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已死,有事烧纸。”
这话听着像段子,可现在看,真有点盖棺定论的意思。一场本可以化危为机的公关危机,愣是被西贝老板贾国龙,亲手拍成了“大型自首直播”。
导火索是罗永浩发了条微博:“好久没吃西贝,今天下飞机和同事吃了一顿,发现几乎全是预制菜,又贵又难吃。”
![]()
就这么一句话,按理说,风不大。
可贾老板的反应,堪称“教科书级反向操作”——别人危机公关靠灭火,他直接往火堆里倒汽油,还顺手点燃了自己。
先说罗永浩这波操作,其实不是“黑”,是“送”。
第一句“好久没吃西贝了”,潜台词是:你在我心里还有位置,是大品牌;第二句“下飞机就吃”,说明你是他回归正常生活后的第一选择,情感分拉满;第三句“几乎全是预制菜”,看似吐槽,实则是给了西贝一个重新定义行业标准的机会。
如果贾老板脑子在线,这时候该怎么做?
发个感谢信:“感谢罗老师还记得西贝!我们深知大家对现做菜的期待,为此我们推出全新菜单分级:现炒锅气菜、中央厨房半成品、预制加热菜,明码标价,透明选择。”
这一手,既回应了质疑,又树立了行业标杆,品牌价值直接起飞。
![]()
可贾老板偏不。他选择开媒体会、晒账单、扬言起诉,还让一万名员工开放后厨……好家伙,这阵仗,不知道的以为他要宣布上市,结果一打开后厨,网友直接笑疯了:
“儿童餐的食材比儿童岁数都大!”“母鸡汤里没母鸡,只有‘母’字还活着。”“馒头一岁半,羊腿一周岁,西贝后厨是开了个食材养老院?”“顾客是店里最新鲜的活物,因为都是现来现宰。”
最绝的是那封道歉信,删了重发,就为了给“顾客虐我千百遍”的“虐”字,加个引号。
家人们,谁懂啊?一边嘴硬说“我没做错”,一边又怕网友骂,连个词都要反复斟酌,这不是道歉,是“带引号的倔强”。
![]()
罗永浩估计都懵了:我骂你两句,你至于把底裤都扒了拿喇叭喊吗?
上一次约架,对方好歹还呲个牙,这次倒好,刀还没出鞘,对手先给自己捅了三刀,血流满地还喊“来啊,我还能扛”。
![]()
这波操作,表面看是“自证清白”,实则是把消费者的幻想按在地上摩擦。
很多人吃西贝,图的就是个“高端连锁”“现炒现做”的心理安慰。你不说,大家还能自我催眠:“这菜应该挺新鲜吧?”
可你一公开后厨,等于直接撕碎了遮羞布:冷冻肉、预制菜、微波炉加热,全摊在阳光下。
支持你的人幻想破灭,原本想替你说话都张不开嘴;反对你的人拿到实锤,立马从“嫌贵”升级到“情感背叛”:“你骗我感情,还收我现炒的价?”
更讽刺的是,贾老板还搬出“国家标准”辩解:“我们不算预制菜!”
![]()
可老百姓哪管你法律条文?在普通人眼里,从冷库里拿出来、微波炉打热的菜,就是预制菜。
你跟我讲法规,我跟你讲常识。你越辩解,越显得傲慢。这背后,是典型的“成功者陷阱”——干了三十多年餐饮,从街边摊做到全国近400家店,贾老板早习惯了“我说了算”。
在家住豪宅,出门坐头等舱,周围全是附和声。久而久之,他真以为自己懂所有人的胃,也懂所有人的脑子。
![]()
可时代变了。
过去是“你说啥我信啥”,现在是“你越装,我越扒”。信息透明的时代,消费者要的不是“你定义的真诚”,而是“我想要的安心”。
西贝真正崩塌的,不是后厨,是信任。它的基本盘是宝妈群体——带孩子吃饭,图个安全、营养。结果一查,儿童餐用的是一年半前的冷冻菜,转基因油、高价预制,谁还敢去?
信任建立要三十年,崩塌只要两三天。曾经的“西北菜龙头”,如今成了“预制菜代名词”,连胖东来这种素来仗义的品牌都默默删帖,可见多尴尬。
现在西贝紧急招“品牌传播主管”“法务主管”,想力挽狂澜?晚了。舆论的雪球一旦滚下山,再大的企业也扛不住。
![]()
如果非要说还有救,那唯一的“贵人”,还是罗永浩。老罗不是敌人,是送你剧本的编剧。你没接住,现在想翻盘,只能请他当“品质监督官”——只要他站你说“西贝真改了”,一半网友就信。
所以,老贾,别远洋捕捞了,赶紧派人去日本,把老罗请回来。救老罗,就是救西贝。
![]()
最后送西贝一句话:别总想着教育消费者,先学会被消费者教育。
毕竟,在这个年代,最贵的不是菜,是信任;最难以下咽的,不是预制菜,是傲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