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教育部、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县域普通高中振兴行动计划》,对推进县域普通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其中,为应对学龄人口变化,《行动计划》提出,指导各地建立学位需求预测预警机制等一系列应对措施。
据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介绍,未来一段时期,我国高中阶段适龄人口将持续增长,预计2029年达到峰值。同时,随着教育普及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人民群众对接受良好普通高中教育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普通高中发展将面临学龄人口持续增长和普及水平持续提升双重挑战。
为此,《行动计划》提出实施教育资源扩容行动:一是做好需求预测预警。指导各地建立完善学龄人口和学位需求预测预警机制,结合人口流动等因素,综合研判、精准预测省、市、县学龄人口和学位缺口,科学制定县中布局规划,建立分年度建设项目库,明确每年改扩建、新建学校和新增学位数。二是积极扩大学位供给。推动现有普通高中挖潜扩容,在渡峰时期适当放宽学校规模和班额标准,充分利用义务教育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闲置资源举办普通高中,以人口集中流入地、教育基础薄弱地区为重点,新建一批县中。三是持续增加投入力度。发展改革部门将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符合条件的普通高中建设项目,财政部门将统筹相关资金支持改善县中基本办学条件,落实好生均公用经费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等政策。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雷嘉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