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日本的新生儿数量定格在33.928万,这是1969年有半年可比数据以来的最低值。
而在中国广东,尽管在整个东亚社会都陷入少子化、老龄化的低迷情况,这片土地上的生育热却似乎从未停止。
同样是1.21亿左右的人口规模,一边是“婴儿荒”跌破心理关口,一边是“生育热”领跑全国,到底为啥两个地方区别这么大呢?
![]()
日本新生儿数量创新低
数据对比戳破“人口基数陷阱”
把日本和广东的生育数据摊开,反差感会瞬间扑面而来。
日本2025上半年的33.9万新生儿,看似是个抽象数字,落到具体城市更显残酷。
东京都上半年新生儿仅4.8万,较去年减少5.2%,千代田区某公立小学因生源不足,将原本6个班级合并为3个,操场一半区域改造成了社区养老活动中心。
不仅如此,同期日本死亡人数达83.7万,半年净减少49.8万人,这个数字相当于日本滋贺县的常住人口。
![]()
日本新生儿数量创新低
而广东则是另一番热闹景象,2024全年新生儿110万,连续七年位居全国第一,若按上半年均值推算,2025年上半年新生儿或轻松突破50万。
此外,广东每年新增外来青年超150万,这些20-35岁的年轻人里,有近60%来自湖南、广西、江西等省份,他们在东莞电子厂、佛山家具城、广州服装厂扎根,成为生育的“主力军”。
![]()
广东每年的外来务工人员是很多的
而日本曾依赖的跨洋打工者,如今已大幅减少,中国东北赴日打工人数从2010年的每年3.2万,降至2024年的0.8万,许多人坦言“日本工资十年不涨,还不如在广东挣得多”。
人口基数相近,结局却天差地别,日本的新生儿数量连维持人口更替的零头都不够,广东却能靠“内生生育+外来补充”双动力稳住大盘。
这种差异早已超越简单的数字对比,成了两地发展活力的直观体现。
![]()
广东外来务工人员
经济“信心感”比“钱多少”更影响生育
不少人觉得“有钱就愿意生”,但日本和广东的对比恰恰说明,生育意愿不看当下“有多少钱”,而看未来“能不能持续挣钱”,这份“信心感”,才是决定生育选择的关键。
广东的底气,来自实打实的经济增长动能,2024年全省GDP达14.16万亿元,占全国总量的11.2%,相当于一个中等发达国家的经济规模。
这份体量不是靠“虚火”,而是靠实业撑起来的,东莞OPPO工厂有员工近5万人,不仅提供每月6000元左右的工资,还在厂区内建了普惠性幼儿园,员工子女入园每月仅需500元。
![]()
东莞OPPO工厂
佛山的童装产业更具代表性,全国每3件童装就有1件来自佛山,当地聚集了2000多家童装企业,吸纳了超15万外来务工者。
反观日本则深陷“增长停滞”的焦虑里,自上世纪90年代泡沫经济破裂后,日本经济增速长期徘徊在1%左右。
2025年上半年更是雪上加霜,美国对日本汽车加征关税,税率从2.5%飙升至27.5%,导致丰田汽车上半年对美出口额暴跌,损失巨大。
![]()
美国对日本汽车征税
为了缩减成本,许多车企都将员工奖金下调,有工人说“现在每月工资23万日元,除去房租8万、生活费6万,根本没结余,连恋爱都不敢谈,更别说生孩子了。”
这种经济信心的差异,直接反映在婚育选择上,广东2024年结婚登记数达68万对,较去年增长2.1%。
而日本上半年结婚登记仅23.9万对,创近十年新低,30-34岁男性未婚率高达54%,女性达42%。
说到底,经济好不好,不只看账本上的数字,更看年轻人对未来的预期,广东的增长给了“敢生育”的底气,日本的停滞则浇灭了这份勇气。
![]()
日本街头
育儿“隐性支持”比“表面补贴”更管用
经济信心是“敲门砖”,但真正让人生得起、养得起的,是育儿过程中的“隐性支持”。
日本总想靠“发补贴”解决问题,广东却靠“经济+文化”双管齐下,两者的效果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日本的育儿压力其实体现在方方面面,东京都政府曾做过统计,一个孩子从出生到17岁,平均养育成本达340万日元,是人均GDP的4.26倍,位居全球第二。
另外还有不少“隐形枷锁”,据调查,日本男性平均每月加班80小时,工作日日均育儿时间仅48分钟,很多爸爸连孩子上几年级都不知道。
![]()
日本上班族
职场对女性更不友好,日本厚生劳动省数据显示,女性生完第一个孩子后,离职率高达34%,因为企业普遍认为“有孩子的女性没法全身心工作”。
即便政府给50万日元生育补助,可生孩子的平均花费就达47.3万日元,补贴刚够覆盖生产费,剩下的钱连买半年奶粉都不够。
![]()
日本女性上班族
但广东的做法则接地气得多,政府层面,2024年投入超2000亿元用于基础教育,新增50万个公办学位,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居高不下。
除了政府支持,还有就是父辈帮忙,很多家庭都是父母生完孩子之后继续忙工作,孩子大部分时间都是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来带。
数据显示,潮汕地区多代同堂家庭占比达65%,祖辈参与育儿的比例超80%,而揭阳、汕头两地的新生儿数量,占了广东全省的35%。
![]()
老人带娃
所以说,补贴再多,也抵不过“养不起”的现实,福利再细,不如“有人帮”的温暖,日本的表面补贴解不了结构性难题,广东的务实支持却实实在在降低了生育压力。
这就是为什么同样面对生活压力,广东人更敢生孩子。
![]()
老人带娃
结语
当一个地方能让年轻人“找得到工作、买得起房、养得起娃”,当企业能给生育家庭“多一份包容、少一份歧视”,当社会能给父母“多一份支持、少一份压力”,生育自然会成为水到渠成的选择。
这,或许就是日本与广东的生育差异,留给我们最深刻的启示,毕竟,一个区域的未来,从来都藏在新生的啼哭里。
信息来源:2024年广东新出生人口113万人,数量全国第一,已连续7年
广州日报 2025-02-20
![]()
信源截图
信息来源:日本今年上半年新生儿数量创新低
广州日报 2025-08-30
![]()
信源截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