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陈老汉从25岁开始钓鱼,一钓就是40年。
退休后更是每天早出晚归,家里堆满各种钓具。
“老陈,你成天钓鱼,家里的事都不管了!”妻子王春花总是抱怨。
“钓鱼能修身养性,等我老了,这就是我最大的爱好。”陈老汉不以为然。
直到65岁那年秋天,当他再次拿起心爱的鱼竿时,手突然抖得厉害......
![]()
01
我叫陈老汉,今年65岁了。说起钓鱼,那得从1980年代说起,那时候我才25岁,在咱们市的纺织厂当工人。
那是个春暖花开的周末,我正在家里闲着没事,隔壁班组的老张突然敲门:“老陈,走不走?跟我们去河边钓鱼!”
“钓鱼?我不会啊。”我当时对钓鱼一点概念都没有。
“不会可以学嘛!”老张拍拍我肩膀,“你天天在家闷着,出去透透气多好。再说了,钓鱼这玩意儿一学就会,还能修身养性呢!”
就这样,我跟着老张他们骑着自行车到了城外的小河边。那是我第一次真正接触钓鱼,看着清澈的河水,听着鸟儿啁啾,闻着青草的香味,心里说不出的舒畅。
“老陈,你看好了,先把饵料捏成这样的小团...”老张耐心地教我,“然后轻轻抛出去,看到浮漂有动静就提竿。”
我学着他的样子,笨手笨脚地开始了人生第一次钓鱼。没想到不到半个小时,浮漂就猛地往下一沉。
“快提竿!快提竿!”老张在旁边激动地喊。
我慌慌张张地提起鱼竿,一条半斤多重的鲫鱼在空中摆着尾巴!
“哈哈!老陈,你这新手运气不错啊!”
看着活蹦乱跳的鱼,我心里涌起一种从未有过的成就感。那种感觉,就像是征服了什么难以征服的东西一样。
回家后,媳妇王春花看到我提着鱼回来,先是惊讶,然后就开始唠叨:“你这一天到晚的,不在家陪孩子,跑出去野。不过这鱼倒是不错,晚上给孩子们炖汤喝。”
“春花,你不知道,钓鱼这感觉太好了!”我兴奋地跟她分享,“坐在河边,心里特别平静,而且钓上鱼的时候,那种感觉...说不出来的爽!”
春花白了我一眼:“说得那么神,不就是钓个鱼吗?有那功夫,还不如在家多帮我干点活。”
可是我已经被钓鱼深深吸引了。第二个周末,我又跟老张他们去了。这次我自己买了一套简单的钓具,花了我半个月的工资。
“爸爸,你又要去钓鱼啊?”刚上小学的大儿子大明拉着我的衣角。
“对啊,爸爸去给你们钓大鱼回来。”我摸摸儿子的头。
“那我也要去!”大明眼巴巴地看着我。
“小孩子去什么去?河边危险!”我拒绝了他,“在家好好写作业,等爸爸回来给你带好东西。”
看着儿子失望的小脸,我心里有点不忍,但钓鱼的诱惑更大。我急着出门,根本没有多想孩子的感受。
那次钓鱼我收获更大,钓了七八条鱼。回到家,春花看到我满载而归,虽然嘴上还在埋怨,但脸上明显有了笑意。
“算你有本事,这么多鱼够我们吃好几顿了。”她一边收拾鱼一边说,“不过你可别把钓鱼当成正事,家里还有一大堆事等着你呢。”
“知道知道,我就是周末去放松一下。”我满口答应,心里却已经开始计划下次什么时候去钓鱼了。
就这样,钓鱼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到周末,我就骑着自行车到城外的各个水域探索。有时候是小河,有时候是水库,有时候是鱼塘。
慢慢地,我发现不同的水域要用不同的钓法,不同的季节要用不同的饵料。我开始研究各种钓鱼技巧,买了不少相关的书籍,甚至订阅了钓鱼杂志。
“老陈,你现在对钓鱼可比对我们娘儿几个上心多了!”春花有一次忍不住抱怨,“你看看,家里到处都是你的鱼竿鱼线,我想收拾个房间都没地方下脚!”
“这些都是必需品!”我赶紧护着自己的宝贝装备,“钓不同的鱼要用不同的竿子,这你不懂。”
“我不懂?我看你是魔障了!”春花气得跺脚,“孩子们想你陪陪都没时间,你就知道你的鱼!”
