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战役,这场仗打得真叫一个“硬”,发生在1949年8月。
那时候解放战争已经进入尾声,国民党在大陆上到处挨打,但西北这块地盘还被马步芳、马鸿逵这些军阀死死攥着。
兰州作为甘肃省会,位置太关键了,它北靠黄河,四周都是山,易守难攻,从古时候起就是兵家必争的地方。
![]()
马步芳集结了5万多人,包括第82军、第129军,还有骑兵师和保安团,依托兰州南山的工事死扛。胡宗南的残部也给了点支援,让马步芳觉得还能撑一撑。
第一野战军,也就是一野,在彭德怀指挥下,从关中地区追击过来,先扫荡外围,目标直指兰州、西宁,打算一举歼灭马家军主力。
一野的兵力当时是三个兵团,第十九兵团、第二兵团和第一兵团,总共20万人左右。
战役从8月4日正式下令开始,到8月26日兰州解放,中间包括外围作战和城市攻坚。整个过程,一野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官方记录显示伤亡8700多人,其中阵亡1860人,负伤8088人。
为什么会损失这么大?
主要是因为兰州地形太恶劣了,马步芳从抗战时期就修工事,堑壕、碉堡、地雷到处都是,加上国民党部队抵抗顽强,一野很多部队是硬啃阵地,添油战术打得频繁。
![]()
比起其他战役,这里的城市攻坚战是西北战场上规模最大的,敌我兵力对比虽然一野占优,但攻坚战总归吃亏。
外围作战阶段,一野推进得还算顺利。
从8月9日开始,从陇东地区西进,8月14日拿下定西,8月16日占了榆中和临洮,把马步芳的骑兵逼得后撤。这段时间,一野损失不算太大,主要在试探攻势上。
![]()
8月21日,一野搞了一次试探性攻击,用了九个团的兵力,从南山方向发起,但结果不理想,伤亡2500多人,却没占到任何阵地。
彭德怀一看不对劲,赶紧叫停,调整计划。他甚至考虑过如果总攻失败,就撤退重整。这次试探暴露了马家军的火力配置,让一野后续进攻更有针对性。
总攻是8月25日凌晨打响的,一野集中火力,主攻南山几个要地:沈家岭、营盘岭、窦家山、马家山、古城岭。
![]()
这些地方都是马步芳的核心阵地,守军主要是第82军的精锐师。
战斗从天亮打到天黑,各个阵地争夺都激烈。第二兵团第四军负责沈家岭,第六军打营盘岭,第十九兵团第六十三军攻窦家山,第六十五军拿马家山和古城岭。
第六十三军用了6个多小时占了窦家山,第六十五军花了11小时拿下古城岭,第六军10个多小时搞定营盘岭。这些阵地一野伤亡不小,但最重的还是沈家岭那边。
![]()
兰州战役的损失分布上,南山攻坚战占了大头,大概伤亡了6000多人,因为这里是马家军的主阵地,工事坚固,守军抵抗激烈。
城内作战损失小一些,主要是追击和清扫残敌。整个战役,一野歼灭了国民党军2.7万人,包括俘虏1.4万多,毙伤1.2万多。
如果算上后续追击青海的作战,总歼敌4.2万多。这仗打完,马步芳的精锐基本没了,西北其他国民党部队士气崩盘,很多地方直接起义或投诚。
![]()
现在说说一野的损失为什么这么重。马步芳的部队战斗力在国民党军里算强的,他们是骑兵起家,熟悉西北地形,武器也不差,还有飞机支援。
兰州南山阵地依托山势,坡陡崖高,解放军进攻时得爬坡,暴露在火力下。
加上马继援接手指挥后,不断增兵反扑,双方拉锯战多,消耗大。一野很多团打完后,建制都不完整了,有的团从1500多人减到几百人。
![]()
彭德怀后来回忆,这仗是西北最惨烈的一场,敌军比预想顽强得多。
战役后,一野迅速推进。8月26日中午,兰州完全解放,马继援带着残部跑了。9月3日,一野第一军进西宁,9月5日青海解放。
宁夏9月底拿下,新疆10月和平解放。兰州战役打开了西北门户,加速了全国解放进程。要是没有这仗,马步芳、马鸿逵还能拖一阵子,胡宗南的残部也可能多苟延残喘会。
![]()
焦点转到沈家岭,这地方是兰州南山三大主阵地之一,离黄河铁桥最近,一旦丢了,整个防御体系就破了,马家军的退路被断。
沈家岭是个葫芦形山梁,面积不到半平方公里,但战略价值高,马步芳放了第82军190师的569团和568团,外加357师骑兵团和工兵营,总四个步兵营。
阵地层层设防,火力交叉覆盖,还和附近高兰山、狗娃山互为支撑。
![]()
一野第四军第11师主攻沈家岭,用了31团正面进攻,32团左翼助攻,33团右翼,第10师30团也支援,总四个团。战斗从8月25日早上5点打到晚上7点,整整14小时。
31团先突破两道防线,早上7点半占了300米正面,但接着遭反扑,到10点只剩100人。马继援不断派兵增援,反扑30多次,双方反复争夺。
第四军伤亡2934人,其中死624人,沈家岭单独超过3500人。国民党的569团和568团损失3400人,加上其他单位4700人。
![]()
沈家岭的干部牺牲特别多,一野团级以上三人全在这:31团团长王学礼,30团政委李锡贵,32团副团长马克忠。
王学礼是陕北老红军,1934年参加革命,经历上百仗,沈家岭时团里打剩170人,他带着机关人员冲锋,中弹阵亡。
李锡贵1935年参军,抗日时打游击,解放战争升政委,增援31团时被机枪击中,倒在阵地上。
![]()
马克忠1937年入伍,参加平型关战斗,攻沈家岭时带人观察敌情,遭火力打击阵亡。
除了这三人,连级干部牺牲一大批,很多连队损失过半。战后,31团获“勇猛顽强”称号,30团“长攻善守”。
沈家岭损失重,反映出攻坚战的残酷性。一野基层干部带头冲锋,牺牲率高,但也正是这种作风,保证了阵地拿下。
![]()
国民党守军抵抗顽强,但组织混乱,马步芳早早跑了,马继援也撑不住。整个南山阵地丢了后,马家军溃逃,很多人骑马过黄河淹死。
兰州战役一野损失8700多,这数字背后是多少家庭的痛。比起国民党4万多被歼,一野的代价算值得,但不能忽略那些牺牲。
![]()
沈家岭一地干部名单就够让人心堵,王学礼他们这些老战士,倒在解放前夕。战役胜利后,西北解放进程加快,青海宁夏新疆陆续解放,到1950年西北全境稳定。
这仗不光是军事胜仗,还瓦解了国民党在西北的统治基础,让当地老百姓摆脱军阀压榨。
![]()
1、「纪念兰州解放75周年」铭记“8·26” 追忆峥嵘岁月 每日甘肃 2024-08-26
2、「党史天天学」兰州战役:西北战场规模最大的城市攻坚战 乌鲁木齐网警 2022-09-17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