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拦住大明帝国超级舰队的,竟然不是海盗,而是一颗小小的果子?

0
分享至

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15世纪初,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舰队,600多艘战船,近3万名船员,纵横七万海里,这支舰队突然消失了。

拦住它的,不是敌人的炮火,不是狂风巨浪,而是装在货舱里的胡椒。



海上雄师的辉煌时代

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福建长乐。

闽江口五虎门外,249艘巨舰一字排开,最大的宝船长达138米,比今天的055驱逐舰还要长。

郑和站在船头,望着茫茫大海。



这个回族太监,本名马和,跟随朱棣征战多年。朱棣给他起了新名字郑和,取"郑国渠"之意,要他为大明开疆拓土。

27800名船员整装待发,有官员、有士兵、有商人、有医生,光是医生就有180名,比一个现代医院的医护人员还多。

船队的规模让人震撼。

除了主力宝船,还有马船运输战马,粮船装载补给,坐船供官员居住,战船负责护航,水船专门储存淡水。每一艘船都有明确分工,就像一座移动的城市。

这支舰队要去的地方,明朝人叫"西洋",不是大西洋,是印度洋。

当时的中国人把印度洋叫做"那没黎洋",那里有30多个国家,有数不清的香料、宝石、象牙。

第一次出海,郑和的船队经过占城、爪哇、苏门答腊,最远到达古里。古里就是今天印度西海岸的卡利卡特,后来达·伽马也在这里登陆。

郑和比哥伦布早了87年,比达·伽马早了93年。



每到一个港口,郑和都会宣读皇帝的诏书,不是征服,是交朋友。

船队的航海技术领先世界。

他们使用24方位罗盘导航,误差不超过2.5度,晚上观测北极星位置,用牵星板测量纬度。

这些技术比欧洲人先进了上百年。

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叶换回香料、宝石、药材。

当地国王看到这些巨船,都惊呆了,船队规模太庞大,各国君主争相朝贡。

锡兰山国国王亚烈苦奈儿不服,郑和二话不说,直接把他抓回南京。

苏门答腊的篡位者苏干剌作乱,郑和派兵剿灭。

华侨海盗陈祖义横行南洋,郑和活捉了他。

这不是简单的商业航行,是带着牙齿的外交。

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郑和七次下西洋,每次都载誉而归。



船舱里装满了胡椒、肉桂、丁香,这些香料在中国能卖出天价。

明朝的国库从来没有这么充实过,朱棣用这些钱修建紫禁城,迁都北京,五次北征蒙古。

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完美的商业模式。



繁荣背后的经济博弈

永乐十九年,南京户部。

夏元吉坐在账本前,眉头紧锁。

这个四朝元老,从朱元璋时期就管着国家财政,朱棣攻打南京时,曾经想杀了他。



夏元吉说:"让我再活三天,账还没算完。"

朱棣被他的敬业精神感动,留了他一命。

账本上的数字让夏元吉头疼。

郑和带回来的胡椒,在苏门答腊的收购价是0.01两银子一斤,运到中国,能卖0.2到0.3两,差价20倍。

青花瓷盘在南洋能卖500贯,成本只有几十文。

看起来很赚钱,实际上有大问题。

胡椒太多了。

国库里堆积如山的香料用不完,到了成化七年,整整50年才用完这些香料。

朝廷只好拿这些东西当工资发给官员。

想象一下,你的工资不是银子,是胡椒。



文官们怨声载道,武将们也不高兴,他们要的是真金白银,不是调料。

有些官员拿到香料,只能转手倒卖。

市场上香料越来越多,价格越来越便宜。

更要命的是,大量进口导致胡椒价格暴跌,从0.2两一斤跌到0.1两。

市场饱和了。

夏元吉算过一笔账,郑和每次出海,花费白银几十万两,军民死者上万人。

带回来的宝贝堆在库房里发霉。

这笔买卖,越来越不划算。

更深层的问题是,明朝的海禁政策和郑和下西洋形成了矛盾。

一边严禁民间出海贸易,一边官方垄断海外贸易。

这种模式注定不可持续。



朱棣在位时,夏元吉不敢反对,皇帝的面子要给。

他只能想办法筹钱,裁撤冗官,减少皇室开支,郑和下西洋才勉强维持下去。

朱棣死后,情况变了。



财政困局与政治阻力

宣德元年,紫禁城。

明宣宗朱瞻基刚刚登基,想要减免赋税,显示皇恩。

夏元吉直接拒绝:"国库空虚,不能减税。"



新皇帝的面子都不给,可见财政压力有多大。

郑和这时候又来申请出海。

夏元吉坚决反对:"劳民伤财,得不偿失。"

这一次,皇帝听了夏元吉的话。

郑和的第七次下西洋被无限期推迟。

为什么夏元吉的反对这么有效?

