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经济地理丨“杭甬温”试点有望成为浙江“十五五”发展的重要引擎

0
分享至


探路要素市场化改革

编者按

近日,我国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迎来重要进展:《国务院关于全国部分地区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批复》同意自即日起2年内开展北京城市副中心、苏南重点城市、杭甬温、合肥都市圈、成都市等10个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试点范围涵盖东部、中部与西部区域,有助于探索不同发展层次、资源条件地区的要素市场化配置路径,进而为全国范围内的实践提供多元经验参考。本期经济地理聚焦杭甬温、合肥都市圈、成都市,探讨如何更好地发挥地方改革探索积极性和主动性。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杨益波

9月11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自即日起2年内开展包括杭甬温在内的10个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杭甬温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同日公布,试点范围包括杭州市、宁波市、温州市全域。

“选择杭甬温作为相关改革试点,有基础有条件,有主动有自觉,有望取得实质性进展,并努力为面上的改革取得先行先试、可借鉴的成果、可复制的经验,这一试点将成为浙江‘十五五’发展的一个重要引擎。”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会特邀委员刘亭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

为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新动力

杭甬温是浙江经济发展的三大增长极。市场化基础良好,2024年三地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达55.2%,具有较强的区域代表性和辐射带动力。同时,这些地区制度创新经验丰富,交易成本相对较低,能够为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提供较为成熟的制度环境。宁波大学中东欧经贸合作研究院、商学院特聘研究员张梦婷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选择杭甬温作为试点地区具有深远的战略考量。

从《实施方案》看,浙江今后将从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优化土地配置方式、畅通人力资源有序流动、探索建立数据要素流通规则、推动资本赋能实体经济发展、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全面提高要素协同配置效率等方面推进改革。

在刘亭看来,深化改革开放以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是浙江和杭甬温的明智选择。“国务院批复的杭甬温相关试点方案中,包括了科技创新、土地利用、人才流动、数据流通、资本赋能、资源环境、要素协同等多方面、多领域的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创新内容,非常及时、大有深意、大有可为。”

“这一试点有助于打破行政壁垒,促进区域内要素自由流动,推动人才资质互认、科技成果共享、数据要素流通增值,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为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张梦婷指出。


图片来源/新华社

发展步子可以再快一点

要素资源顺畅流动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当前,杭州在数字经济驱动数据要素市场化方面先发先行,宁波在制造和物流领域的要素精准配置方面取得实效,温州在民间资本和金融改革方面更具优势。但总体而言,要素配置的结构性矛盾突出,跨区域要素流动还不顺畅,相关改革措施还存在一定程度碎片化、浅表化等问题。

“以前,由于‘依法’和‘变法’的边界不好把握,对改革试点的授权还没有上升到国家层面,因此相关改革‘雷声大、雨点小’。现在,《实施方案》已经批复,杭甬温三市可以‘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刘亭指出。

“在土地要素方面,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仍然分割,宅基地制度改革仍需深化;在劳动力要素方面,流动人口城镇公共服务覆盖率不足,阻碍人力资本优化配置;在技术要素方面,浙江虽拥有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但缺乏科学统一的评估体系,导致大量创新成果难以实现市场价值;在数据要素方面,不同省市之间的数据交易所技术标准互认率不足,数据流通协议覆盖率明显偏低。”在张梦婷看来,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改革试点来系统性解决,特别是在数据要素的权属界定、价值评估等方面亟待突破。

开展差别化改革探索

有了方向,如何有效推进是关键。刘亭建议,提高站位,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新业态新领域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大胆创新,开展差别化改革探索。取长补短,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试点目标、任务、路径和做法。要集中精力、实干争先,志在必得、务期必成。

张梦婷建议,一是要构建跨行政区合作新机制。探索建立杭甬温要素市场一体化合作机制,在数据共享、技术交易、人才流动等领域先行先试。

二是完善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反映要素稀缺性和价值的价格形成机制,特别是要加快建立数据要素价值评估体系,培育专业化数据交易平台和第三方评估机构。

三是强化数字技术支撑。运用区块链、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要素确权、登记、交易与监管全链条系统,建立全程可追溯、安全可信的要素市场数字基础设施。宁波可重点探索“港航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打造面向国际的海洋经济数据流通枢纽;杭州应发挥互联网产业优势,推动构建安全高效的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和数字交易生态;温州可依托民营经济活力,探索中小企业数据要素共享与融资创新模式。通过三地协同、优势互补,共同构建数字化、一体化的要素市场体系。

四是创新监管模式。对土地、劳动力等传统要素强化全链条监管,完善信用机制;对数据、技术等新型要素采取包容审慎监管,设置探索观察期,允许在可控范围内试错创新。

五是建立风险防控体系。完善要素价格监测预警系统,健全价格异常波动应急响应机制。加强对市场垄断行为和不正当竞争的监管,确保要素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总 监 制丨王列军车海刚

监 制丨陈 波 王 彧 杨玉洋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蒋 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国经济时报 incentive-icons
中国经济时报
国研中心主办的综合性经济日报
40836文章数 6382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