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老子骑牛出关去,这位“顶流”凭啥能火2000年?

0
分享至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河南卫视图文新媒体特别推出“豫见名人·共游中原”专题策划,带你穿梭古今,探寻名人在河南留下的珍贵记忆。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东方智者”老子的世界,开启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准备好,精彩即将启程!


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

提起老子,多数人会想到“道可道,非常道” 的玄奥,想到《道德经》里的处世智慧。但这位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思想家,一生究竟走过怎样的路?他从河南的一座小城出发,最终留下一部千古奇书,每一步都藏着东方哲学的源头。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dān),一般认为其生于春秋末期(约公元前571年—前471年),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据说他一生下来便须发皆白,故称“老子”。他曾任周朝守藏室之史,博览群书,深谙礼乐、天文、历史,却因目睹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最终选择西行隐居,留下千古之谜。

鹿邑:圣婴白发,涡水启蒙

公元前 571 年左右,老子出生在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 —— 也就是如今的河南周口鹿邑县太清宫镇。这里地处涡河岸边,水草丰美,自古便是孕育思想的沃土。



河南周口:老子故里鹿邑风光

关于老子的出生,当地流传着“玄妙玉女感流星而孕”的传说:玉女梦见流星入怀,怀胎八十一年后,在李树下剖左腋生下老子。虽为传说,却暗合了人们对这位“圣人”的敬畏——仿佛他的到来,本就带着超越凡俗的使命。

年少时的老子,便显露出对“万物规律”的好奇。他常坐在涡水边,看河水东流、草木枯荣,心里总在追问:“天地为何能长久?万物为何有生有灭?”当地的老人回忆,少年李耳(老子本名)不爱打闹,总爱蹲在田埂上看蚂蚁搬家,或是对着一棵老槐树发呆,仿佛能从自然中读出别人看不见的“道理”。


河南省鹿邑县涡河畔

鹿邑至今保留着与老子相关的印记,太清宫作为老子的诞生地,始建于东汉,现存明清时期的殿宇、碑刻,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宫内的“先天太后之赞碑”,刻于唐开元年间,记载了老子的生平与功绩;而涡河边的“九龙井”,传说便是老子出生时,九条龙吐水为他沐浴的地方。


河南周口:鹿邑太清宫

洛阳:阅史知常,立教无为

成年后,老子因学识渊博,被周王室征召,前往东都洛阳担任“守藏室之史”。这份工作,让他得以接触到上古以来的典籍、礼制、天文历法,也让他亲眼见证了周王朝的衰落。

当时的洛阳,虽仍是王室都城,却早已没了“天下共主”的威严:诸侯争霸不断,王室内部争斗频发,礼崩乐坏的景象随处可见。老子看着贵族们沉迷享乐、争夺权力,看着百姓因战乱流离失所,心中充满忧虑。他在典籍中读到尧舜的“无为而治”,对比当下的混乱,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考:“统治者越是折腾,百姓越是困苦;唯有顺应自然,不强行干预,才能让天下安定。”

在洛阳的几十年里,老子不仅整理典籍,还常与学者、官员探讨治国之道。据《史记》等记载,孔子曾专程来到洛阳(一说为其他地点),向老子请教“礼”的问题。老子对孔子说:“君子当乘时则驾,无时而则蓬累而行。” 意思是,真正的智者会顺应时势,而非固守教条 —— 这番话,后来也影响了孔子的处世哲学。


孔子画像

如今的洛阳,虽已找不到当年老子任职的守藏室,但老城内仍矗立着后人所立的“孔子入周问礼碑”,其上“孔子入周问礼乐至此”的字样,默默纪念着两位圣人的思想碰撞。

函谷关:紫气东来,五千言惊世

到了晚年,老子见周王朝日益衰败,再也无力挽回,便决定离开洛阳,西出函谷关,去寻找一片清静之地。

函谷关位于如今的河南三门峡灵宝市,是当时的咽喉要道,山势险峻,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相传当老子骑着青牛来到关前时,关令尹喜一眼就看出这位老者非同寻常——因为他远远望见,函谷关的东方,有紫气横贯天空,绵延数里。尹喜知道,这是“圣人将至”的征兆,于是连忙上前迎接,恳请老子留下一部著作,再出关西行。


河南三门峡:函谷关

老子本不想著书,但被尹喜的诚意打动,便在函谷关的官舍里,用几天时间写下了一部五千字的书稿。这部书稿,便是后来影响世界的《道德经》。书中没有复杂的理论,只用“道”“德”两个核心概念,讲述了 “顺应自然”“无为而治”“柔弱胜刚强” 的道理:“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治大国若烹小鲜”“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些句子看似简单,却藏着为人处世、治国理政的大智慧。当然,现代学者也多认为,《道德经》的成书可能经历了弟子们的整理与完善。

写完《道德经》后,老子便骑着青牛,继续西行,从此消失在历史的记载中。有人说他去了流沙之西,有人说他隐居在终南山,但无论去向如何,他留下的这部书,却成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宝典”。