因为账算得太清楚了。

永乐十九年,朱棣同时进行三个大工程:迁都北京、修建紫禁城、郑和下西洋。

三个项目都是吞金巨兽。

迁都花费巨大,工匠、材料、运输,每一项都是天文数字。

光是运输木材,就动用了几十万民工。

郑和这边,一次出海就要消耗几十万两银子。

27000多人的船队,每天的开销就是个天文数字。

粮食、淡水、武器、药品,样样都要钱。

国库撑不住了。



夏元吉的"勤俭治国"方针开始发挥作用,他砍掉了所有不必要的开支。

郑和下西洋被列为"不必要开支"。

文官集团也有自己的算盘。

他们眼红皇室垄断的海外贸易利润,想要分一杯羹。

停止官方下西洋,让民间参与贸易,文官集团能从中获利。

政治博弈和经济利益交织在一起。

宣德五年,夏元吉去世。

没有了这个财政管家,明宣宗想重启下西洋。

朝中的武将和功勋贵族都支持。

因为郑和出海能让随行士兵赚外快,带回来的珍宝要么赏给皇室,要么分给将领。

最后一次机会来了。

宣德六年,郑和第七次出海,目的把滞留在中国的各国使节送回去。

不是去贸易,是去善后。

这次航行结束后,郑和死在古里。

大明帝国的海洋时代,就此落幕。



更让人愤怒的是,几十年后,郑和航海的档案被人故意销毁了。

车驾郎中刘大夏说:"三宝下西洋,费银粮数十万,军民死者万计,纵得奇宝而归,于国家何益?旧档案虽有,也当毁之。"

一把火,烧掉了中国人的海洋记忆。



从开放到封闭的历史转折

故事还没有结束。

郑和下西洋停止后,明朝实行了更严格的海禁政策。

《大明律》规定:"擅造三桅以上违式大船者,处斩,全家发边充军。"

连造船都成了死罪。



"片板不许下海",这六个字锁住了中国人200年。

民间不能出海,官方不再组织船队,中国人被锁在了陆地上。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欧洲人开始了大航海时代。

1498年,达·伽马的船队抵达卡利卡特,就是郑和经常停靠的古里。

时间差距,郑和最后一次到达古里是1433年,达·伽马到达是1498年,仅仅相差65年。

葡萄牙人沿着郑和走过的航线,建立了殖民帝国。

荷兰人、英国人、法国人接踵而至。

他们用大炮和军舰,控制了印度洋的贸易。

讽刺的是,这些欧洲殖民者使用的航海图,很多都来自中国。

郑和留下的《郑和航海图》,成了后来者的导航工具。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说,中国航海图的精确性让西方学者震惊。

米尔斯和布莱格登研究了整个马来半岛海岸线,对中国航海图给出了很高评价。

中国人绘制了地图,欧洲人拿着地图去殖民。

200年后,已建城32年的马尼拉,中国居民超过2万人,西班牙人不足1000人。

中国人还是出海了,不过不再是官方组织,而是冒着生命危险的民间走私。

明清两朝都把这些人叫作"弃民",不承认他们的中国身份。

"中国四民,商贾最贱,岂以贱民兴动兵革。"

这是明朝官员对海外华商的态度。

海洋,从中国人的优势变成了痛点。

鸦片战争时,英国军舰从海上来,中国人才发现我们已经在海洋上落后了几百年。



当年如果郑和的船队继续下去会怎样?

也许中国会成为海洋霸主。

也许大航海时代的主角是中国人,不是欧洲人。

历史不能假设,但教训很明确:封闭没有出路,开放才有未来。

一颗小小的胡椒,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轨迹。

不是胡椒本身有什么神奇力量,而是围绕它产生的经济矛盾和政治博弈,最终让大明帝国选择了封闭。

官方垄断贸易,民间被迫走私。

香料过剩,价格暴跌。

财政压力,政治斗争。

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压垮了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

600年后的今天,我们重新走向海洋。

这一次,不会再被任何"小果子"拦住了。



参考资料:
人民网-人民日报:《万明:郑和下西洋:人类文明交流史上的光辉印记》(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2023年10月18日)
新华网:《【道中华】郑和率世界最强船队下西洋为什么没有建立殖民地?》(国家民委官网,2023年11月7日)
中国政府网:《郑和下西洋,为何从福建开洋?》(福建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24年7月12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老爸给我转80万,老公就买80万车,打电话让我去付款,我:你是?

老爸给我转80万,老公就买80万车,打电话让我去付款,我:你是?

小秋情感说
2025-10-26 14:17:16
水晶宫手抛球造乌龙,格拉斯纳:周五我们练过15分钟手抛球

水晶宫手抛球造乌龙,格拉斯纳:周五我们练过15分钟手抛球

懂球帝
2025-11-02 23:00:15
米莱的胜利被最小化了

米莱的胜利被最小化了

寰宇大观察
2025-11-01 18:55:03
8大“致命廉价品”,它们正在偷走你的健康!再便宜也不要买!

