里雾里,唯有周瑜若有所思。他知道孔明并非在故弄玄虚,而是真有深意。

孔明继续说道:"都督可知,为何要选在甲子日甲子时?甲为十干之首,子为十二支之始,甲子相合,正是天地更新之时,最利于召风换气。"

"而坤位乃西南方,五行属土,土能生金,金能生水,水能生木,木能生火,火能生土,此乃五行相生之妙,正合奇门遁甲中'三奇得令,万物皆春'之理。"

周瑜听罢,心中暗服。他虽不全懂奇门遁甲,但也知道孔明所言绝非信口开河。



次日,孔明果然在南屏山设下七星坛,开始祭风。但见他身着道袍,手执宝剑,在坛上踱步而行,口中念念有词。

"太乙神君,急急如律令!乙奇临坤,丙奇临艮,丁奇临震,三奇归位,六仪咸服,风从东南来,火向西北烧!"

话音刚落,果然东南风起,江面波涛汹涌。周瑜见状大喜,立即命令全军准备火攻。

这便是奇门遁甲的神奇之处——通过对三奇六仪的精确排列,能够洞察天地间的气机变化,从而达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境界。

然而,真正理解孔明为何能如此精准地预测风向变化的人,却寥寥无几。大多数人只看到了表面的神异,却不知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赤壁之战后,孔明的声名更加响亮。但他深知,奇门遁甲绝非仅仅是预测吉凶那么简单,它更是一门关于宇宙运行规律的学问。

一次,刘备好奇地问孔明:"军师的奇门遁甲果真如此神奇?"

孔明正色答道:"主公,奇门遁甲之妙,不在于神异,而在于理。三奇六仪,实则是古人观察天地万物变化规律后,总结出的一套完整体系。"

"就如这三奇,乙丙丁三个天干,分别对应着不同的时空状态。乙木主生发,如春天万物复苏;丙火主兴盛,如夏日骄阳似火;丁火主收敛,如秋日余晖残照。"

"而六仪戊己庚辛壬癸,则代表着不同的地理环境和物质状态。戊土厚重,如高山大岳;己土柔和,如平原沃野;庚金刚硬,如兵器利刃;辛金柔美,如珠玉宝器;壬水奔腾,如大江大河;癸水润泽,如甘露细雨。"

刘备听得若有所悟:"如此说来,三奇六仪实则是对天地万物的一种分类?"

孔明点头:"正是如此。通过这九个符号的不同组合排列,就能模拟出天地间的各种变化情况,从而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说着,孔明在地上画出一个九宫格,将三奇六仪分别填入其中:"你看,这九个宫位,每个时辰都会有不同的排列,每种排列都代表着不同的吉凶状况。"

"比如乙奇落在乾位,称为'天遁',最利于见贵求官;丙奇落在坤位,称为'地遁',最利于埋伏藏身;丁奇落在离位,称为'人遁',最利于逃亡避祸。"

刘备看着地上的图案,若有所思:"军师,这奇门遁甲究竟有多少种变化?"

"一千零八十种。"孔明毫不犹豫地答道,"每一种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和用途。正所谓'一局一世界,一式一乾坤'。"

刘备不禁感叹:"难怪军师每每算无遗策,原来都有如此精深的学问作为根基。"

孔明却摇头道:"主公过誉了。奇门遁甲虽然精妙,但终究只是工具。真正重要的,是使用者的智慧和德行。"

"若心术不正,即便精通奇门遁甲,也不过是雕虫小技;若心怀天下,即便不懂奇门遁甲,也能成就一番事业。我之所以学习此术,不过是想为主公成就霸业多添一分把握而已。"

刘备深受感动,更加敬重孔明的品格。

时光荏苒,孔明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六出祁山征讨中原。每一次出兵,他都要仔细推演奇门遁甲,选择最有利的时机和方位。

建兴六年,孔明第一次北伐。出兵前夜,他独自一人在府中推演奇门局。

"今日甲子,明日乙丑,乙奇在震宫,主雷声大作,利于用兵;丁奇在兑宫,主金戈铁马,利于攻战。"

孔明一边推演,一边记录:"戊仪在坎宫,主水患凶险,需防范魏军水淹之计;庚仪在乾宫,主金气肃杀,正是征伐之时。"

推演完毕,孔明对这次北伐的成败已有七分把握。然而,奇门遁甲只能预测大势,具体的成败还要看临场应变和人事配合。

果然,这次北伐虽然初期顺利,但因为马谡失守街亭,最终不得不撤军。孔明深知,这正印证了奇门遁甲中"人事不齐,天时难继"的道理。

五丈原上,孔明已知天命将尽。那个秋夜,他独自踏出军帐,仰望星空,心中涌起无限感慨。

多年来,他凭借奇门遁甲纵横天下,算无遗策,可如今却要在壮志未酬之际离开人世。难道说,连奇门遁甲也无法违逆天命吗?



就在这时,他想起了当年师父水镜先生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孔明啊,你虽然精通三奇六仪。

但却未曾真正领悟奇门遁甲的最高境界......"

那个最高境界究竟是什么?为何说不懂"三奇六仪"者,难解孔明神算之秘?

而孔明自己,又为何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才真正明白了师父当年那句话的深意?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