函谷关景区风景

如今的函谷关,早已不是当年的军事要塞,而是成了纪念老子的文化圣地:太初宫建在函谷关旁,相传就是老子著书的地方,宫内供奉着老子的塑像,墙上刻满《道德经》的全文;关楼前的“紫气东来”石匾,提醒着人们这里曾发生的传奇;而“老子著经处”的石碑,更是吸引着无数人前来探寻“道”的奥秘。


函谷关老子雕像

老君山:归隐化境,圣山名扬

根据道教传说和当地民间故事,老子在写完《道德经》、西出函谷关后,并没有消失于虚无,而是继续云游,最终选择了中原地区一座景色奇绝、云雾缭绕的山峰作为其归隐和修炼之所。这座山便是如今河南洛阳栾川县的“老君山”。

道教尊奉老子为“太上老君”,是至高无上的道教神祇。传说老子在此山修炼时,常常显现神迹,周围百姓感念其恩德,便将此山称为“老君山”,意为“太上老君居住的山”。

唐代,皇帝李世民信奉道教,尊奉老子为李姓皇室的祖先。在山顶修建了“老君庙”(即现在的老君庙主体),并正式赐名“老君山”,从此名扬天下。


河南洛阳老君山

在山腰处的老子文化苑中,矗立着一座高达59米的巨大老子铜像,曾在2014年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全球最高的老子塑像。铜像神情庄严睿智,俯瞰众生,形象地体现了老子作为道家思想始祖的崇高地位。


河南洛阳老君山景区老子雕像

位于山顶的金顶道观群,核心便是供奉太上老君的老君庙。旁边的道德府,其名直接源于《道德经》,象征着这里是老子思想和智慧的府库。香火鼎盛,是信徒朝拜的圣地。


河南洛阳老君山老君庙

登山途中,会经过名为“南天门”的牌坊,象征着从凡间进入仙境。山中还有许多象形石景,被赋予了与老子修道相关的名字,如“悟道石”,传说老子曾在此静坐悟道。

老君山以云海、奇峰、日出等自然景观闻名。这种雄浑壮丽、变幻莫测的自然之美,恰好完美地诠释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核心思想。游客在登山过程中,不仅能欣赏风景,更能切身感受“天人合一”的道家境界。


河南洛阳老君山风景

思想传承:融入血脉的中国智慧

老子离开后,《道德经》渐渐流传开来,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战国时期,庄子继承并发展了他的思想,形成“老庄哲学”;汉代初年,统治者汲取秦朝严刑峻法而亡的教训,采用主张清静无为、与民休息的“黄老之术”治国,为后来的“文景之治”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到了唐代,老子被尊为“圣祖”,《道德经》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

即便到了今天,老子的思想依然渗透在我们的生活里:遇到困难时,我们会说“退一步海阔天空”,这是“柔弱胜刚强”的智慧;做事时,我们强调“循序渐进”,这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道理;面对自然,我们懂得“尊重规律”,这是“道法自然”的传承。

而在老子的故乡河南,这份传承更为鲜明:鹿邑的太清宫里,每年都会举办“老子诞辰祭祀大典”,海内外的华人前来祭拜,缅怀这位思想家;灵宝的函谷关,成了研学旅行的热门地,孩子们在这里诵读《道德经》,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就连河南人常说的“中”,也不妨看作是与老子“守中致和”思想的一种奇妙共鸣——不偏不倚,恰到好处。


河南鹿邑:纪念老子诞辰2596周年系列活动

老子的一生,没有轰轰烈烈的功业,没有叱咤风云的事迹,却用一部《道德经》,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他从河南鹿邑的涡水边走来,在洛阳的典籍中思考,在函谷关的油灯下著书,最终留下了一份属于中国人的精神遗产。

如今,当我们再次翻开《道德经》,读到 “道法自然”“上善若水” 时,或许能想起那个骑着青牛的老者——他走过的路,藏着中国人看待世界、对待生活的方式;他留下的智慧,早已融入我们的血脉,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底色。


部分观点参考自:

[1]三门峡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 搜狐网:“紫气东来”与老子著《道德经》

[2]康华兰家文化太学 | 微信公众号:老子:骑青牛西去的东方智圣,留下五千言照耀古今

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你最喜欢《道德经》里的哪句话?

给你带来什么感悟?

快来评论区分享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小酒窝陈思诚聊天正面照曝光!称呼对方陈叔叔!网友:有最好资源

小酒窝陈思诚聊天正面照曝光!称呼对方陈叔叔!网友:有最好资源

丁丁鲤史纪
2025-11-01 23:02:37
吴石案为何是冤案,蒋介石为何非杀不可,关键证据是伪造的

吴石案为何是冤案,蒋介石为何非杀不可,关键证据是伪造的

老吴教育课堂
2025-11-01 08:10:25
明天早高峰通行压力大,记得错峰出行

明天早高峰通行压力大,记得错峰出行

大象新闻
2025-11-02 11:10:09
170cmD杯女孩,撩走肌肉猛男,网友:没X生活的我哭了…

170cmD杯女孩,撩走肌肉猛男,网友:没X生活的我哭了…

健身迷
2025-09-20 09:22:20
你的生日尾数是多少,就是什么命!