“钓鱼能修身养性,这对身心健康有好处。”我振振有词地说,“等我老了,这就是我最大的爱好。孩子们长大了自然就不需要我陪了。”
春花摇摇头,不再和我争辩。那时候的我,完全沉浸在钓鱼的乐趣中,根本意识不到自己正在错过什么。
1990年代到了,我的钓鱼技术也越来越精湛。在当地的钓友圈里,我已经小有名气了。
那时候我认识了老吴,一个比我大两岁的退休干部。老吴的钓技比我高出不少,我们经常结伴出钓。
“老陈,你这抛竿的手法还需要练练。”老吴站在我旁边指导,“你看,要这样...手腕一抖,线就飞出去了,又远又准。”
“老吴,你这技术真是没说的!”我佩服地看着他轻松地把钓线抛到几十米外,“教教我呗。”
“这个急不来,得慢慢练。”老吴很有耐心,“钓鱼这玩意儿,技术是一方面,心境更重要。你心浮气躁的,鱼都能感觉到。”
在老吴的指导下,我的钓技提高得很快。我们经常天不亮就出发,一直钓到太阳落山。有时候为了钓一条大鱼,能在一个钓点守上一整天。
那种专注和执着的感觉,让我完全忘记了时间的存在。世界仿佛只剩下我、鱼竿和水面上的浮漂。
“爸,今天学校开家长会,您能来吗?”女儿小芳怯怯地问我。
“家长会?”我头也不抬地整理着钓具,“你妈去不就行了?爸明天约了老吴去新发现的一个好钓点。”
“可是老师说最好爸爸来...”小芳的声音越来越小。
“你妈去一样的,都是家长。”我摆摆手,“爸这次要去试试新买的那根竿子,听说特别适合钓大草鱼。”
小芳默默地走开了,那时候的我,根本没有注意到女儿眼中的失落。
1995年,大明考上了大学。全家人都很高兴,邻居们也来祝贺。
“老陈,你儿子有出息啊!考上重点大学,将来前途无量!”邻居王大爷羡慕地说。
“那是,我儿子从小就聪明。”我嘴上说着,心里却在想明天的钓鱼计划。
“爸,我想和您单独聊聊。”大明走到我身边。
“聊什么?”我正在检查鱼线有没有磨损。
“就是...关于我上大学的事,还有家里的一些事。”大明有些犹豫。
“上大学有什么好聊的?好好学习就行了。”我敷衍地说,“爸明天要早起钓鱼,你有话快说。”
大明看了看我,又看了看满屋子的钓具,最终什么也没说就走开了。
![]()
后来我才知道,那次大明是想和我谈谈心,聊聊他对未来的规划,还有对家庭的一些看法。可是我错过了这个机会,而且后来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1998年,小芳结婚了。婚礼前一天,我突然接到老吴的电话。
“老陈,明天有个钓鱼比赛,奖金很丰厚,你去不去?”
“钓鱼比赛?”我来了兴趣,“在哪里?”
“在东湖,从明天早上6点开始,下午5点结束。第一名奖金5000块呢!”
5000块,在那个年代可不是小数目。而且我一直想证明一下自己的钓技。
“可是明天小芳结婚...”我有些犹豫。
“结婚典礼不是下午2点才开始吗?比赛5点结束,你赶得及的。”老吴劝说道。
我想了想,觉得确实赶得及,就答应了。
第二天一早,我和老吴到了东湖参加比赛。没想到那天鱼情特别好,我一上午就钓了十几条大鱼,在所有参赛者中排名第二。
“老陈,再坚持一下,说不定能拿第一!”老吴在旁边给我打气。
我看了看表,已经下午1点了。按道理应该收竿准备去参加女儿的婚礼了,可是眼看就要拿第一名,我实在不甘心。
“再钓一个小时,应该来得及。”我自己给自己找理由。
结果一钓就忘了时间,等我意识到的时候,已经下午3点了!
我赶紧收竿往家跑,到了酒店的时候,婚礼已经进行到一半了。
“爸,您终于来了!”小芳看到我,眼眶红红的。
“对不起,路上堵车了。”我撒了个谎,“新郎官人不错,爸看着放心。”
小芳什么都没说,只是紧紧抱了我一下。我能感觉到她在颤抖,但当时的我以为她是激动的。
后来我才知道,小芳一直在等我来给她戴项链,这是我们家的传统。可是我迟到了,这个仪式只能由她妈妈代替。
春花私下里狠狠数落了我一顿:“老陈,你怎么能在女儿结婚这么重要的日子迟到?你心里还有没有这个家?”