8大“致命廉价品”,它们正在偷走你的健康!再便宜也不要买!

室内设计师有料儿
2025-09-19 14:45:46
最新油价调整消息:油价大幅下调!11月2日92、95、98号汽油价格

最新油价调整消息:油价大幅下调!11月2日92、95、98号汽油价格

有料财经
2025-11-02 13:25:22
奇谋妙计五福星已过42年,冯淬帆离世,已有12位演员不在了

奇谋妙计五福星已过42年,冯淬帆离世,已有12位演员不在了

动物奇奇怪怪
2025-11-02 12:23:22
中国重启采购美豆,巴西大豆主动降价:这场“豆价战”比想象激烈

中国重启采购美豆,巴西大豆主动降价:这场“豆价战”比想象激烈

未曾青梅
2025-11-02 23:27:41
西媒:亚马尔米兰寻欢丑闻让巴萨挨批,俱乐部已联系其经纪人

西媒:亚马尔米兰寻欢丑闻让巴萨挨批,俱乐部已联系其经纪人

雷速体育
2025-10-31 10:02:11
安世立下规矩,日本欧洲全线停产,荷兰承认误判:强抢是无奈之举

安世立下规矩,日本欧洲全线停产,荷兰承认误判:强抢是无奈之举

华庭讲美食
2025-11-01 07:35:28
县委书记、县委统战部部长,3天内接连被查

县委书记、县委统战部部长,3天内接连被查

新京报政事儿
2025-11-02 16:17:55
买卖黄金要交税了

买卖黄金要交税了

谭谈投研
2025-11-02 18:12:20
沈泊洋遭查后,赵少康慌了?节目言论揭真实担忧

沈泊洋遭查后,赵少康慌了?节目言论揭真实担忧

动物奇奇怪怪
2025-11-02 03:21:29
4-3!4-2!女单4强全部诞生!陈熠被淘汰,王艺迪送张本美和出局

4-3!4-2!女单4强全部诞生!陈熠被淘汰,王艺迪送张本美和出局

侃球熊弟
2025-11-02 05:10:24
中国富人,为什么以吃劣质蛋白质为荣?

中国富人,为什么以吃劣质蛋白质为荣?

食味艺文志
2025-09-19 23:03:14
王岳伦带女出席活动,王诗龄1米7身高超何超莲,少女感穿搭获赞

王岳伦带女出席活动,王诗龄1米7身高超何超莲,少女感穿搭获赞

述家娱记
2025-11-02 22:35:31
小米粥再次被关注,研究发现:高血糖患者喝小米粥,或有8大改变

小米粥再次被关注,研究发现:高血糖患者喝小米粥,或有8大改变

周哥一影视
2025-11-01 09:05:09
马筱梅肚子大了,汪小菲在北京给玥儿姐弟看学校,终于跟S家和解

马筱梅肚子大了,汪小菲在北京给玥儿姐弟看学校,终于跟S家和解

青史楼兰
2025-10-31 17:37:10
茼蒿立大功!医生调查发现:茼蒿对这5种疾病有好处,建议常吃

茼蒿立大功!医生调查发现:茼蒿对这5种疾病有好处,建议常吃

阿纂看事
2025-10-13 15:36:03
这一次,高调官宣新恋情的葛荟婕,终究没给凉薄的汪峰留一丝体面

这一次,高调官宣新恋情的葛荟婕,终究没给凉薄的汪峰留一丝体面

八斗小先生
2025-11-01 11:19:14
你见过的土豪是什么样子的?网友:前台小姐直接跟着他走了

你见过的土豪是什么样子的?网友:前台小姐直接跟着他走了

特约前排观众
2025-08-19 00:20:03
2025-11-03 01:04:49
芳芳历史烩 incentive-icons
芳芳历史烩
人人心藏历史敬畏, 感激岁月馈赠
5785文章数 161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和章泽天出席会议被抓拍 刘强东发文调侃称"没了自信"

头条要闻

和章泽天出席会议被抓拍 刘强东发文调侃称"没了自信"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陈道明被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家居
亲子
教育
游戏
旅游

家居要闻

吸睛艺术 富有传奇色彩

亲子要闻

Two Teen Geniuses Solve Rubik's Cube in Perfect Sy...

教育要闻

英国QS前百学校发Offer的态度!

《英雄联盟》S15全球总决赛半决赛TES对阵T1战报"/> 主站 商城 论坛 自运营 登录 注册 《英雄联盟》S15全球总决赛半决赛TES对阵T1战报:...

旅游要闻

“诗和远方”并不远!青海·海西生态旅游宣传推介会走进广州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