你的生日尾数是多少,就是什么命!

大禹小城
2025-11-01 20:36:49
德媒:埃尔多安与默茨公开发生冲突

德媒:埃尔多安与默茨公开发生冲突

参考消息
2025-10-31 15:21:06
于谦财务崩溃仅2天,更多内幕浮出水面,孙越吴京也难以“逃脱”

于谦财务崩溃仅2天,更多内幕浮出水面,孙越吴京也难以“逃脱”

陈意小可爱
2025-11-02 02:51:57
随着大勒布伦4-2逆转达科,男单四强全部诞生,半决赛对阵出炉!

随着大勒布伦4-2逆转达科,男单四强全部诞生,半决赛对阵出炉!

小彭美识
2025-11-02 06:01:56
央视国宴那瓶水火了!不是娃哈哈,更不是农夫山泉,背后有何讲究

央视国宴那瓶水火了!不是娃哈哈,更不是农夫山泉,背后有何讲究

山河月明史
2025-09-09 17:00:57
宁静做梦也没想到,美国前夫留给她的儿子,如今竟成她的唯一依靠

宁静做梦也没想到,美国前夫留给她的儿子,如今竟成她的唯一依靠

巧妹电影
2025-10-30 11:17:27
邱毅:“倘若解放军踏上台湾的土地,台湾军队会直接缴械投降。”

邱毅:“倘若解放军踏上台湾的土地,台湾军队会直接缴械投降。”

荆楚寰宇文枢
2025-09-13 20:18:11
郑智化最新回应:遭网络暴力,更多细节曝光,深圳机场一点都不冤

郑智化最新回应:遭网络暴力,更多细节曝光,深圳机场一点都不冤

阿纂看事
2025-11-01 15:20:56
12400平方公里庞大土地,什么时候能够“回归”祖国呢?

12400平方公里庞大土地,什么时候能够“回归”祖国呢?

牛马搞笑
2025-11-02 10:08:39
林俊杰、杨丞琳发文悼念!网友不舍屠颖:他前段时间还曾回复我微博私信

林俊杰、杨丞琳发文悼念!网友不舍屠颖:他前段时间还曾回复我微博私信

极目新闻
2025-11-01 22:47:08
茼蒿立大功!医生调查发现:茼蒿对这5种疾病有好处,建议常吃

茼蒿立大功!医生调查发现:茼蒿对这5种疾病有好处,建议常吃

阿纂看事
2025-10-13 15:36:03
中方反对票,或彻底封杀朱拉尼,俄美英法踢到铁板,叙利亚大变天

中方反对票,或彻底封杀朱拉尼,俄美英法踢到铁板,叙利亚大变天

南宫一二
2025-10-31 16:50:24
天呐!巩俐这身材太惊艳了,胸围几乎到肚脐,状态却依旧十分亮眼

天呐!巩俐这身材太惊艳了,胸围几乎到肚脐,状态却依旧十分亮眼

TVB的四小花
2025-10-22 02:25:03
12分5板10助,威少历史第一!香波特:詹姆斯本该多为他说说话

12分5板10助,威少历史第一!香波特:詹姆斯本该多为他说说话

锅子篮球
2025-11-02 09:56:21
这下瞒不住了!屠洪刚在大湾区晚会上,唱到一半直接把耳返摘了!

这下瞒不住了!屠洪刚在大湾区晚会上,唱到一半直接把耳返摘了!

小娱乐悠悠
2025-10-01 14:25:29
张馨予脱掉25斤裙子,胯好假,第一次见垫成这样的

张馨予脱掉25斤裙子,胯好假,第一次见垫成这样的

可乐谈情感
2025-11-01 08:49:47
2025-11-02 11:20:49
大象新闻 incentive-icons
大象新闻
河南广电官方网易号!
127407文章数 27224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隈研吾翻车?设计了武汉酒店,网友:像一栋“凉席大厦”

头条要闻

妻儿3人被丈夫发小杀害 妻子指甲里有凶手的DNA

头条要闻

妻儿3人被丈夫发小杀害 妻子指甲里有凶手的DNA

体育要闻

NBA球员,必须吃夜宵

娱乐要闻

离世的他曾是刘德华张学友御用班底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教育
时尚
家居
手机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收藏!2026山东高考报名日程表!18日缴费!第7条公安类院校、专项计划特别注意!

松弛感穿搭太适合秋冬了,减龄又好看

家居要闻

吸睛艺术 富有传奇色彩

手机要闻

红米Turbo 5再次被确认:9000mAh电池+100W闪充,能否接棒K系列?

军事要闻

俄在日本海演习击沉假想敌潜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