“我不是故意的,真的是路上堵车...”我还在找借口。
“堵车?你当我傻啊?”春花指着我身上的泥土,“钓鱼钓的吧?为了钓鱼连女儿结婚都不当回事,你还算是个父亲吗?”
我被她说得无言以对,心里也有些愧疚。可是那种愧疚感很快就被第二天钓到的一条大草鱼冲淡了。
那时候的我,觉得钓鱼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其他的一切都可以为它让路。
02
2010年,我60岁了,从纺织厂退休。对别人来说,退休可能意味着生活的结束,但对我来说,那简直就是天堂!
终于有大把的时间可以钓鱼了!不用再受上班时间的限制,不用再偷偷摸摸地请假去钓鱼,我可以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想钓多久就钓多久!
“老陈,你现在退休了,是不是该多在家陪陪我?”春花对我的计划提出了不同意见,“咱们也60岁的人了,该享享清福了。”
“什么叫享清福?钓鱼就是最大的享福!”我兴奋地规划着我的退休生活,“以前上班没时间,现在可以好好研究钓鱼技术了。我准备把咱们市周围的水域都钓个遍!”
“你就不能想想别的?”春花叹气,“儿女们工作都忙,平时很少回来。好不容易你退休了,咱们可以一起出去旅旅游,看看外面的世界...”
“旅游有什么好的?花钱受罪!”我摇摇头,“还是钓鱼实在,既锻炼身体又愉悦心情,钓到的鱼还能改善生活。”
春花看我这样,知道说什么都没用,只能由着我了。
退休后的第一个月,我就制定了详细的钓鱼计划。周一到周五去附近的小河小塘,周末和老吴一起去远一点的水库。
我的钓具也越买越多,越买越高档。碳素鱼竿、进口鱼线、日本鱼钩...家里的一个房间完全变成了钓具仓库。
“老陈,你看看这屋子里,我想进去收拾一下都转不开身!”春花站在门口抱怨,“到处都是鱼竿,这日子还怎么过?”
“这些都是宝贝,不能乱动!”我紧张地护着我的装备,“每根竿子都有不同的用途,少了任何一根都不行。”
“那我想打扫卫生怎么办?”
“打扫什么卫生?这些东西放得好好的,不需要打扫!”我理直气壮地说。
春花气得直翻白眼:“我看你是中邪了!这些破竿子比老婆孩子都重要!”
“什么叫破竿子?这是艺术品!”我反驳道,“你不懂就别乱说。”
就在这时,我认识了小刘。小刘是个28岁的程序员,刚刚开始学钓鱼。他听说我在当地钓友圈里有点名气,就特意来请教我。
“陈师父,我听老吴说您的钓技特别厉害,能教教我吗?”小刘很谦虚地问我。
听到有人叫我师父,我心里美滋滋的:“行啊!不过钓鱼这东西,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学会的。”
“我不怕时间长,我就是想学真本事。”小刘眼睛里闪着光。
看到小刘对钓鱼这么虚心好学,我想起了年轻时的自己。我决定好好教教他。
“小刘,你先看看我这些装备,每一样都有讲究...”我开始给他介绍我的钓具收藏。
“哇!陈师父,您这些装备真专业!”小刘羡慕地看着满屋子的钓具,“这得值不少钱吧?”
“钱不是问题,关键是要实用。”我很享受这种被崇拜的感觉,“你看这根竿子,日本进口的,专门钓鲤鱼用。这根是碳素的,钓草鱼特别好使...”
![]()
小刘听得很认真,还不时地提问。我越说越兴奋,从钓具讲到钓技,从钓技讲到钓点选择,滔滔不绝地说了两个多小时。
“陈师父,您真是太厉害了!”小刘佩服得五体投地,“什么时候能带我去实地学习一下?”
“明天就去!”我当即决定,“我带你去我常去的那个水库,那里的鱼又大又多。”
从那以后,小刘就成了我的忠实弟子。他不仅技术上虚心向我请教,还经常夸我是他见过的最厉害的钓鱼高手。
“师父,您这一竿抛出去又远又准,我什么时候能达到您这个水平?”
