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中国驻泰国大使馆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举办了一场招待会,泰国新总理阿努廷也亲自出席并致辞。
值得一提的是,阿努廷在致辞结尾,特意用中文向北京道贺: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这是一次有温度的外交表达。
«——【·百万华裔血脉铸就的“中泰一家亲”·】——»
阿努廷这次用中文道贺,可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根基。
大家都知道,泰国是海外华裔最集中的国家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泰国至少有14%的人口拥有华裔血统,这其中还包括不少政坛和商界的精英。阿努廷本人虽然没有公开宣称自己有中国血统,但他的姓氏“参威拉恭”在泰语里就透着一股浓浓的闽南味儿,而且他在公开场合多次强调“泰中关系亲如一家”,还说“数以百万计的泰国民众都有着与中国先祖相连的文化渊源和血脉”。
这种文化认同可不是嘴上说说而已。从历史上看,中泰两国的交往可以追溯到汉朝,当时的“汉之译使”就曾途经泰国前往印度。到了近现代,这种联系更是紧密。
这种血脉相连的文化纽带,让泰国老百姓对中国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就拿这次阿努廷的中文致辞来说,很多泰国网友在社交媒体上留言说:“这才是真正的中泰友谊”“我们本来就是一家人”。这种民意基础,正是阿努廷敢于在外交场合“秀中文”的底气所在。
«——【·中国市场是泰国的“救命稻草”·】——»
除了文化认同,阿努廷的友好表态背后还有着经济考量。泰国是典型的外向型经济体,旅游业和制造业是其两大支柱产业。
但近年来,受全球经济低迷、疫情反复以及国内政治动荡的影响,泰国经济一直处于疲软状态。2023年,泰国GDP增长率仅为2.8%,远低于疫情前的水平。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市场对泰国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中国是泰国最大的贸易伙伴,2024年中泰贸易额达到了1339.8亿美元,其中泰国对中国出口的水果、橡胶等农产品占其出口总额的很大比重。
中国游客是泰国旅游业的“金主爸爸”。2023年,虽然还处于疫情恢复期,仍有352万中国游客赴泰旅游,为泰国创收1967亿泰铢(约合54亿美元)。
更重要的是,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的投资,正在成为泰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动力。
比如中泰铁路项目,这条连接昆明和曼谷的铁路不仅能大幅降低物流成本,还能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阿努廷在担任副总理期间,就积极推动铁路二期工程的建设,这条全长357公里的铁路预计2025年开工,建成后将成为中老泰联通发展构想的重要一环。
正是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阿努廷在国庆招待会上特意邀请中国游客来泰旅游、中国投资者来泰投资,表示泰国“已做好充分准备热情迎接”。
«——【·从“金色50年”到“命运共同体”·】——»
阿努廷这次的友好表态,只是中泰关系发展的一个缩影。今年是中泰建交50周年,两国正在共同举办一系列纪念活动,从文化交流到经贸合作,从科技研发到军事互信,各个领域的合作都在不断深化。
比如在数字经济领域,中国的移动支付已经覆盖曼谷轻轨全线,微信小程序让泰国超市的商品直接卖到了中国消费者手中;在人工智能领域,华为、腾讯等中国企业在泰国建设的数据中心,为当地七成以上的企业提供服务;在清洁能源领域,中国企业正在帮助泰国建设多个浮式光伏项目,并探索氢能、生物燃料等新型能源合作。
这些合作不仅让两国人民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发展红利,也为构建中泰命运共同体奠定了坚实基础。正如中国驻泰国大使张建卫所说,中方始终把发展中泰关系作为周边外交优先方向,愿与泰国一道,共同谱写中泰关系下一个50年的辉煌篇章。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中泰关系中可能存在的一些挑战。比如在南海问题上,虽然泰国总体上持中立立场,但个别势力仍试图挑拨中泰关系;在经济合作中,泰国国内也存在一些对中国投资的担忧。
但这些挑战并不能阻挡中泰关系前进的步伐,因为两国人民对和平与发展的渴望、对互利共赢的追求,才是主流。
阿努廷用中文道贺这件事,看似是一个小小的外交举动,实则折射出中泰关系的深厚底蕴和广阔前景。从文化认同到经济合作,从战略互信到命运与共,两国正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中泰一家亲”的深刻内涵。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泰关系不仅能续写“金色50年”的辉煌,还能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