“慢慢来,我也是练了几十年才有今天的技术。”我很得意,“钓鱼这东西,没有捷径可走,全靠经验积累。”
在小刘的崇拜声中,我更加沉迷于钓鱼。每天早上5点起床,准备钓具,6点准时出门。一钓就是一整天,直到天黑才回家。
“爸,你能不能少钓几天鱼,陪我们吃顿饭?”大明有一次回家时问我。
“吃饭?你们不是天天都吃饭吗?”我不理解他的意思,“爸明天要去试一个新钓点,听说那里有特别大的鲢鱼。”
“我的意思是一家人坐下来好好吃顿饭,聊聊天。”大明解释道,“我们工作都很忙,好不容易回来一趟,想和您多待一会儿。”
“聊什么天?你们年轻人的工作我也不懂。”我摆摆手,“有那时间,我还不如多钓几条鱼实在。”
大明看了看我,又看了看满屋子的钓具,摇摇头什么也没说。
小芳也劝过我几次:“爸,您天天钓鱼,妈一个人在家多孤单。您能不能偶尔陪陪她?”
“你妈有什么孤单的?”我不以为然,“她有电视看,有广场舞跳,比我忙多了。”
“那不一样,她需要有人说话。”小芳着急地说,“您是她老伴儿,应该多陪陪她。”
“我陪她干什么?我们在一起几十年了,该说的话都说完了。”我觉得女儿在小题大做,“再说了,钓鱼也是为了这个家,钓到鱼不是能省菜钱吗?”
小芳听了我的话,眼圈红了:“爸,您变了。以前的您不是这样的。”
“我怎么变了?我还是我啊。”我真的不明白她为什么这么说。
“以前您虽然爱钓鱼,但还是关心家里的事。现在您除了钓鱼,什么都不管了。”小芳含着眼泪说。
“什么叫什么都不管?我把鱼钓回来给你们吃,这不是关心是什么?”我觉得很委屈。
看着女儿哭泣的样子,我心里也有些不舒服,但我还是觉得她们不理解我。钓鱼让我快乐,让我有存在感,为什么她们就不能支持我呢?
2020年,我70岁了。这时候我已经钓了40年的鱼,在当地钓友圈里算是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了。
我的钓技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什么样的水情、什么样的天气、什么样的鱼我都能应对。年轻的钓友们都很崇拜我,经常来请教问题。
“陈老,您看我这个钓法对不对?”
“陈老,这种天气用什么饵料比较好?”
“陈老,您能教教我怎么调漂吗?”
面对这些年轻人的提问,我总是很耐心地解答。那种被尊重、被需要的感觉让我很满足。
“老陈,你现在可是咱们这片的钓鱼权威了。”老吴开玩笑地说,“好多年轻人都把你当老师。”
“哪里哪里,我也就是钓得时间长一点。”我嘴上谦虚,心里却很自豪。
春花的身体开始出现一些小毛病,血压有些高,腰也经常疼。
“老陈,你陪我去医院看看吧,我这腰疼得厉害。”春花有一天对我说。
“医院有什么好看的?就是老了呗。”我正在整理钓具,“明天小刘他们约我去新开的那个钓鱼场,听说里面放了很多大鱼。”
“我是真的疼...”春花的声音有些虚弱。
“疼就吃点止疼药,或者贴个膏药。”我头也不抬,“女人到了这个年纪都这样,我妈当年也是天天喊这疼那疼的。”
春花看了我一眼,什么也没说,自己一个人去了医院。
检查结果出来后,医生说春花的腰椎有些问题,需要注意休息,不能过度劳累。
“老陈,医生说我需要多休息,你能不能帮我分担点家务?”春花回来后对我说。
“家务有什么好干的?”我不耐烦地说,“你就是太闲了,整天没事干就觉得这疼那疼。我天天钓鱼,身体好得很!”
春花叹了口气,不再和我争论。
2023年的秋天,我像往常一样早起准备钓具。可是当我拿起心爱的鱼竿时,手突然抖得厉害,几乎拿不稳。
“怎么回事?”我疑惑地看着自己的手,以为是没睡好。
可是接下来的几天,情况越来越严重。不仅手抖,我发现自己的反应也变慢了,有时候鱼咬钩了我都没有及时发现。
更糟糕的是,我的视力也出现了问题。原本清晰的浮漂变得模糊不清,有时候我根本看不出浮漂是在上升还是下沉。
到了水边,我发现坐的时间稍微长一点,腰就疼得受不了,必须站起来休息。以前我能从早坐到晚,现在坐半个小时就得起来活动活动。
“老陈,你今天怎么了?状态不太对啊。”老吴关心地问我。
“没事没事,可能是昨天晚上没睡好。”我强颜欢笑,不愿意承认自己身体出了问题。
可是这种状况持续了好几天,我不得不面对现实。钓了几十年鱼的我,居然开始拿不稳鱼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